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粉年
[摘 要]對于古詩詞的學習,不僅要了解詩詞的表面意思,還要了解古詩詞的內(nèi)涵特點。在教學中,根據(jù)詩詞的性質(zhì)特點,適度進行背景拓展、主題拓展和發(fā)散式拓展,能夠幫助學生真正走進古詩、理解古詩、深化古詩的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拓展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28-0053-01
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豐富學生知識,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個人素養(yǎng)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jù)詩詞內(nèi)容的特點,整合教學資源,進行適度拓展,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為提升學生古詩詞學習的效果服務。下面筆者主要結(jié)合教學實踐進行闡述。
一、背景拓展促理解
古詩的創(chuàng)作大都與特定的歷史背景或者詩人當時的心情、心境密切相關。在學習這些古詩詞的時候,如果單從詩詞的字面意思來理解,將不利于學生的深刻解讀。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古詩詞的內(nèi)容特點,適當拓展相應的背景資料,以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提升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蘇教版《江雪》這首詩的時候,由于對詩人的背景資料不夠了解,在讀完古詩以后,許多學生對詩人筆下人物的行為不能理解。他們認為,在下雪天出來釣魚本來就不是明智的選擇。在這種情形下,為了促進學生對詩人的了解與認識,筆者向?qū)W生拓展了柳宗元被貶以后的經(jīng)歷。這樣一來,借助背景資料,學生很快就明白了詩人想借此抒發(fā)自己不屈不撓的精神,從而加深了對古詩詞的理解與感受。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根據(jù)古詩詞內(nèi)容的特點,教師主要采取了借助背景資料拓展的教學方法。這樣教學,增強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深度與厚度,使學生與詩人產(chǎn)生了共鳴,推動了他們對古詩詞的學習。
二、主題拓展促深化
不同類別的詩詞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大都不一樣。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古詩詞的主題特點,教給學生基本的學習方法,引領學生把所學知識向深處延伸,從而使學生自學古詩詞的能力得到極大的增長。
如蘇教版《絕句》這首詩,作者主要通過對春天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春天、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之情。在教學這首詩的時候,根據(jù)古詩的特點,教師先采取了詩畫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邊閱讀古詩,邊結(jié)合課文插圖想象一下詩人所描繪的畫面;再引領學生結(jié)合詩意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語文教材中的寫景類古詩還有許多,如《山行》《楓橋夜泊》《小池》等,教師都可以把它們作為引領學生拓展學習的對象,讓學生就寫景類古詩的閱讀方法展開主題式閱讀活動。如此一來,有效深化了閱讀主題,使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走向了深處。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針對寫景類古詩的特點,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引領學生以一首古詩為例,掌握其主要的閱讀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再指導學生舉一反三,學習其他同類的古詩。如此教學,有助于學生真正領悟?qū)懢邦惞旁姷幕咎攸c。
三、發(fā)散式拓展促積累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各種類別的詩詞均有所涉獵,各個詩人的作品在不同學段都有所體現(xiàn)……如此種種,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詩詞寶庫。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詩詞作者或者詩詞類別等方面引領學生進行發(fā)散式拓展,以豐富學生的古詩詞積累,讓學生愛上古詩。
如在教學蘇教版《清平樂·村居》這首詞的時候,鑒于辛棄疾的一生寫過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的緣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采取了一篇帶多篇的拓展性閱讀學習方法,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首先,教師帶領學生誦讀古詩詞,讓學生說說這首詞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從中能讀懂什么。在學生感悟到詩人筆下所展現(xiàn)的農(nóng)村清新秀麗、安靜寧和的田園美好風光以后,教師再話鋒一轉(zhuǎn):“同學們,辛棄疾還寫過許多優(yōu)秀的詩篇,今天老師也準備了一些:《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多媒體展示)。下面請大家自由讀這些作品,并說說你有什么感受?!比绱私虒W,有效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視野,使學生對辛棄疾的認識更進了一層,學習效果顯著。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關于《清平樂·村居》一課的學習,教師主要以辛棄疾的一篇詞作為例,鼓勵學生進行發(fā)散式拓展閱讀。這樣教學,不僅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視野,而且豐富了學生的詩詞積累,為學生愛上古詩詞奠定了基礎。
總之,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只有真正改變傳統(tǒng)“教教材”的教學方式,并根據(jù)學生所學知識的特點,引領他們進行適度拓展,才能把學生引向更為廣闊的藍天,從而構(gòu)建起更加開放、更具活力的古詩詞課堂。教師因需而拓展,就能使學生真正走進詩詞歌賦的王國,獲得美的體驗與感受。
(責編 劉宇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