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燦
【摘要】高中語文文言文習題是學生鞏固掌握課文的重要手段,也是老師上課方向的重要指南。好的課后習題,能夠幫助老師掌握教學方向和了解學生掌握情況。但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人教版的高中文言文課后習題中研究討論的多、練習的少,習題缺乏指導性,不易操作,不能有效地為學生和老師服務。
【關鍵詞】文言文;課后習題;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語文文言文習題能夠幫助學生檢驗學習效果、積累語文素養(yǎng),文言文的學習也可以讓學生了解、繼承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但在實際的文言文教學中發(fā)現(xiàn),課本后的文言文習題研討的多、練習的少。課后練習系統(tǒng)的使用率并不高,很多學生在學習課文后對文言知識的掌握并不是非常熟練,需要一定的練習加以鞏固和提高。但在人教版的高中語文教材中課后習題對于文言基礎知識的練習量過少。如在人教版必修五第五篇課文《滕王閣序》的課后練習中:1.熟讀課文和背誦課文;2.找出課文中駢句寫得好的地方,并仿寫一兩句;3.比較《滕王閣序》和《蘭亭集序》兩篇文章的思想異同,談談你的體會。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課后練習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從整體和語言風格的角度來感受課文,對于學生掌握文言文的內(nèi)容和基礎知識的習題幾乎沒有,并不能有效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文言文中的古今異義字、通假字、文言句式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文言基礎知識,也是學生學習閱讀其他課外文言文的基石。同時也是學生認為文言文中最難掌握的一部分。這篇課文有著大量的古今異義字和通假字,很多學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其中的文言字詞,需要一定量的課后習題來幫助他們鞏固和掌握。但在人教版的課后練習中相關的練習是缺乏的。
新課標要求語文要講究工具性和人文性,但并不是可以忽視語文教材中的工具性的作用,兩者應該相輔相成共同為學生服務。在教學中,文言文的工具性必須相應地被兼顧。文言文的學習不單是讓學生掌握其中蘊含的古代思想,更要通過一篇課文讓學生掌握同類字詞在其他篇目中的應用,掌握思想必須以文言中的字詞為基礎。
人教版高中語文文言文教材中的課后練習題有些缺少指導性,不易操作。有些是在沒有任何指導和依據(jù)的情況下,提出多種多樣的知識和能力要求,缺乏指導性。例如《蘭亭集序》的課后練習一第3小題:“‘一死生為虛誕,齊彭瘍?yōu)橥鞅磉_了作者怎樣的生死觀?”這道題的目的是把作者的生死觀與莊子的觀點進行比較,教材中也沒有給出任何指導,如果學生對莊子的唯心主義哲學一無所知的話,根本無從體會和比較。
國外有些教材做得較好,如德國的母語教材關于“如何寫故事梗概”,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設計:(1)該篇課文的故事梗概習作,“旁邊列出提示與思考”,格式相當于我國傳統(tǒng)教材的旁注;(2)引導比較書面故事梗概和口頭故事梗概的區(qū)別,進一步分析故事梗概;(3)方框列出故事梗概寫作說明;(4)學生習作案例與分析,與“復述故事情節(jié)”作區(qū)別。
可見,國外教材編制者注重練習的指導性,一般用較長的篇幅來介紹方法和過程,分階段、分步驟進行指導。這種指導有效地增強了學生完成任務的興趣和信心。在指導性方面,我們的語文教材練習系統(tǒng)的確是需要完善。
文言文距今時間較久,很多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教材后的課后習題更加需要編寫者提供詳細的指導,使學生了解古代 文化知識,掌握和喜愛古代文化。如在《赤壁賦》的課后練習題4:“中國古代有詩文詞窮而后工的說法,蘇軾正是在貶謫黃州期間創(chuàng)作了大量名篇。如何看待詞窮而后工這種現(xiàn)象?你還能從古代文學家中舉出類似的例子嗎?”從題目中,我們看到學生并不知道什么是詞窮而后工,對蘇軾的詞窮而后工也沒有進行相應的解釋。出題者可以先解釋什么是詞窮而后工,為什么會這樣,再列舉相似的例子。讓學生一步步了解相應的文化常識,使題目具有可操作性。
文言文課后習題的評價目的是為教學服務,對此特級教師陳日亮指出:“經(jīng)過編纂者精心設計的‘練習。編得好,能有效發(fā)揮輔讀作用,當然不能隨意棄置不用,可是它的功能,也僅是幫助教師提煉教材內(nèi)容,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要點。一個有經(jīng)驗的語文老師,他會將‘教教材和‘用教材很好地結合起來,在使用練習上下功夫、顯水平,一般會對練習進行分解、調(diào)整和細化,當然也會自行編制,使之能夠有效地達成他的教學目標?!碑斎灰粋€好的課后練習本,能夠更好地幫助老師教和學生學。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富仁,鄭國民.當代語文教育論爭[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
[3]吳紅云,高中語文新教材課后練習評價[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