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霞
摘要: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重要的知識技能,小學高年級閱讀要具備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學習方法,不但能夠強化學生閱讀的效果,更能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的重點從單詞、句型轉(zhuǎn)變?yōu)榫渥雍驼Z篇。因此,開展閱讀教學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小學英語教師應(yīng)努力讓閱讀教學更有實效性,從而讓孩子愛上閱讀,在閱讀中茁壯成長。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小學高年級學生有著一定的想法,他們在英語課堂中展現(xiàn)個性,不愿意積極參與課堂,成了教學活動中安靜的旁觀者。而我們的英語教學主要是閱讀教學,我們的教學活動是面對所有學生的。那么,如何讓高年級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教學活動呢?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在日常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許多高年級學生都有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如:閱讀時唇動和低聲讀、用手指著所讀內(nèi)容、不斷回讀、腦袋擺動等,這些都會直接影響閱讀速度,進而影響閱讀效果。還有許多學生在課堂上昏昏欲睡,興趣不高,總是呈現(xiàn)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一遇到生詞或面對第一次出現(xiàn)的新句式時,就感到恐懼和不安,認為看不懂閱讀材料,甚至看都不愿意看。大多數(shù)學生在獨自閱讀材料時沒有合理有效的方法,閱讀效率低下。再者,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學的時間有限,在課外使用英語的面比較狹小,沒有形成一定的英語學習氛圍。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為了更好地從本質(zhì)上提高學生對閱讀理解的興趣,老師可以在閱讀內(nèi)容上有所改變,比如,很多學生喜歡看動畫片,老師可以多找一些動畫片英語閱讀內(nèi)容或者是貼近學生生活本身的閱讀文本,將一些生詞融入其中,也能很好地理解閱讀材料的主旨大意。平時老師還可以給高年級小學生訂閱一些閱讀報紙,拓展學生閱讀范圍和知識,讓學生的思維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和課本以及學校布置的閱讀作業(yè)中。老師還可以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文本編成話劇形式,讓學生在演繹中感受文章主旨大意,得出最佳答案。
(二)分層設(shè)置問題練習
問題富有挑戰(zhàn)性與實踐性。問題的提出與解決有助于學生深層理解語篇,教師可通過分層設(shè)置問題與練習的方式引領(lǐng)學生整體感知語篇,了解文本大意,獲取具體信息,培養(yǎng)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當然,問題和練習的設(shè)計也要有層次和線索,讓學生在聽、說、讀、寫與綜合運用等方面得到遞進式的訓練。
在教材里,每一篇課文都圖文并茂,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先讓學生看圖猜測文本內(nèi)容,然后設(shè)計一兩個基本要素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整體感知語篇內(nèi)容。如教學Book5 Module7 Unit1我讓學生初讀文體后,設(shè)計的問題如下:1.What does Damings father do?2. What does Fangfangs father do?3. What does Damings mother do? 4. What does Fangfangs mother do?在教師設(shè)置的懸念下,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結(jié)合圖片提示很快就找到答案:1.Hes a policeman. 2.Hes a worker in a factory.3.Shes a nurse.4.Shes a taxi driver.上述三個問題的回答,學生能迅速了解人物、做什么事等具體信息,為文本的深入理解做了較好的鋪墊。
所以,在首次整體輸入篇章時,教師要設(shè)計諸如回答人物、時間、地點、做什么事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大”而簡單的基本要素問題初步感知語篇。
(三)增強西方文化的理解
作為中國人學習英語,在思維模式轉(zhuǎn)換上本來就是一道難關(guān)。英語的思維模式和中文學習的思維模式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在中國無論在什么場合我們想知道對方的名字或者稱呼,我們都可以禮貌地問別人,請問貴姓?別人一般回答是免貴姓X,但是在英語中,卻不是如此。如果是一個護士在給病人填制表格,可以用“Whats your name?”來詢問病人的姓名,但是如果換一個場景,在一些聚會中,你想問別人的名字,則不可以直接問“Whats your name?”可以用“How should I address you?”或者“May I know your name?”這樣的問法就會比較委婉,也比較適合這樣的場合。所以在英語閱讀中,高年級小學英語教師有必要給學生普及中西文化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增強對文化的理解,有利于更好地進行閱讀理解,提高閱讀水平,閱讀水平提高了,興趣也會隨之相輔相成地提高。
(四)創(chuàng)設(shè)展示平臺
根據(jù)小學生愛表現(xiàn)、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展現(xiàn)自我、張揚個性的魅力英語平臺,以更好地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每節(jié)英語課前的三分鐘可設(shè)為“English Report”時間,讓學生在這三分鐘里說英語笑話、講英語故事、唱英文歌曲等。盡情展現(xiàn)自己的英語魅力,從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動力。學生為了能在這三分鐘里表現(xiàn)更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充分準備。在進行廣泛閱讀的基礎(chǔ)上選定素材并進行整理,然后內(nèi)化成自己的知識后再表現(xiàn)出來。學生的閱讀水平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這個準備過程中得到了自然提升,同時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能起到榜樣、示范和引領(lǐng)的作用,無形中帶動其他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同樣,教師也可創(chuàng)設(shè)其他豐富多樣的展示平臺如單詞記憶大賽、故事演講比賽、情景劇表演比賽,等等,對學生來說。每次比賽的準備過程既緊張又充實,更具挑戰(zhàn)性。這準備過程的同時也是他們能力提升的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這些平臺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升華了閱讀的興趣,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了學習效率,并且提升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總之,學習知識需要積累,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時間的沉淀。教師應(yīng)該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chǔ),傳授學生最佳的閱讀學習方法,從而達到最佳的效果。教師只有通過研究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閱讀策略,才能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教學方法,實施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相信學生擁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平時勤加練習,一定會突飛猛進,為今后的英語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徐映.圖式理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5.
[2]茍朝潤.從整體語篇入手提高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課效率[J].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