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戈
【摘要】中職的美術鑒賞課,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欣賞、判斷、評價能力的重要課程。要想讓學生在美術鑒賞課上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就需要大力提高老師素質,善于運用教學技巧。本文旨在針對中職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手段展開論述,探索中職美術課上的教學方法,為以后在中職美術鑒賞課堂上的改革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中職 美術鑒賞課 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198-01 隨著國家新課改的進行,素質教育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理想教學方式。除去考察學生的日常成績,更多的是對學生在道德思想、個人文化建設、體育美術音樂等方面的評估。中職的美術鑒賞課,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fā)學生鑒賞興趣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上好這門課,成為很多中職教師最為關心的問題。
1.中職美術鑒賞課的重要性
在教改的大浪潮下,美術鑒賞在中職課堂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力,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氣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更是被放在了首要地位。而美術鑒賞課在提升學生的觀察、鑒賞能力方面起到了獨一無二的作用。在中職美術課堂上通過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學生體驗一次視覺上的享受。美術鑒賞課與其他的課程類型不同,它本就是表現(xiàn)美、觀察美、賞析美、享受美的過程。對于美好的東西,每個人都有想要探索的興趣,因此在課堂上不用其他很多外力的施加,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有很強的學習興趣。在優(yōu)美的藝術作品面前,學生可以欣賞作品的意境、線條、色彩、構圖、肌理、以及其中蘊含的政治思想和倫理道德等事物。不僅讓學生體會了藝術的美好,更凈化了學生的心靈,升華了自身的道德情操。因此,中職課堂中美術鑒賞課的引進,是基于素質教育理論下的又一重要舉措。
2.中職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方法
2.1首先,有的放矢,增強教師自身素質
在給學生進行課堂文化教學之前,教師應首先了解課本內容并進行深入思考,在上課之前精心備課,準備充分。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全面鉆研教材,把握住課本內容的精髓,而且還應當意識到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要時刻倡導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其次還應當考慮到學生的個人差異性,根據(jù)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本內容,因材施教。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積極拓展思維,廣泛涉獵,拓展知識點。美術鑒賞是一個綜合性的藝術課程,需要融入美學、藝術學、哲學、文學、歷史、音樂、舞蹈等多方面的知識。再加之中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普遍不高,就更應該加強學生在文化建設、理論知識方面的建設。美術教師不僅要把握學科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觸類旁通,掌握多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知人論世”。
2.2其次,創(chuàng)設固定鑒賞情景,激發(fā)學生鑒賞興趣
都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哪一學科,只有學生對該學科有了興趣,才能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在中職美術課堂上,教師應當以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鑒賞的興趣,提高自身主動學習能力為主要目標,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推動力,它最能激發(fā)學生探索事物奧妙的本質愿望,與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息息相關。因此,創(chuàng)設一定的鑒賞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體驗鑒賞過程的美好,從而來激發(fā)學生的鑒賞興趣。同時,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在鑒賞情景中,可以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建立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方便學生沉下心來感受美術的魅力。加之美術鑒賞是一種視覺藝術,有很強的直觀性特點,在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美術這門藝術的美好。
2.3再次,加強傳統(tǒng)文化鑒賞教育水平,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美術分為很多種,按照地域劃分可分為西方美術和中國美術。中國傳統(tǒng)美術與西方美術不同,主要是以抒情、寫意為主,屬于藝術美學。在中職美術鑒賞課堂中,教師應當注重傳統(tǒng)美學的鑒賞工作,相對于西方抽象派而言,中國美學的鑒賞比較有深意,也容易引導學生向同一個方向思考。引領學生鑒賞中國美術,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還能夠提升對傳統(tǒng)藝術的審美力。同時,中國傳統(tǒng)美學以多點透視、山前山后、屋里屋外、四時之景皆可同時入畫的特點而聞名于世。教師在讓學生欣賞、鑒賞中國繪畫的同時,將對應的時代背景以及文化底蘊相結合,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繪畫作品意境的理解,還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相應時代的歷史知識,深刻地了解作品的藝術內涵。
2.4最后,依托美術作品深度品味生活,引起心靈共鳴
無論是哪一種美術作品,都是從生活中取材,它的根本來源就是生活。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用視覺藝術的形式展示出來,只要學生靜下心來認真品味,就會了解到其中的生活意義,引發(fā)自己的心靈共鳴,對生活也會有更多的感悟。將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場景或者是一個人物亦或是一個活動用美術的手法呈現(xiàn)出來,就會讓人與自己所處的境遇進行比對,從而產生一種觸景生情、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會讓學生有一種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正能量。讓他們更珍惜幸福,更孝敬父母,更尊敬教師,這些都是教師平常時間無法用語言傳達出來的。通過在鑒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有了自己心靈層面認知的提高,這才是中職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著重培養(yǎng)的重點,這才是在新課改政策下學校應該不斷努力達到的目標。
3.總結
中職美術鑒賞課的教學實施,是適應國家新課改政策的有力舉措,是我國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實現(xiàn)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學生通過學習美術鑒賞,提高了自己的藝術感知力,鍛煉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更通過美術作品的鑒賞加深了對生活的認識,這是素質教育的一大飛躍。
參考文獻:
[1]謝毅.淺談中職美術鑒賞課教學思路[J].藝術科技,2014,(7):172-173,181.
[2]邢冬.淺談中職美術鑒賞課教學[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21):125-125.
[3]楊保紅,肖琳.淺談中職院校美術鑒賞課教學的重要性[J].時代教育,2015,(17):2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