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錦輝
·臨床研究·
厄貝沙坦對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率變異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響
丁錦輝
目的探討厄貝沙坦對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率變異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50例常規(guī)治療患者作為對照組,50例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加用厄貝沙坦患者作為觀察組,對兩組患者心率變異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變化進行分析。結(jié)果治療后對照組與觀察組的連續(xù)24小時RR間期的標準差(SDNN):(104.83±13.62 vs 122.84±12.05)ms,連續(xù)24小時相鄰RR間期的平方根值(rMSSD):(38.41±7.21 vs 47.55±8.01)ms,連續(xù)24小時內(nèi)5分鐘的平均RR間期的標準差(SDANN):(92.21±13.63 vs 113.47±14.03)ms,連續(xù)24小時相鄰的RR間期差值在50ms以上的百分比(PNN50):(13.68±2.73 vs 20.61±3.08)%,高頻范圍功率(HF):(106.34±15.28 vs 117.59±16.16)ms2,低頻范圍功率(LF):(457.25±33.79 vs 363.84±29.04)ms2,低頻范圍功率與高頻范圍功率比(LF/HF):(4.23±0.46 vs 2.98±0.27),各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室性心律失常發(fā)生率顯著地低于對照組(8.00% vs 30.00%),且兩組率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臨床中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應(yīng)用厄貝沙坦治療可以改善患者心率變異性,并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情況發(fā)生。
缺血性心肌病;厄貝沙坦;心率;變異性;心律失常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常常表現(xiàn)為心律失常和充血性的心力衰竭以及心臟擴大等臨床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嚴重的影響[1,2]。其中,心率變異性指標是臨床中評估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常見指標,也是臨床中預測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標。因此,本次臨床研究重點探討厄貝沙坦在缺血性心肌病治療中的應(yīng)用效果,并分析其對患者心率變異性影響,從而降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猝死的風險。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至2016年間以呼吸困難癥狀入院,且無高血壓疾病的10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紐約心功能(NYHA)分級:Ⅱ級32例,Ⅲ級38例,Ⅳ級30例。男56例,女44例。年齡44~78歲,平均(61.34±3.03)歲。將其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組,且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NYHA分級以及基病類型等基礎(chǔ)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
1.2 納入標準:(1)符合WHO制定的關(guān)于缺血性心肌病的臨床診斷標準[3],左心室舒張期末內(nèi)徑(LVEDd)>5.0cm(女性)和>5.5(男性),左心室射血分析(LVEF)<45%和左心室縮短速率(FS)<25%;(2)臨床中彩色超聲心臟多普勒檢查患者LVEF<45.0%,且臨床資料完整;(3)近期3個月無急性心肌梗死和惡性心律失常以及腎功能不全等疾病的發(fā)生;(4)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3 排除標準:(1)臨床中伴有重度阻塞性肺氣腫;(2)伴有低血壓,高血壓控制未有達標患者;(3)伴有電解質(zhì)紊亂患者;(4)不同意此次臨床研究的對象。
1.4 臨床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缺血性心肌病的常規(guī)治療,給予常規(guī)的ACEI(卡托普利,12.5毫克/次,3次/日)、ARB(氯沙坦鉀片,50.0毫克/次,1次/日),利尿劑(雙氫氯噻嗪片,50.0毫克/次,2次/日)和洋地黃類制劑(地高辛,0.5毫克/次,1次/日)等方法治療,同時積極的控制血糖和血壓以及血脂,并且除去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且治療前后需要對患者的心率和血壓以及心胸比進行檢查,且需要檢測腎功能和心肌酶等相關(guān)指標。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的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厄貝沙坦(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510,生產(chǎn)批號:20100419)治療,口服150.0mg厄貝沙坦,1次/日,連續(xù)治療1個月[4]。
1.5 指標觀察:觀察患者治療前后心率變異性指標和室性心律失常指標:(1)心率變異性指標具體如下:①連續(xù)24小時RR間期的標準差(standarddiviationofNNintervals,SDNN);②連續(xù)24小時內(nèi)5分鐘的平均RR間期的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5 min average normal RR intervals,SDANN);③連續(xù)24小時相鄰RR間期的平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④連續(xù)24小時相鄰的RR間期差值在50ms以上的百分比(differences successive NN intervals 50,PNN50);⑤高頻范圍功率(high_frequency power,HF);⑥低頻范圍功率(low_frequency power,LF);⑦低頻范圍功率與高頻范圍功率比值(LF/HF);(2)應(yīng)用同步12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進行測定患者室性心律情況,均是經(jīng)過計算機系統(tǒng)軟件進行自動處理分析心律失常情況[5]。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率變異性指標變化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心率變異性的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心率變異性的各項指標均較治療前有顯著的改善,且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各項指標改善情況明顯的優(yōu)于對照組,且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率變異性指標變化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室性心律失常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室性心律失常4例,發(fā)生率8.00%,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室性心律失常15例,發(fā)生率30.0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兩組率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82,P<0.05)。
