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
摘 要:在初中的生物課程教學中,課堂教學是最特殊和困難的一部分,并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素質教育目標,因此在當前新的形式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引起了更加廣泛的關注,也是眾多教育者一直在共同努力的一項課題。生物課程是初中時期才開設的一門學科,同時也是高中必修的一門課程,因此在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質量將會明顯影響學生對這門課程興趣的建立以及進入高中后的學習效果。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更加靈活和開放,讓學生盡快培養(yǎng)起學習生物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讓教學的效率逐步提高。本研究將就此話題展開探究,為教育者提供提升課堂效率的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
初中生物教育是生物科學中最基礎的一個部分,對未來生物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重大的意義,但是當前在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教師繼續(xù)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一、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物是一門新開設的課程,學生對它的學習方法還沒有明確的認識,同時初中生物教材里的內容大多數(shù)都是單純的理論知識,這個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不強,并且知識的基礎相對薄弱,因此對于學習枯燥而深奧的知識缺乏興趣,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也就比較困難。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讓學生喜歡上生物學,希望加入到課堂學習的氛圍中,這樣教師才能將知識更高效地傳授給學生。
二、 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1. 問題情境教學法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可以開展問題情境的教學方法,這種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在對生物知識進行探索和思考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機,最終達到實現(xiàn)良好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它是一種較為簡單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將主要的問題當做主線,讓學生在探索答案和釋疑的過程中進行自主的學習,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集中注意力思考的能力。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具有較大的思考價值和較強的指引性,選擇思維性跨度較大的問題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促使學生依據(jù)學習目標去學習,從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挖掘出學生學習的思維潛能,培養(yǎng)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
在教學課堂上,還可以選擇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創(chuàng)建生活情境,其內容盡可能地生活化,使學生感覺生物科學就在其身邊,從而激發(fā)出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比如,動物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過程、綠色植物對營養(yǎng)成分的利用過程以及細胞分化的微觀動態(tài)等,在情境設置時盡量與生活貼近,可以使學生與課堂學習的距離縮短,在生動具體的氛圍中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掌握重點知識的脈絡,培養(yǎng)出科學的思維分析能力。
2. 小組學習合作的方法
在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教師對于基礎知識的記憶非常重視,但很少去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興趣,只是單純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學生也僅是被動接受,沒有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這種授課模式對于本質上活躍、善于思考的初中生很不適用,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導致很多學生不能真正理解教材,只是對書本內容進行死記硬背,這就會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很多困難和疑慮,甚至有些學生因為課堂教學的枯燥乏味而完全失去聽課的興趣,索性放棄了生物學科的繼續(xù)學習。
小組合作型學習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學習模式,它能為學生構建一個共同交流和溝通的平臺,學生們一起探究和學習,將困難的或有異議的問題以更好的辦法解決了,從而調動出學生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為將來步入社會后進行更好的人際溝通和互相協(xié)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得到的結論會給學生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讓學生不僅從中收獲了知識,也同時激發(fā)出了更加濃厚的學習熱情。
3. 分層教學方法
還有一種教學模式是分層法。因為初中的學生正處在生理發(fā)育的時期,一些學生有較嚴重的叛逆心理,教師應該多關注該時期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變化規(guī)律。比如在生物課堂上,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征、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識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因材施教,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比如,教師在講解人體呼吸這節(jié)的內容時,可以將相同層次的學生分成一組,以他們實際的學習情況布置相應難度的問題,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初中生物的教學內容雖然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但還是有比較強的開放性,這就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充分的發(fā)揮空間,可以充分挖掘出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能力。教師應該將傳統(tǒng)單一的說教教學模式轉變?yōu)槎喾N教學方式結合的教學方法,避免知識的簡單灌輸和強迫記憶,比如運用合作討論法、探究法、實驗法等的結合,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活躍、合理的課堂氛圍,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要時刻關注學生們的表現(xiàn),既要引導學生回答問題,還需培養(yǎng)學生提出高品質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由教師或其他同學進行解答。教師還需對課堂的進程進行合理的把控,指導學生依據(jù)學習的目標和內容提出針對性的疑問,提高問題的科學價值,避免因為活躍課堂氣氛而沒有目的的思考。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述生物科學史上有趣的故事和經(jīng)典的案例,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趣味性的情境,同時注意配合教材中的知識進行講解和應用,良好地統(tǒng)一起設疑和創(chuàng)造,提升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和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教師還應注意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首先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讓學生在上課前先初步體驗和進行自主思考,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言,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機會,通過課堂上大家對知識點的相互補充和糾正,教師的歸納、總結,共同完成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還要采取鼓勵式的教學評價措施,對學生的獨到見解和取得的進步進行表揚和鼓勵,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教師在課堂上還要注意有掌控全局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新知識和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的能力,注重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使學生能夠充分地進行自主學習,實現(xiàn)其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對于學生的課后復習和練習,老師也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與此同時配合單元和階段的考核和評價,完善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性。endprint
五、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在初中生物課堂上,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主動對新知識進行預習的習慣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通過學生親自實施過程中的體會和思考,使其能夠自發(fā)地去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并且與其他同學展開討論,在探討的過程中互相學習補充和糾正錯誤想法,最后教師與學生一起歸納和總結本節(jié)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重點部分。在教學中,教師必須不斷地利用鼓勵和給予肯定的方式來增加學生的信息,滿足學生成功的欲望。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實施課堂的調控工作,教會學生對新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的能力,學生在自主預習中獲得的知識往往是片面的和零散的,因此他們也會將這些知識進行簡單歸納,但是卻不能夠正確地理解這些知識點的真正內涵,所以,就要求初中生物老師在學生進行知識總結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指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課堂學習中都處于一個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可以有自我發(fā)揮的能力和空間。
六、 開展實驗類型的教學
對于初中生要更加重視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并且學生自身也對親自動手進行實驗等充滿興趣。教學中將教師的趣味性講授和學生的親身實踐結合起來,大大地加深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也讓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更加充滿好奇和興趣,從而增進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比如,在課堂上講授膝跳反射這一生理現(xiàn)象時,要讓學生去親身感受這一現(xiàn)象,體會到膝跳反射的神奇,這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這時教師再對這一現(xiàn)象的原理和課本上的知識點進行講解,自然就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七、 小結
要想更好地提升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也需要不斷地去關注和學習新的生物學方面的知識,不斷探索更加完善的教學理論,改進教學模式,提升其對課堂的掌控能力。學校也需要更加重視生物課程對學生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對學校的實驗環(huán)境和設備提供充足的資金和物質支持。在實際教學中,大家共同去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時進行處理和完善。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良好的互動和交流,營造出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侯紅梅.加強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87.
[2]張偉.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探析[J].新課程學習(中),2015,03: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