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伶俐 王麗 馮宇峰 蔡婧
【摘要】 目的:分析與探究在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中施以手術配合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將筆者所在醫(yī)院72例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按入院時間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行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與觀察組(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手術配合),每組36例。對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狀況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狀況進行分析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狀況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于觀察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中施以手術配合可以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降低術中出血量,且可以有效避免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值得推廣。
【關鍵詞】 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 手術配合; 應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9.07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9-0151-02
Study on Operation Cooperation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UO Ling-li,WANG Li,F(xiàn)ENG Yu-feng,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7,15(29):151-15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Method:72 cases with cervical cancer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ur hospital and the order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admi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received 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received combined with 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operation cooperation).The patients` clinical indicators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clinical index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Laparoscopic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for cervical cancer; Operation cooper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3,China
子宮頸癌在生殖器官癌瘤中的發(fā)病率較高,33~55歲的婦女為該病高發(fā)人群[1]。子宮頸癌其臨床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陰道流血等,對女性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此,應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2]。目前,常采用手術方式對子宮頸癌患者進行治療,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是近些年來隨醫(yī)學技術進步而發(fā)展起來的手術方法,由于該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疼痛小、恢復快等特點,因而其在臨床上的應用較為廣泛[3]。但是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的手術操作較為復雜,為此需要給予相應的手術配合,以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本文為了探究在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中施以手術配合的應用效果,特將72例宮頸癌患者分成兩組進行研究,現(xiàn)將其作以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入院時間先后順序?qū)⒐P者所在醫(yī)院72例宮頸癌患者(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入院)分為對照組(36例)與觀察組(36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2~58歲,平均(45.43±3.45)歲;鱗癌患者23例,腺癌患者13例;其中Ⅰa期患者20例,Ⅱa期患者16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3~58歲,平均(45.52±3.46)歲;鱗癌患者24例,腺癌患者12例;其中Ⅰa期患者21例,Ⅱa期患者15例。兩組宮頸癌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方法如下: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調(diào)整患者的手術體位,取臀高頭低截石體位進行,操作步驟:(1)在臍部取一切口(約1 cm),置入Trocar(約10 cm)并連接氣腹裝置,將二氧化碳氣體注入,患者腹腔內(nèi)壓力為12~14 mm Hg時,建人工氣腹,同時將腹腔鏡鏡頭置入,取右下腹部位作一切口(約5 mm),并對患者的左下腹分別作兩個切口(約5 mm和1 mm),后分別將Trocar置入其中,將舉宮杯從患者的會陰部位放入。(2)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狀況進行操作,若患者較為年輕,需留置一側卵巢,則游離另一側卵巢;若不保留卵巢功能,則于卵巢動靜脈的起端點距卵巢距離約為60 mm的位置處對骨盆漏斗韌帶進行結扎處理。(3)對輸尿管進行游離操作處理,然后進行止血、滅菌操作,最后留置引流管,關氣,撤鏡,縫合。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手術基礎上輔以手術配合,方法如下:(1)術前探視。手術前,巡回護士查閱患者的病歷,充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病情狀況,并與患者、家屬進行良好的交流與溝通,告知患者、家屬術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飲食、用藥等方面內(nèi)容,同時向患者、家屬講解手術麻醉方法、手術操作流程、手術風險等方面的知識,繼而取得患者與家屬的配合[4]。(2)術前檢查與準備。