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竺洪
摘 要:文言文教學的效果收效甚微,一向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的質量難以得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也不夠活躍,文言文歷來都是教學中的難點,所以我們更加要探索文言文教學的策略。在文言文教學中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更新教育理念;其次就是要將新課程教育理念融入教學中,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最后就是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以此達到教學的功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方法
一、文言文教學要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
上了幾年的初中語文,發(fā)覺大多教師的文言文教學過程都是一種模式,即:文章作者介紹——朗讀——疏通詞句——課文內容及主題分析——練習。這種模式存在這樣三個“中心意識”:1.以知識為中心,一味強調接受。2.以教師為中心,一味強調灌輸。3.以誦記為中心,一味強調記憶。一堂課下來,教師講得不亦樂乎,學生記個不停,課后教師再加一句,回去把這些內容背出,明天檢查!不用擔心學生掌握不了。但我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知道這種教法遠遠達不到文言文教學的目的!
對文言文中的詞、句字面意思的準確理解,是文言文教學的基礎和重要目標之一,但并非僅此而已,學生還要對文章進行適當?shù)蔫b賞評析。大多數(shù)選入教材的文言文,有很強的文學性,其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課文的結構、語言、意境之美,對形成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藝術修養(yǎng)、審美情趣是很有影響的。如,《愚公移山》、《陋室銘》、《愛蓮說》,其文學價值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確定教學目標,在指導學生掌握文言文基本內容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對文言作品做出適當?shù)蔫b賞、評析。體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領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這是文言文教學的終極目標,也是文言文教學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文言文教學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以《出師表》為例,有關三國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戶曉的,讓學生講講他們知道的三國故事,談談對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這些經驗自然介入教學過程。學生在把握歷史背景及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對《出師表》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也會簡單快捷得多,在學習背誦《出師表》時會感到親切許多。又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鼓作氣”等,課前可詢問學生是否知道這些成語的本意、引申意及出處,增強學習《醉翁亭記》及《曹劌論戰(zhàn)》的興趣。引導學生掌握文中的成語,如,溫故知新、愚公移山、氣象萬千、水落石出、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三顧茅廬等,而正是這些有生命力的詞語能有效地吸引學生求知的熱情。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世外桃源——《桃花源記》、溫故知新——《(論語)十則》、刮目相看——《孫權勸學》、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記》、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馬說》,等等。因為學生對這些詞語和故事有所耳聞,因此會對它們的出處和相關文章比較感興趣。
三、關注誦讀,重視語感
針對文言文精練、表現(xiàn)性強的特點,決定了學生學好文言文的方法之一就是“誦讀”,要熟讀甚至背誦。這也是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罢b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只有通過反復誦讀,才能獲得準確而豐富的文言語感,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教材中所選用的文言文都是千百年來流傳至廣的文學佳作,只有把這些經典優(yōu)美的名作爛熟于心,才能更好地了解和體會文言文的精髓所在。
在文言文教學中不是單純地進行詞語解釋和句子的翻譯,還應該重視對語感的培養(yǎng)及訓練,讓學生閱讀解疑、領悟、品鑒和背誦。
(1)加強文章的誦讀。俗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倍难晕牡恼b讀更是如此。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任務之一,背誦一些名篇、佳句不但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更能增強學生熱愛中國古典文化的感情。
(2)誦讀文言文的要求之一是學會正確停頓。停頓分為兩種:一是句中的短暫停頓,它以詞或詞組為一個單位,根據句子與句子之間的內在關系來劃分;另一個則是句間的停頓,就是根據標點符號來確定句與句之間停頓的長短及語調的抑揚頓挫。
(3)采用多種形式的讀??梢圆扇∨湟魳防首x、分角色朗讀、集體誦讀、個人讀等,在閱讀的過程中使學生產生興趣,從而達到領會其中的意義。
(4)品讀精彩的詞句。在教材中所選取的文言文不乏精彩之處,讓學生反復地朗讀、品味,有助于理解其中的意思,也有利于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師要注重文言文的現(xiàn)代意識
站在現(xiàn)代人的角度去詮釋古文,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可以培養(yǎng)學生關心政治、關心社會生活的自覺性。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能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古老的話題,用現(xiàn)代意識、現(xiàn)代故事去詮釋,學生從中所吸收的人生感悟必將會對他產生深刻的影響。例如在講授孟子的《王何必曰利》時,充分利用現(xiàn)代社會中有關義利的故事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及孟子思想的理解,也更好地引導學生明確孟子義利觀對我國當今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積極意義。
初中文言文教學可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文言文更是古代文化的精華,是我們祖先留下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所以非常有必要讓學生認識到文言文學的重要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曾媚英.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提升[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1第1期.
[2]葛俐.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幾點體會[J].九江師專學報2004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