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方圓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白骨精”指現(xiàn)代女性白領階級,她們是社會體育參與的引領者,也是全民健身活動的生力軍。研究目的為闡述女性白領體育生活基本特征,從滿足社會體育需求的三個供給主體:政府、企業(yè)、個人進行分析,并對社會體育發(fā)展存在的問題產生思考。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研究發(fā)現(xiàn)白骨精體育反映社會體育發(fā)展中政府公共體育服務管理不完善、企業(yè)忽視職工體育重要性、群眾個人缺乏體育意識的問題。
關鍵詞 女性 白領階層 社會體育 問題思考
一、白骨精體育現(xiàn)代解釋
白骨精不再只是《西游記》中妖嬈的白骨夫人,在現(xiàn)代有另一種解釋,即“白領、骨干、精英”,指那些高學歷、高收入、高層次職業(yè)女性,她們是社會的一股新興力量,身體健康不僅是個人身體好壞,還關系到整個社會發(fā)展。白骨精體育是指都市白領女性參與體育活動、進行體育消費以及感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
二、社會體育闡釋
社會體育又稱群眾體育或大眾體育,是指普通民眾自愿參加的,以強身、健體、娛樂、休閑、社交等為目的,一般不追求達到高水平的運動成績,而是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1]。如今社會體育已經進入全面發(fā)展階段,然而其發(fā)展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三、白骨精體育基本特征
(一)體育消費影響體育參與
健身成為一種新的體育消費理念,一種追求健康與時尚新途徑,這一新理念的受眾首先就是白領階層。擁有穩(wěn)定的高收入是中產階層婦女走進健身俱樂部的直接經濟條件[2]。追求時髦的白骨精熱衷于進口商品、國際品牌,即使是供職于高薪企業(yè)、享受豐厚福利,面對運動賬單也會猶豫,過高的體育消費影響了體育參與的主動性。
(二)企業(yè)不能正常開展職工體育活動
經調查發(fā)現(xiàn)白骨精的健康指數正大幅度下降,工作占用了大量閑暇時間,企業(yè)剝削員工休息時間似乎成了理所當然,造成她們超負荷工作,家庭和事業(yè)的雙重壓力,令她們經常感到疲倦,甚至因為疲勞感到苦惱。大部分企業(yè)沒有職工體育管理機構,沒有專門體育場地和器材,也很少組織員工體育活動。
(三)休閑時間缺乏體育鍛煉
快節(jié)奏的城市生活忙碌不已,過度疲勞成了通病。主流城市白領群體的亞健康比例竟高達76%,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比例極低(不到3%),35至50歲的高收入人群中,其生理年齡超齡趨勢明顯加快,平均超過生理年齡10年左右[3]。休閑時間嚴重缺乏體育鍛煉,究其根本原因是沒有通過運動來增進健康、緩解疲勞,對體育運動重視程度不夠,甚至認為睡眠可以代替鍛煉讓精神恢復。
四、白骨精體育的問題思考
(一)政府公共體育服務管理不完善
健身房是提供各種體育服務為內容的公共體育服務主體,然而在國家政策允許下“誰投資,誰收益”,健身市場不再只為維護公共體育利益而經營?,F(xiàn)階段我國健身行業(yè)蓬勃發(fā)展,商業(yè)健身房不斷涌現(xiàn),商業(yè)化讓體育消費不再單純,伴隨著眾多“隱性消費”,人們害怕受騙而拒絕健身房。本是運動休閑的好去處,卻因缺乏政府完善的管理,導致健身市場混亂。
(二)企業(yè)忽視職工體育重要性
職工體育是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群眾體育中占有較大的比重[4]。《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要求國家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要加強職工體育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職工體育健身活動,實際情況依舊令人堪憂。我國大中型企業(yè)雖然絕大多數都有計劃地安排了體育競賽活動,但頻度并不高,近四分之一的企業(yè)并沒有意識到每天安排例行體育活動的重要性[5]。外資企業(yè)職工體育制度還不完善,企業(yè)主管部門尚未認識到開展職工體育活動對企業(yè)積極作用[6]。企業(yè)未承擔起組織職工體育的責任,為了眼前利益而忽視職工健康。
(三)群眾個人缺乏體育鍛煉意識
縱使客觀上眾多外界因素阻擾,主觀上仍應正視體育鍛煉的積極作用。“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鼓舞青年一代要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運動永遠不止留于形式,更重要的是有積極鍛煉的體育意識。社會體育的主體是人,倘若人民群眾體育意識淡薄,全民健身戰(zhàn)略的實施便無從談起。
五、結語
“白骨精體育”涵蓋了婦女體育、職工體育、青年體育的特征,通過其基本特征透視社會體育發(fā)展中政府公共體育服務管理不完善、企業(yè)忽視職工體育重要性、群眾個人缺乏體育意識的問題。社會體育全面的發(fā)展關系到國家、民族的興盛,在社會體育全面發(fā)展階段的今天,應重視不同群體的體育參與的研究,從中發(fā)現(xiàn)更多問題。本文分析以小見大,尚不能面面俱到,愿能給研究社會體育發(fā)展的學者些許思考。
參考文獻:
[1] 體育概論編寫組.體育概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3.60.
[2] 熊歡.中國城市中產階層婦女的體育參與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08:1042-1044.
[3] 《2009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白皮書[EB/OL].[2012-12-08].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207/17197067845.shtml.
[4] 劉亮.我國體育公共服務的概念溯源與再認識[J].體育學刊.2011.18(3):34-40.
[5] 劉志敏,於振朋.我國大中型企業(yè)職工體育的現(xiàn)狀分析[J].體育與科學.2007.02:53-56.
[6] 崔云霞.蘇州市外資企業(yè)職工體育管理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8.04: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