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寧生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翻轉課堂的出現(xiàn)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學校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對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等方面具有積極影響作用。語文課程主要學科之一,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知識內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近年來語文教學對翻轉課堂格外重視,并積極將其應用到教學當中。本文通過對微課教育應用到語文教學中重要意義的分析,得出其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促進師生之間互動。
【關鍵詞】語文教學;翻轉課堂;微課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235-01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教學格局,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課余學習時間、改善教學課堂形式,促進師生之間交流,從而全面提升學生整體成績與教學效果。翻轉課堂廣泛應用到語文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減少教師課前備課時間,與此同時,還活躍了課堂氛圍,充分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由于長時間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翻轉課堂中的微課在具體應用當中,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因此,教師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微課的應用效率,真正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翻轉。
一、翻轉課堂中微課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翻轉課堂就是學生在上課之前,利用教師所提供的微視頻,進行提前溫習,對將要講解的內容全面了解,在觀看過程中,找出問題的所在同時總結自己的不懂之處,這就要求學生要在課下花費一定時間提前學習,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需要學生自覺學習。在語文教材中,很多學生普遍認為文言文的學習具有一定困難,由于每位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在傳統(tǒng)教學中,很難做到顧全每位學生。但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將文言文的內容、中心主旨、翻譯的重點詞語等內容詳細制作成微視頻,不同能力的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視頻深化知識要點,滿足了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二)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需要教師通過固定的教室進行知識講解,學生也只能在課堂中才能通過教師學到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限制性。但翻轉課堂有效改變了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自覺學習,同時翻轉課堂的學習微視頻時間都是幾分鐘的短片,都是學習內容中的精華知識,對學生來說非常珍貴,并且可以長期保存。由于語文學科具有自己的特點,很多詩詞、成語之類的知識都是固定的,學生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豐富自己的學識。
(三)促進師生之間互動
學生通過提前對知識進行提前學習,將一些不懂的問題帶入到課堂當中,與老師、同學進行深入討論,激發(fā)了學生對知識主動探求的欲望,培養(yǎng)了學生共同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所欠缺的,同樣也是翻轉課堂比較顯著的作用。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自由平等的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不僅能使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增進了師生距離,改善了傳統(tǒng)師生間上下級、緊張的關系,并且在進行小組互相交流時,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學生在輕松課堂氛圍下,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二、語文教學中微課教育的有效實踐策略
(一)強化學生內容涵義的理解
在語文教材中的相關文章,都是通過教育學者經(jīng)過全面分析、縝密研討、精挑細選出來的經(jīng)典優(yōu)秀文章,其語句優(yōu)美、情感豐富、內涵深厚,但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對于文章中所描述的場景及表達的情感不能充分了解,并且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差距較大,導致學生并不能真正掌握相關知識。因此,針對這樣的情況,語文教師應充分重視并利用微課教育的優(yōu)勢,將其有效的引起教學當中,充分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將教材中抽象的知識,通過微課更將生動、具象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此來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的理解所學內容,增強學生的記憶,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二)培養(yǎng)學生理解及合作能力
語文教師其實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與合作能力的過程,也是豐富語文教學涵養(yǎng)的過程,在新課改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對語文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其更加包容、更加開放,并要求其在教學過程中,增加相應的互動活動,以此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有效溝通。語文教學在實踐微課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在基礎教材的前提下,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知識進行有效引導,激發(fā)學生思維,有效引領學生更好的掌握這些難點知識。比如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師在教學時,應充分運用微課將具體的情感、人物之間的關系等制作成精良的教學視頻,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通過教師對知識結構的梳理,更加明確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刻含義,進而根據(jù)文中的所描寫的場景,挖掘出人物的真實情感,讓學生能充分學習文章作者的寫作手法,有效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拓展了學生的文化知識,再學生充分理解文章內容后,相應的難點及重點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并會將其寫作特點逐漸應用到自身的作文當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及寫作能力。
(三)豐富學生情感及文學素養(yǎng)
語文教師在有效應用微課教育的過程中,運用其中視頻或是圖片與教學相互融合,能讓原本呆板、枯燥的文字板書式教學,變得更為生動、形象,并且極大程度的滿足了現(xiàn)代學生的好奇心及實際需求,充分調動了他們對語文課程的主觀能動性,有效的改變了學生對語文教學的看法,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還真正實現(xiàn)了語文課堂的翻轉。在語文教材中,古詩詞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之一。例如在學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篇文章時,教師完全可以運用微課教育中的視頻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情景,可以到網(wǎng)絡當中檢索與之有關的現(xiàn)代版本的動畫視頻,將古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通過具體的白話文動畫視頻為學生播放出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每句古文的詳細含義,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這樣新穎的模式充滿濃厚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調動其積極性,使其充分融入課堂之中,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將這首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人物關系等進行簡單介紹,在拓展學生知識的同時,透過視頻的展示,也極大程度的豐富了他們的情感,提高了文學素養(yǎng),因而進一步推動語文情感教學的不斷發(fā)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分析微課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得出,將其應用到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拉近師生之間距離,因此,語文教師應深刻意識到翻轉課堂中微課的諸多優(yōu)勢,并對其應用方式進行充分了解與掌握,從而在強化學生內容涵義理解、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以及豐富學生情感等教學實踐中,科學、高效的將微課運用到其中,以此來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增強學生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丹丹.探討語文教育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與實踐[J].語文建設,2016,(0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