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召喜,李亞杰,熊遠政,馮 進
(道真縣人民醫(yī)院,貴州 遵義 563500)
連伽胸合并血氣胸的急診處理臨床分析
嚴召喜,李亞杰,熊遠政,馮 進
(道真縣人民醫(yī)院,貴州 遵義 563500)
目的觀察連枷胸合并血氣胸的急診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分析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間30例連枷胸合并氣血胸的相關臨床資料。男16例,女14例。年齡23~78歲。平均年齡42.36±5.6歲。把30名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把受傷后兩小時內接受手術的患者定位觀察組患者,把6小時至3天接受手術的患者定位對照組患者。最終通過分析兩組患者的通氣時間、下床時間、疼痛程度以及其他情況來比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的不同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通氣時間和下床時間平均在(92.3±8.7)h,對照組的通氣時間和下床時間平均在(85.6±9.6)h。觀察組術后疼痛評分也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胸廓畸形痛和神經(jīng)痛的比例并無明顯的差異。觀察組肺部感染率和死亡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結論 早期急診肋骨內固定術聯(lián)合治療連枷胸和血氣胸能夠很好地消除相關胸壁軟化的反應,并且也能夠將其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一并改善,最終減少其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讓疾病患者得以更好地恢復。
連枷胸;血氣胸;急診處理
胸骨骨折在各類胸部創(chuàng)傷中非常常見。道路交通事故、高層墜落、跌落和重物砸傷等事故非常容易造成胸部的骨折。鈍性器械造成的胸部骨折占據(jù)總體骨折發(fā)生率的13%~25%。此外,在臨床上自發(fā)性血氣胸通常合并自發(fā)性氣胸。如果連枷胸合并血氣胸的話,其死亡率可能會達到7%~10%。在傳統(tǒng)的治療中,應該先穩(wěn)定相關的病情,然后再立即安排手術。因為早期的手術往往會使得肺部組織的損傷加重,進而增加其手術的風險[1]。筆者通過對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連枷胸合并血氣胸的患者30例的不同手術結果做了如下的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本次選擇30例患者中,超過4根肋骨骨折的患者,患者同時合并連枷胸和血氣胸。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3~86歲,平均年齡(43.56±4.23)歲。受傷后的就診時間普遍在4小時之內,平均為(2.36±0.13)h.受傷的原因包括:車禍受傷18例,從高空墜落受傷3例,碾壓受傷3例,打架斗毆受傷5例。其他原因受傷1例。病例分析:遲發(fā)性血胸6例,活動性血胸13例,雙側肋骨骨折1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受傷原因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術前準備
觀察組7例采用了氣管插管的方法進行治療,其中2例采用了氣管切開術。在這個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相關病情,并進行相關的血氣分析檢查,必要時可按照需要修改呼吸機的參數(shù)。對對照組的患者先根據(jù)病情進行相關的肺部破裂修補術和氣管切開治療,在此基礎上患者都將積極進行積極抗感染和抗氧化的相關治療。
1.2.2 手術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相同的材料進行手術,胸部沿肋骨行走為最常用的兩種手術切口。之后在胸腔進行查探,等到內部內臟的損傷完全處理完畢之后再在胸部的切口處真正找到骨折的斷口。之后再采用電刀慢慢剝離骨折的兩端,待確定胸腔內部并沒有出現(xiàn)活動性出血或者肺部漏氣的情況時,再把肋骨骨折的部位進行定位,最終通過小的切口進行復位處理。
觀察組在固定時,選擇赫斯的鎳鈦記憶合金對肋骨進行相關的固定,等到胸部的輪廓真正成形之后再進一步查探肋骨的血管是否遭受損傷。并在胸廓真正成形之后再查探肋骨內部的血管情況。
對術后的通氣時間、下床時間、疼痛程度和拔管時間進行分析。整體疼痛程度的評分為0~10分。輕度疼痛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無疼痛0分。
觀察組患者在通氣時間、下床時間和拔管時間三個方面都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方式的比較
觀察組的疼痛程度要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嚴重程度比較
多處肋骨骨折相當容易形成創(chuàng)傷性連枷胸。而臨床上的連枷胸合并血氣胸經(jīng)常會引起肝、腎和腦等多處的外傷,從而誘發(fā)急性的呼吸窘迫綜合征,最終引起多器官的功能衰竭。而一般這兩種病癥會造成胸壁的面積大量軟化,甚至出現(xiàn)在雙側存在大面積的肋骨。如果此時沒有用呼吸器進行輔助呼吸的話,患者非常容易因此陷入窒息死亡的情況[2]。
綜上所述,在早期運用環(huán)抱式肋骨固定器的方法進行固定肋骨的骨折部分,對于連枷胸合并血氣胸的治療都有很大的好處。而且這種方法能夠極大地縮短其康復的時間,在治療中的并發(fā)癥也非常少,因此非常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運用。
[1]高勁謀.連枷胸救治的進展與爭議[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1,13(2):187-188.
[2]唐舒舒.電視胸腔鏡下自發(fā)性氣胸手術治療的護理配合[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雜志,2012,19(2):152-253.
R683.1
B
ISSN.2095-6681.2017.27.173.02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