對手術中所需要的儀器、設備、器械等進行常規(guī)檢查,如冷光源、攝像裝備、沖洗泵、CO2氣腹裝置、吸引裝備等,確保儀器設備運轉正常,同時,對所有儀器設備進行常規(guī)消毒處理,并于手術前2 h將潔凈空調(diào)系統(tǒng)打開,確保手術環(huán)境為無菌操作,以防術中感染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調(diào)節(jié)手術室內(nèi)的溫度、濕度,保證手術室溫、濕度合適[5]。(3)術中配合。①器械護士配合。器械護士至少需在手術進行前的30 min內(nèi)洗手,提前上手術臺進行器械準備,將術中所需要的手術器械按照手術使用的先后順序進行依次擺放;協(xié)助主治醫(yī)師鋪巾、消毒,并做好放置舉宮器、留置導尿管等相關工作;手術過程中需要留意電視屏幕,同時根據(jù)手術進程提前備好相關的手術儀器、器械等;手術中所使用后的手術器械將其收回并擺放好,以便再次使用時可以快速找到;對淋巴結清掃完畢后,協(xié)助主治醫(yī)師傳遞電凝勾、縫合線等;手術后認真仔細檢查和沖洗創(chuàng)口,并協(xié)助主治醫(yī)師做好防術后黏連工作;手術結束后,對所有手術器械進行再次清點,確保器械無遺漏,同時做好相應的記錄[6]。②巡回護士配合。對手術所需要的手術用品、藥物、器械、設備等進行詳細的清點和記錄,協(xié)助器械護士將腹腔鏡系統(tǒng)連接到手術儀器設備中;對手術人員數(shù)量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人員過多導致手術混亂,或避免手術人員過少出現(xiàn)人力不足等不良現(xiàn)象;根據(jù)手術情況及時備好相關的手術用品、藥物,如生理鹽水、無菌棉巾等;對手術臺上的醫(yī)護人員操作過程進行嚴密監(jiān)督;手術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狀況,同時根據(jù)手術的實際需要對手術臺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確保手術順利開展;手術結束后,認真檢查患者的傷口狀況,并安全護送患者回恢復室[7]。
1.3 觀察指標
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狀況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狀況。臨床指標內(nèi)容包括: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兩方面;并發(fā)癥內(nèi)容包括:尿潴留、感染、高碳酸血癥和出血四方面。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狀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狀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在子宮頸癌中的應用較為廣泛,由于該術為微創(chuàng)型手術方式,于腹腔鏡下進行,因而其手術視野更好,從而可以有效降低手術風險,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最終可以更好地促進患者疾病康復[8]。但是由于該手術對操作技術的要求較高,嚴格按照相應的手術步驟進行操作,并做好相關的配合工作顯得尤為重要[9]。本次研究中,筆者所在醫(yī)院將72例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兩組進行研究對比,觀察組患者在行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的基礎上輔以手術配合進行治療,通過于手術前對患者進行探視,為患者講解相關的手術知識,可以減輕患者的恐懼、焦慮等不適感,使其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治療,繼而避免對手術造成過大的應激反應。術前檢查和準備,確保手術中所需要的儀器、設備等正常,并對手術室溫度、濕度等進行調(diào)節(jié),可以為手術的進一步推進打下良好基礎,同時給予術中配合,如器械護士配合、巡回護士配合等,可以確保各項手術流程順利進行,進而從整體上提高手術治療效果[10-11]。
本文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經(jīng)過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加手術配合后其各項臨床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可知,在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中介入手術配合十分必要,它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還可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黃菊.42例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的手術配合與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33):97-98.
[2]沙小龍,王倩.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與開腹手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的效果對比[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11):1-3.
[3]馮秀山,陳佩芳.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與經(jīng)腹手術的對比研究[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50(6):428-430.
[4]曹新穎.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的手術護理配合[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32):221-222.
[5]曾子凌,王前前.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術中護理配合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235-236.
[6]劉靜,陳思思.3D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的手術配合[J].中國臨床護理,2016,8(2):150-152.
[7]林映蘭.腹腔鏡子宮內(nèi)膜癌根治術81例護理配合[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6,38(5):157-158.
[8]洪葉,唐祖芝.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的護理配合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21):73-74.
[9]溫淑平.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性切除術的手術配合及體會[EB/OL].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66-67.
[10]趙麗.40例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的手術配合與護理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4,35(35):79-80.
[11]熊建萍.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的術中護理配合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5(13):116-118.
(收稿日期:2017-0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