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佳雯 閆飛 呂少博 顧俊娟
摘要:目的:探討河北省唐山市的大學生村官在新農村建設的趨勢下其工作壓力、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水平的現(xiàn)狀及三者之間的關系。方法:本文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壓力知覺量表對339名大學生村官進行問卷調查。結果:(1)自我效能和工作壓力緊張因子呈正相關(r=0144,p<005),與壓力失控因子呈負相關(r=-0291,p<001)。(2)心理焦慮因子與壓力失控因子呈負相關(r=-0153,p<001),與緊張因子呈正相關(r=0207,p<001);心理抑郁因子與失控因子呈負相關(r=-0165,p<001),與緊張因子呈正相關(r=0267,p<001)。(3)一般自我效能感、緊張感、失控感對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預測作用。結論:大學生村官的一般自我效能、工作壓力對心理健康具有很好的預測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村官 工作壓力 自我效能感 心理健康水平
中圖分類號:D4226;B8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4-0028-03
大學生村官是黨和國家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yè)生面向基層就業(yè)的一項重要舉措,姚子風在2010年、段成靜在2009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村官在剛任職時,表現(xiàn)出過分樂觀、恃才傲物、抑郁焦躁、急功急利、孤獨自卑、迷茫失落等不良心理現(xiàn)象。[1]因此大學生村官在工作中能否健康成長,關鍵的指標是心理健康水平是否提升。本文將心理健康水平定義為:在日常生活中,內心活動與外在表現(xiàn)協(xié)調一致,積極情緒占據(jù)主導、言語行為合理、人格無缺陷的一種狀態(tài)。其中影響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工作壓力相對于大學生村官這一特殊群體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國內外研究發(fā)現(xiàn)一致認為,工作壓力會影響心理健康水平,且二者是負相關,壓力越大會使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甚至會導致相關心理問題。[2][3]有研究表明,村官們的工作壓力和他們工作的本身、自身因素、社會因素相關。其中工作的本身和自身因素與壓力相關更為密切。[4]另一方面,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目前大學生村官對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某項任務并且獲得滿足感的信念是較低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大學生村官自我效能感是較低的。[5]馬冬冬在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大學生村官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壓力方面有著緊密聯(lián)系,且大學生村官在自我效能感方面越強,那么他們所感受到的工作壓力越小,反之大學生村官的自我效能感越小,他們所感知的工作壓力相對越大。[6]
那么,大學生村官自我效能感、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又是如何?這是本研究要主要討論的內容。
一、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唐山市大學生村官339名為被試,回收有效問卷300份,問卷有效率達885%。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文獻法
通過查閱文獻,獲取關于大學生村官自我效能、心理健康、工作壓力的研究資料,考察這方面內容所使用的信度和效度均良好的問卷。
2.問卷調查法
選取自愿參與調查的大學生村官,采用壓力知覺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心理健康問卷對339名大學生村官進行施測。在測試之前,對參與者進行問卷的說明,以解釋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并消除參與者的疑惑。
二、工具
(一)一般人口學量表
本部分為自編的問卷,主要包括:性別、獨生子女、性格、婚姻狀況等。
(二)工作壓力量表
本次論文調查問卷所使用的是楊廷忠訂正的壓力知覺量表[6],該量表采取5點計分,包含壓力的2個維度,主要是緊張感維度和失控感維度,評估日?,嵤?、重大事件以及因資源的改變三種壓力情境。計分方法:從從不(1分)到總是(5分),分數(shù)越大,表示被試所感知到的壓力越大。理論分數(shù)為14到70分,該量表評估三種壓力情景,日常瑣事,重大事件,因應資源的改變?;卮疬^去一個月中的壓力情景。測驗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信度系數(shù)為078。
(三)自我效能感量表
最早的德文版由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著名臨床和健康心理學家 Ralf-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編制完成,中文版最早由張建新和Schwarzer編制。[7]如今中文版問卷已經被證明擁有良好的信效度。本問卷共10個題目,因為是單維量表,所以沒有分量表,是4級計分方法,對每個項目,受試者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完全不正確”“有些正確”“大多數(shù)正確”或“完全正確”。評分時,“完全不正確”記1分,“有點正確”記2分,“多數(shù)正確”記3分,“完全正確”記4分。
(四)心理健康水平量表
該問卷共12道題目,包括3個維度,即軀體癥狀、焦慮和抑郁。香港大學的李虹、梅錦榮等針對中國內地學生的心理測量學指標,對該量表進行了修訂,證明其內部一致性滿意, 效度良好。[8]此量表為4級計分,分為“一點也沒有”“和往常一樣”“比以往嚴重”“比以往嚴重許多”,計分方式是直接將原始分相加,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狀況越差。
(五)統(tǒng)計工具