SDNN是臨床中體現(xiàn)交感與副交感神經(jīng)的總張力,而SDANN是臨床中體現(xiàn)交感神經(jīng)的活性指標,其中交感神經(jīng)的張力升高,該指標值便會降低[6]。另外,rMSSD與PNN50均是體現(xiàn)迷走神經(jīng)活性水平的重要指標,其中迷走神經(jīng)的張力下降,該指標值顯著下降[7]。LF是體現(xiàn)交感神經(jīng)和迷走神經(jīng)活動的重要指標,而HF可以直接的反映出迷走神經(jīng)活動程度。因此,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可更好地降低心室顫動域,而迷走神經(jīng)的興奮可以升高心室顫動域。其中,心室顫動域的降低很容易提高患者心律失常的情況發(fā)生,引起死亡[8,9]。臨床研究顯示,臨床中測定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率變異性指標對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的作用[10,11]。因此,采用有效的藥物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率變異性在臨床中有顯著的效果。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抑制劑在治療高血壓的過程中不良反應(yīng)比較少,而在治療缺血性心肌病疾病中應(yīng)用比較少[12]。因此,本文重點探究厄貝沙坦在缺血性心肌病治療中的應(yīng)用效果,并分析其對患者心率變異性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響。其中,厄貝沙坦是臨床中常見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抑制劑藥物,可以較好地抑制交感神經(jīng)的活性,并且有效地阻止交感神經(jīng)被激活與兒茶酚胺的大量釋放,極大地增加壓力反射敏感性,進一步提高了患者迷走神經(jīng)的張力,及時的糾正患者自主神經(jīng)的失衡狀態(tài),大大改善患者心率變異性,最終降低了室性心律失常的情況發(fā)生[13,14]。本次的臨床研究也顯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應(yīng)用厄貝沙坦之后,其心率變異性的各項指標均較治療前有顯著的改善,且改善程度也明顯的優(yōu)于常規(guī)對照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治療后室性心律失常發(fā)生率8.00%,低于對照組的3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厄貝沙坦可以促使患者小動脈的平滑肌舒張,使得外周血管的阻力大大降低,改善患者的血壓,有效地逆轉(zhuǎn)了心室重構(gòu),減少室性心律失常的情況發(fā)生。臨床研究也顯示,厄貝沙坦在臨床中的用藥比較方便,且安全性高,對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有顯著的作用,從而減輕心絞痛的發(fā)生[15]。
[1]李國慶,郭自同.缺血性心肌病性冠心病概述[J].醫(yī)學與哲學,2012,33(16):20-24.
[2]傅濤,陳宏,閆國強,等.厄貝沙坦對缺血性心肌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變異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功能的影響[J].北京醫(yī)學,2016,38(07):723-725.
[3]王偉.厄貝沙坦聯(lián)合萬爽力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2(04):52-53.
[4]王俊峰,何圓圓,黨書毅,等.厄貝沙坦對擴張型心肌病患者氧化應(yīng)激及炎癥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11):1011-1014.
[5]白潤愛,何勇.胺碘酮聯(lián)合厄貝沙坦對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6,8(02):180-182.
[6]MacArthur JW, Steele AN, Goldstone AB,et al.Injectable Bioengineered Hydroge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Cardiomyopathy[J]. Curr Treat Options Cardiovasc Med,2017,19(4):30.
[7]Manolis AS.Sudden death risk stratification in non_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 using old and new tools: a clinical challenge[J].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2017,15(4):315-325.
[8]張輝,梁婷,馮婧,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變異性的變化及意義[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4,36(10):895-896.
[9]周榮輝,葉鳳朝.麝香保心丸對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03):308.
[10]王麗華,王志國,唐海紅,等.心臟病患者心率減速力與心率變異性的臨床意義分析[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6,11(03):239-241.
[11]張桂霞,吳凱,韋虎,等.擴張型心肌病患者惡性室性心律失常與心率變異性關(guān)系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2,12(26):5085-5087.
[12]文安明,楊永曜.不同阻滯劑組合對擴張型心肌病心室重構(gòu)及QT離散度的影響比較[J].貴州醫(yī)藥,2016,40(09):913-915.
[13]劉洋,胡翠寧.厄貝沙坦對糖尿病大鼠心肌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和結(jié)締組織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3):6691-6693.
[14]趙紅霞.厄貝沙坦聯(lián)合萬爽力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療效[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6,43(05):30-31.
[15]陳廷春.厄貝沙坦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觀察[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6,25(11):2020-2021.
226511 江蘇省南通如皋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丁錦輝(1971_),主治醫(yī)師
R542.2;R541.7
A
1009_816X(2017)04_0276_03
10.3969/j.issn.1009_816x.2017.04.10
2017_5_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