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玲
摘 要:在現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社會對一個人的道德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對學生的培養(yǎng)需要強調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初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內容有一大部分都可以用來進行德育教育。因此,初中政治教學應該積極地強調如何做好德育教育,通過德育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在成長發(fā)展的過程中,不至于出現方向性的錯誤,初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探索找到做好德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政治;德育教育;教學方法;思考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265-01
在現在初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嘗試和思考,如何才能夠做好德育教育。以德育教育作為基礎,積極地探索如何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考,為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提供科學有效的幫助。只有這樣,初中政治教學的價值才能夠得到真正的發(fā)揮。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學生應該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地和教師進行互動,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靈活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更好的成長和進步。
一、結合教材巧妙滲透德育,讓政治課堂更靈性
初中政治教材中包含了眾多的德育素材,例如《認識新自我》對學生進行了生命教育、青春教育和自我教育;《過富有情趣的生活》教育學生調控情緒,追求高雅,拒絕誘惑,保護自我;做自尊自信的人》教育學生自我尊重,彼此尊重,教會學生揚起自信的風帆;《做自立自強的人》教育學生自立自強,告別依賴……這些都是很好的道德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師深入挖掘教材,發(fā)現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對其加以強調,就能增強德育教育??v觀初中三年的政治教材,我們可以發(fā)現,對初一學生,要對他們進行良好心理品質、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練意志,優(yōu)化性格,培養(yǎng)健全人格;對初二學生進行法律常識的教育,是他們了解法律在治理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培養(yǎng)學生的護法能力,幫助學生初步形成適應現代生活所必須的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依法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對初三學生進行社會發(fā)展常識和基本國情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立志做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些內容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開展實踐活動滲透德育 ,讓政治課堂更靈性
道德教育不能只落實在口頭上,還需要教師多開展一些實踐活動,使理論付諸實踐,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為此,初中政治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身心發(fā)展實際,設計一些實踐活動,使學生走進生活,體驗實踐,提升道德修養(yǎng)。至于實踐活動的形式可以有很多,比如班會、辯論會、升旗儀式、送溫暖活動、法律小講堂等。例如:在教學《珍愛生命》這一課內容時,由于學生年級尚小,對于“生命”的含義并不了解,于是筆者利用周末時間帶領學生來到了醫(yī)院產科,看望新生嬰兒。學生看到新出生的嬰兒柔嫩的小手、小臉,看到嬰兒父母欣慰的笑臉和疲憊的身影,看到一切為嬰兒操勞的醫(yī)護人員、親朋好友,忽然明白了生命的含義。他們不僅懂得了一個嬰兒呱呱墜地,就意味著生命和責任的開始,父母養(yǎng)育嬰兒是父母的職責,嬰兒長大成人,照料父母更是一種職責,更懂得了生命的可貴與崇高,懂得了生命的獨特。又如,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我結合學校每周一升旗儀式,組織學生開展“國旗下的講話”活動,面對莊嚴的國旗,把自己心里想對祖國說的話,熱情洋溢地說出來。
三、以科學的思辨方法引導學生 ,讓政治課堂更靈性
青少年生雖說與社會也有一定的接觸,但他們所接觸到的社會層面往往比較單一,而且初中生的閱歷也比較淺薄,所以面對良莠不齊、復雜難辨的一些社會現象,他們的判斷力還有待加深和提高。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思想政治課,教給學生正確的、科學的思維方法,使學生更加透徹、清晰地認識事物,使他們透過現象看清本質。
比如,一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建立起來的三資企業(yè),它們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來并且發(fā)展迅速。面對這種現象,一些學生認為我們現有的社會體制發(fā)生了變化。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明確指出:各種合理存在的經濟現象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和補充,我們要用發(fā)展的、全面的、聯系的眼光看事物,我們不僅要看事物的外部表現,還要懂得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透過現象看清本質,同時抓住主要矛盾,分清次要矛盾。讓學生明白,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構還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它并沒有發(fā)生改變。
四、傳遞社會正能量,讓政治課堂更靈性
無論任何時代,在我們身邊都會涌現出一些舍己為人、為人民服務的好公仆,他們是引領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正能量。如,為建設、振興西藏而嘔心瀝血的孔繁森,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從他的一言一行中我們不難看出,他真是“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贏病臥殘陽”;還有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她在災難發(fā)生時勇救學生而使自己雙腿截肢;劉洪魁、劉洪坤為挽救人民生命財產奮不顧身勇闖火?!麄兪俏覀冎腥A民族的脊梁,他們用自己的言行和精神引領著社會向前發(fā)展。因而,我們教師在課堂上在指導學生觀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同時,不僅要看到支流,更要看到主流,不僅要看到不足之處,更要看到光明的一面,切不可一葉障目。
總之,初中政治不僅具有傳播知識與文化的功能,還具有道德教育的職責。政治課上滲透德育,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們只有將教材的德育點、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的言傳身教以及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豐富的時政熱點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課德育的實效性,充分發(fā)揮思想品德教學的德育功能。
參考文獻
[1] 劉國強.初中政治教學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中學教學參考.2012(33)
[2] 陸 雷.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學生之友.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