采用SPSS22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主要方法有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分析及回歸分析,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結果
(一)大學生村官工作壓力、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關系
1.大學生村官工作壓力 、自我效能感各維度的相關分析
(二)大學生“村官”工作壓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各維度的回歸分析
以心理健康軀體癥狀因子、焦慮感因子、抑郁感因子為因變量,以工作壓力失控感因子、緊張感因子,自我效能為自變量,進行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一般自我效能、緊張感、失控感進入回歸方程,表明一般自我效能、緊張感、失控感對心理健康具有預測作用。見表4、5、6。endprint
四、討論
(一)大學生村官在自我效能、工作壓力和心理健康的一般情況
本研究結果表明,從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村官比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村官在自我效能感上得分要高。該結果與馬冬冬在2014年的研究結果一致。[9]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村官比農村的從小接受教育更加先進系統(tǒng)多元化,當他們遭遇挫折時,會偏向于積極主動的尋找解決方法,自我效能感較強。
獨生子女在工作壓力失控感維度上要高于非獨生子女的大學生村官,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村官在緊張感上要低于從小生活在城市家庭中的大學生村官。在農村成長的大學生村官,相較于來自城市的村官,對農村生活更加熟悉,沒有很大的不適應感,也更容易開展工作。
女大學生村官在心理焦慮感方面顯著高于男大學生村官。鄭明懷證明了女性在心理焦慮感上要高于男性。[10]他提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男女的性別角色、社會定位、先天因素不同。面對年齡的增長和家長的期盼,女性會更多地考慮到家庭婚姻方面的事,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從而造成學習工作和生活上的不成功。另外,女性在抗壓能力上要弱于男性,很容易表現(xiàn)出焦慮等負性情緒,進而導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二)大學生村官工作壓力、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關系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一般自我效能、工作壓力對心理健康具有預測作用。國外部分學者把心理健康水平看作應對工作壓力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馬冬冬等人認為工作壓力與工作反應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而心理健康水平作為壓力反應的一種,顯然也是顯著相關的。[7]劉邦成的研究認為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水平中的情緒耗竭維度、玩世不恭維度呈正相關性,而與低成就感維度呈負相關性,自我效能感與大學生“村官”心理健康有較大關系。[11]這與本研究的結論是一致的。
本研究受限于時間、精力、資源的不足,被試群體的選取僅限于唐山市,所以研究結論能否推廣適用于其他地區(qū)人群尚需進一步探究。另外,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通過收集數(shù)據(jù)并使用相關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側重于實證研究。將來的研究還可以更加規(guī)范化,例如加入案例分析法,著重研究典型案例,或者引入個別訪談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多層次研究和探討,使得研究內容更具深度。
參考文獻:
[1]姚子鳳.大學生村官心理問題及化解對策[J].管理研究,2010(3).
[2]Sheena Johnson,Cary Cooper,Sue Cartwright et a1The experience of work related stress across occupations[J].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2005,20 (1-2):178-
187.
[3]張亮,許睛鶴,肖錦鋮.當前醫(yī)務人員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與危害[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9,25(12):836-838.
[4]廖文斌,余定波.大學生村官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4):503-504.
[5]韓新寶.新形勢下大學生村官的心理問題及調適[J].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2011(4):77-79.
[6]王冰.大學生村官人格、工作壓力和工作倦怠的關系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
[7]馬冬冬.大學生村官工作壓力、自我效能感與工作倦怠的關系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14.
[8]牛利.大學生“村官”工作壓力源與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
[9]溫博.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大學生村官問題研究——以內蒙古寧城縣為例[D].內蒙古工業(yè)大學,2014.
[10]鄭明懷.大學生村官不同心理期的心理特點——問題與調適[J].領導科學,2012(5):33-35.
[11]劉幫成.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村干部的壓力源研究——來自上海市十個行政村的調研[J].中國農村觀察,2009(1):43-50.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