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跨界課程的開發(fā)是當代高中課程改革的必然走向。它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高中生物跨界課程可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多種選擇,學以致知,習得智慧,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跨界課程;開發(fā)與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83-0072-02
【作者簡介】黃建華,南通大學附屬中學(江蘇南通,226019)教師,高級教師。
跨界課程開發(fā)是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特別是在新高考弱化文理分科背景之下,跨界課程開發(fā)顯得尤為重要??缃缯n程開發(fā)既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又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許多學校都在嘗試跨界課程開發(fā),由于學??缃缯n程開發(fā)動因不足,教師跨界課程開發(fā)的能力欠缺,學生跨界學習的欲望不強等因素,導致跨界課程的開發(fā)進展較慢。我校在學院制場域下對高中生物跨界課程開發(fā)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梳理高中生物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知識點
“文理不分家”。生命科學與生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文學創(chuàng)作也源于生活,許多文學創(chuàng)作的靈感與生命科學密不可分,下表是部分與生物學知識相關的文學詩句和出處。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不斷推動生命科學發(fā)展,高中生物有許多知識也涉及物理學原理,下表是物理學原理在生物學中的一些應用。
由此可見,物理和生物是“物”中有你,你中有“物”,相輔相成,生生不息。
二、根據知能要求進行選取、重組、整合
1.對文學中生物學知識的處理。
先將選出的與生物學知識相關的古詩詞按情境創(chuàng)設、導入新課、課中探究、課堂總結的需要進行初步分類,然后將每一類按年代順序進行排序;再將每一首詩詞完整地排出來,從文學的角度編好每首詩詞的寫作背景、注解、立意;然后從生物學角度解釋詩詞中所包含的生物學原理,并與文學角度的理解相結合,理解作者如何巧借生物學現象來表達社會現象的,達到文學和生物學理解的共同升華。
2.對生物學中物理知識的處理。
將篩選出的物理學原理按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編排順序進行重排,先解釋物理學的原理,介紹這種原理在物理學的應用;然后介紹相應物理學原理在生物學中的應用,并與物理學中的應用進行對比,找出異同點,在加深對物理學原理理解的同時,拓展原理的應用性知能。
三、高中生物跨界課程的實施策略
1.教學過程中滲透。
正常的生物教學過程中,都會涉及與古詩詞相關的生物學現象,由于時間的限制,不能將整首古詩詞進行評析,但可將古詩詞中與生物現象密切相關的詩句進行講解,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若教學過程中涉及物理學原理,可從最基本的物理學原理出發(fā),搭好腳手架,遷移到生物學的應用中,實現知識的同化和順應。
2.項目化學習中提升。
我校開設了50多門選修課程,高中生物跨界課程就是其中的選修項目之一,可分為生物文學融合課程和生物物理融合課程兩部分。語文教師、物理教師、生物教師輪番登場,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給學生帶來一場場視聽盛宴。學生不僅能夠挖掘古詩詞的深層含義,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還可以探索科學的奧秘,解析生物學現象的原理。它不僅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提高了教師教學的藝術性,發(fā)展了師生的核心素養(yǎng)。
3.觀察體驗中升華。
四年來,我校一直在推進“智慧課堂”建設?!爸腔壅n堂”的本義就是用智慧的方法培養(yǎng)智慧的人。智慧的獲得不是感官直接感知的,而是感官綜合作用的一種心靈活動,是發(fā)現與探索、感性與理性、實踐與反思的融合生成過程??缃缯n程不僅需要通過課內的知識傳授,更要讓學生在實驗探究中學習,在觀察實踐中體驗。我校充分利用四季如畫的校園環(huán)境,舉辦學校植物掛牌認領活動和枇杷采摘節(jié)、石榴采摘節(jié);將學生帶出課堂,到南通園博園等風景區(qū),在戶外觀察中吟詩,在發(fā)現中認識萬紫千紅,在反思中悟得生物學原理,學以致用,學以致慧,使跨界課程助力于學生的智慧和素養(yǎng)的生成。
總之,學科跨界課程的建設過程,是教師融合的過程,是團隊協作、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更是教師提高課程開發(fā)力、領導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學科跨界課程開發(fā)是課程改革的必由之路,需要我們大膽探索與實踐,找準突破口,不斷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