蒙樹科??
摘要: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一直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所探尋的目標。所以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本文結合自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提出了提升教學效率的幾點對策。僅供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參考,以更好地一道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
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實踐經驗的總結,充分結合學生的特點,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方法,致力于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的同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深刻領悟新課改的內涵,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以下筆者就此展開探究性的分析。
一、 從教師自身角色轉變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改下要求教師注重角色的轉變。但是就當前來看,一些教師在角色轉變過程中,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轉變,看似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但是始終存在換湯不換藥的情況。基于此,為了更好地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不僅要深刻領悟新課改的內涵,而且還要加強對新課改后小學語文教材的研究,緊密結合當代小學生的特點,注重自身角色的轉變,將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教師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主要是引導和點撥,而且結合學生的變化,針對性的對課堂進度和教學思路進行調整,才能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 從學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新課改所倡導和要求的,但是并非說明教師在課堂中就變得一無是處。相反,教師還應在引導過程中注重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盡可能地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積極性激發(fā)出來,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優(yōu)化。
在具體的互動教學中,應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全程。首先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做好互動,教師在上課之前就需要做好預習作業(yè)的設計,這樣才能更好地確保學生在預習中有著明確的目的,并通過雙方的互動,能更好地掌握學生預習的情況,并針對性的對教學設計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確保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培養(yǎng)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而在課堂環(huán)節(jié),是互動教學的重心所在。但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應將互動雙方平等作為互動教學之根本,并在互動教學中注重引導情境的創(chuàng)設,才能更好地增強學生的互動。且確保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提高師生互動的成效。且在互動教學中注重教師激勵作用的發(fā)揮。在互動教學中,還可以采取師生互換角色的方式,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注重自我表現和能力的提升,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注重師生互動的同時,在課堂環(huán)節(jié)還應注重生生互動、組與組之間的互動和競爭,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加強學生的激勵,給學生展示和表現的機會,才能找準自身的位置,促進其對語文學習興趣的提升,最終在輕松而又愉快的互動中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 從教學方法上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為一堂課的成敗與教學方法有著莫大的關系。常見的有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小組競爭教學法、互動教學法、翻轉教學法、生活化教學法等等。而要想確保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在選取教學方法時,應綜合權衡不同方法之間的差別,并將多種方法進行綜合的應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常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教學方法,這樣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教師所提的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并主動的探究問題中的奧妙所在,通過小組之間的高效合作和教師的引導幫助,最終促進問題的解決和優(yōu)化。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回顧日本侵華歷史,并注重對歷史背景的回顧,提出相關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如:本課的寫作順序是什么?從接受任務→(?)→(?)→(?)→英勇跳崖。給每個部分取一個標題。本文主要內容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如果你當時生活在那個時代,五壯士那白發(fā)蒼蒼的老娘、望眼欲穿的妻子、年幼可憐的孩子會說些什么?等等如此之類的探究性問題提出來之后,學生就能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更好地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結合寫作順序談談五壯士的精神和自我感受等,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同時,更好地引導學生向五壯士學習。最后要求學生面對英勇跳崖五壯士,在巍然屹立的英雄紀念塔下,將其時所感所想寫出來。有效的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拓展和寫作能力的提升,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四、 從教學氛圍上優(yōu)化課堂教學氛圍
在注重上述工作開展的同時,為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筆者認為,還應在教學氛圍上下工夫,致力于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才能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這就需要在課堂教師開始緩解和注重教學氛圍的鋪墊,結合教學的內容,做好相關的引導和鋪墊。而在此基礎上,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動手操作,將課堂氣氛調動起來。因為通過動手操作,能有效的調動學生感官參與和手腦結合,激發(fā)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的興趣。但是必須以學生的表象思維為前提,將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課程、將書本內容生動、將語文學習形象,才能更好地促進課堂氛圍的調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見解和記憶。此外,為了調動課堂教學氛圍,教師還應采取微笑的授課方式,全身心的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同時還要注重多媒體在教學輔助中的作用,盡可能地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同時還要注重懸念的創(chuàng)設,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涵養(yǎng)和魅力,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產生對知識的探求欲和求知欲,引導學生進行自覺的思考,主動的分析和解決問題,并善于利用語言、態(tài)度和技巧等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才能更好地營造互助互愛、好學上進的學習范圍,并在教學模式上不斷的優(yōu)化,才能更好地優(yōu)化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是我們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標。以上四點僅是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的幾點淺見,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還應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以新課改為契機,以素質教育為導向,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為此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王海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探尋[J].學周刊,2017,(05):159-160.
[2]翟清花.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61.
[3]賈日新.淺析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學周刊,2014,(0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