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21世紀的今天,隨著核心素養(yǎng)時代的到來,歷史教師也應不斷學習、轉(zhuǎn)變教學觀念,使自己的教學思想符合核心素養(yǎng)時代的需要,為此歷史教師應不斷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反思、提升史料解讀分析能力,實現(xiàn)歷史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整合,只有教師專業(yè)技能和綜合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在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學習;反思;史料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提出:“將培育歷史學科素養(yǎng)作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學科教育目標。”可見高中歷史教學不能只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而應該立足于學生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督逃筷P于落實立德樹人意見》中有個詞引人關注:“核心素養(yǎng)體系?!彼?,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越來越成為當今社會關切的問題。那么,在核心素養(yǎng)時代需要怎樣的歷史教師呢?歷史教師自身應具備哪些素質(zhì)和能力呢?下面筆者將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些看法。
一、核心素養(yǎng)時代需要不斷學習創(chuàng)新的歷史教師
歷史教師在教學中的高度和深度是由看書閱讀的廣度和深度決定的,一個老師的閱讀知識面有多寬,他在教育上就能走多遠,教師要不斷從閱讀中吸取知識和智慧,教師如果有豐厚的歷史知識,那么他的課堂一定會很生動,學生一定會愿意學習。博覽群書對歷史教師來說真得很重要。那么作為歷史教師的我們應該怎樣閱讀呢?第一,歷史教師應重視古代歷史朝代細節(jié)書籍的閱讀,這類書往往很生動、有趣,趙利劍老師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多數(shù)凡夫俗子,最初都是因為生動帶路,才得以踏進歷史的殿堂?!北热纭稘h武大帝》《康熙大帝》等書,這類書有故事情節(jié)能夠吸引學生,大部分比較尊重歷史,歷史教師完全可以閱讀,對了解漢朝和清朝以及這兩個朝代為什么會出現(xiàn)光武中興、康乾盛世都有很大的幫助。[1]第二,歷史教師應重視歷史線索性及整體性書籍的閱讀。比如《二十四史》《中華上下五千年》等,這類歷史書能夠體現(xiàn)歷史事件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教師在教學中思路清晰,學生的學習才能思路清晰,閱讀這類書對教師整體把握歷史知識很有幫助。第三,歷史教師應重視一些具有歷史深度、廣度和邏輯分析能力書籍的閱讀。比如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該書材料新、范圍廣,除政治、經(jīng)濟,還涉及軍事、文化等,吸收了世界歷史學研究諸領域的新成就,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感,美國許多大學已把《全球通史》作為大學教材,閱讀這類書籍對教師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是很有幫助的。
二、核心素養(yǎng)時代需要經(jīng)常對教育、教學反思的歷史教師
春秋時期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盵2]強調(diào)學習和思考的重要性,學習和思考相結(jié)合不僅對學生的學習很重要,對于我們老師的教學來說也很重要。教師上完課后要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重難點是否落實、本節(jié)課有哪些亮點與不足等有明確的反思,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反思的途徑有哪些呢?首先,教師要學會自我反思。一節(jié)課下來,哪些地方精彩,哪些地方不足,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自己心里最清楚。其次,教師要走下講臺詢問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看法。只要教師放下師道尊嚴,真誠地讓學生談本節(jié)課的看法,學生也一定會認真地向教師反饋本節(jié)課的亮點與不足,會向教師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比如,我在講完《孔子與老子》一課后找學生談學習本課的感受,學生小張說:“老師,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課容量太大了,將孔子和老子的內(nèi)容分開來講解效果能更好一些?!睂W生小李說:“老師,您有點緊張,把我們都弄緊張了,您要是不緊張,我們就不緊張?!薄瓕W生的評價是多么中肯、到位呀!再次,請同行聽課、評課,也能對我們的教學反思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我在講《工業(yè)革命》公開課試講時,關于“工業(yè)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這一重點問題,同事們給我提的建議是:“不讓教師全部講解,采用翻轉(zhuǎn)課堂的教學形式,讓學生來講解?!苯Y(jié)果正式上課,學生主動探究、生生合作的效果非常好。
三、核心素養(yǎng)時代需要能夠準確把握史料,能夠很好解讀、分析史料的歷史教師
我們都知道歷史教學離不開史料,高中歷史教學更需要提高教師的史料解讀分析能力,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等。那么教師正確把握史料的途徑有哪些呢?第一,認真閱讀歷史書籍,掌握第一手資料。比如閱讀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漢書《食貨志》等對于我們了解各朝代的興衰治國經(jīng)驗以及漢代的重農(nóng)抑商政策等都有很大的幫助。第二,認真閱讀教科書及教參。目前我們教師使用的教材有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等,但無論是哪一版本的教材在介紹歷史事件時都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史料。比如,人教版教材上的史料縱橫、學思之窗;岳麓版教材上正文下面的小字,特別是陰影部分的小字。這些史料都是第一手資料。認真閱讀分析這些史料對于我們認知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大有益處,第三,閱讀歷史專業(yè)期刊也可以提升我們的史料解讀分析能力。比如閱讀《中學歷史教學參考》《文史春秋》等,這些期刊中的課程研究、教學研討、課堂內(nèi)外等欄目不僅包括教學設計,還補充了大量課本之外的史料,對于教師補充教材、提高史料解讀分析能力很有幫助。
總之,核心素養(yǎng)時代需要改變的不僅僅是學生,更需要改變的是我們教師。歷史教師要通過不斷地充電,學習理解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相關理念,更好地實現(xiàn)歷史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整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意識。
參考文獻:
[1]趙利劍.歷史一堂人文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2]故玉敏.讀《論語》學為政[M].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