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紹強
隨著我國教育理念的不斷變革,終身體育作為體育教學新的概念正逐步形成。在體育教學改革中,終身體育也是其指導思想之一,并被國家高度重視,旨在培養(yǎng)學生終身受益的運動習慣和運動能力。如何有效踐行這一思想,如何體現(xiàn)體育教學的連貫性,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初高中體育教學方面的銜接工作。
一、初高中體育教學特點分析
1.初中體育教學特點分析
從學生年齡層面來看,初中學生處于身體發(fā)育高峰期,其年齡一般處于11~15歲,處于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生理機能趨向成熟,他們在速度、力量等素質方面處于敏感期,但其心理以及局部身體機能與生理機能并沒有同步發(fā)展,因此,教師需要在體育教學中對其加以指引。初中體育教學涉及眾多運動的基本技能、體育常識以及保健知識,學生普遍對這些體育技能和知識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他們愿意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經常通過各類體育活動,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各方面體育素養(yǎng),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培養(yǎng)運動興趣,發(fā)展運動特長。結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安排多樣性的運動項目,如各種球類運動、體操、武術、田徑等,由于學生之前并沒有接觸這么多的運動項目,故而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體育興趣,開闊學生的運動眼界。
2.高中體育教學特點分析
高中體育教學與初中有所差異,高中體育教學出現(xiàn)了明確的模塊化特征,對學生體育習慣的培養(yǎng)和運動個性發(fā)展的尊重也更明顯。學生能夠憑借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專項運動,進而開展后續(xù)的自我學練活動。高中階段的學生心理發(fā)展得相對成熟,對體育學習的認知也相對更深刻,能夠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一定的習慣和技能,也有明確的學練目標。但眾所周知,高中的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升學考試壓力,很多教師和學生容易對體育教學產生認知上的偏頗。比起運動鍛煉,學生雖然希望進行體育運動,但升學壓力又迫使其只能用更多的時間固守考試內容的學習。所以,高中體育教學普遍存在受學生喜歡但同時又被學生輕視的情況。
二、初高中體育教學有效銜接措施分析
1.做好教學內容方面的銜接工作
初中體育教學內容涉及項目眾多,其在教學內容方面與小學有一定的銜接性,各種球類項目、體操、武術、田徑等運動是初中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作為高中體育教學的準備階段,初中學生需要在體育教學中初步掌握相關運動項目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運動基礎和身體素質,并培養(yǎng)一定的運動興趣和體育精神。高中體育教學是一種模塊化教學,其特色鮮明,模塊化特征明顯,專業(yè)性也更強。為了在教學內容上做好銜接,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初中階段了解足夠多的運動項目,并掌握其基本技能,然后在高中階段進行專業(yè)化學習。比如,在學習籃球這一運動項目時,初中階段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和理論知識,如運球、傳球等基本技能以及籃球基本規(guī)則等。而高中的教學內容則應該是規(guī)范和固化學生的技能,并借籃球教學活動培養(yǎng)下學生的體育精神、團隊協(xié)作精神、競爭意識等。
2.做好教學目標方面的銜接工作
初中體育教學目標是拓展學生的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幫助其身體機能的健康成長。高中體育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并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運動鍛煉方面的自覺性。為了做好學生在教學目標方面的銜接工作,教師需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慢慢過渡,結合初中教學目標的相似之處引出高中教學目標的不同,深化學生對高中體育教學活動宗旨的認識。比如,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引入角色扮演法和情境教學法來合理區(qū)分教學目標的不同。以排球教學為例,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以學生掌握了初步的運動技能為目標,在高中教學時,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多組織學生進行排球比賽活動,將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和合作競爭的團隊意識融入體育教學的情感目標中去,深化學生情感認知。
3.做好教學組織方式方面的銜接工作
為了銜接好初高中體育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做好體育教學組織方面的工作。高中體育教學活動的模塊化特征明顯,在組織教學活動時,不僅要像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一樣結合學生的身體、心理狀況,還需要融入一些新的東西,如學生的興趣。另外,在組織高中體育教學時,教師要學會并注重觀察,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自主選擇,讓學生在自我選擇的前提下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比如,在安排足球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情況,傾聽學生的想法,來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如教師通過觀察并結合學生反映其在運球技能掌握方面仍然存在問題,教師就可以選擇相應的練習項目強化這方面的訓練,當學生完全掌握后再開展后續(xù)的運球射門的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初高中體育教學活動的銜接工作。
總之,初高中體育教學的目的是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使其掌握相關技能和培養(yǎng)體育興趣。做好初高中的體育教育銜接工作,還需要體育教師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組織方式三個方面進行銜接融合,并在銜接融合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