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亞娜++孫曉春+++段志雁
摘要: 目前,雙語教學正在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熱點,越來越多的地區(qū)和學校已經實施或者準備實施雙語教學。就全球范圍而言,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雙語教育的歷史源遠流長,如加拿大、美國、新加坡、芬蘭、瑞士、德國和我國的香港澳門等。因此,本文在分析了中外高校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特點的基礎上,對國內外雙語教學的相同點和差異進行了比較分析,希望能為我國高校進行高質量的雙語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Abstract: At present, dual-language teaching has become a popular point for our education reformation. More and more universities have been operated dual-language teaching or will adopt it soon. In the world, there is a long history for dual-language teaching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such as Canada, America, Singapore, Finland, Swiss, Germany, Hongkong, and Marco. Therefo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from dual-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a comparison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dual-language teaching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hope to be references and experiences for our high quality dual-language teaching.
關鍵詞: 雙語教學;比較分析;高校
Key words: dual-language teaching;comparison analysis;universities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6-0258-02
0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我國和世界的距離正在逐漸縮小,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加上當前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留學生出口地,越來越多的高校本科生選擇出國留學學習碩士課程,基于此,高校通過開展雙語教學不僅能夠傳授給學生相關的專業(yè)知識,還能夠為學生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因此,本文在分析了我國高校和國外高校雙語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對中外高校的雙語教學進行了比較分析。
1 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與問題分析
為提高高校的外語教學質量,培養(yǎng)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人才,我國高校做出了新的嘗試,即開展雙語教學管理。雙語教育管理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管理模式,它將外語和學科教學結合起來,重新審視了我國高校外語教學目的、學習基礎和認知發(fā)展。然而在具體的高校實施雙語教學管理的過程中,由于我國高校在這方面起步較晚,再加上缺乏有力的理論和科研支撐,在初級階段很容易出現(xiàn)各類問題,影響到雙語教學管理效果。具體來說,當前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管理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1 雙語教學課程設置不盡合理
1.1.1 課程開設具有隨意性
盡管目前從表面上看很多高校都開展了雙語教學管理,但是多數(shù)高校開展的雙語教學管理都流于形式,只是在濫竽充數(shù),并不是真正地在開展和實施雙語教學。甚至部分高校還存在為了提高本校的招生率和影響力,想當然地推出“雙語教學”的牌子,只是為了提高自身身價的一個噱頭或者一個手段。并且,隨著國人對雙語教學認知的逐漸加深,我國高校本科教育已經將是否實現(xiàn)了雙語教學定為了評估其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在評估的壓力下,很多高校開始盲目地開設雙語教學,忽視了自身的實際情況。在設置雙語教學課程時沒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盲目的設置雙語教學課程,不僅無法充分將雙語教學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還會影響到本來的教學質量,如此對師生、學校及整個社會都是無意義的。高校應充分意識到雙語教學的重要性,積極開展雙語教學課程,但同時應該意識到雙語教學并不適應于所有學科,應結合不同學科實際情況合理開展雙語教學。
1.1.2 開設時間具有隨意性
對某些高校來說,雙語教學中不僅存在課程設計具有隨意性的問題,還存在開設時間具有隨意性的問題。很多高校沒有設立專門的雙語教學管理部門,設立了雙語教學管理部門的高校也存在失職的現(xiàn)象,包括未良好地履行自身的職責,對雙語教學課程開設的時間進行必要的調查研究,也忽視了雙語教學課程和其它課程之間的銜接性和連貫性。使得部分高校將雙語教學課程安排在大學一年級,這顯然是十分不合理的,因為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對自身所學專業(yè)的理解還是一知半解,再加上英語水平的限制,若在這個階段開設雙語教學,只會給一年級學生帶來沉重的負擔,不僅體現(xiàn)不出雙語教學的優(yōu)勢,還會讓學生感到焦慮,甚至失去對雙語課程的興趣。
1.2 缺乏高質量的雙語師資隊伍
1.2.1 高校雙語教師的數(shù)量不足
對于雙語教學來說,雙語教師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是高校雙語教學的主力軍,更是雙語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不僅是雙語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的創(chuàng)建者,也是高校雙語知識傳播及雙語人才培養(yǎng)的主體。可以說,高校雙語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校雙語教師,但現(xiàn)狀是多數(shù)高校都存在雙語教學嚴重缺乏的問題。endprint
1.2.2 高校雙語教師的知識結構不平衡
要想良好地推動雙語教學,高校雙語教師是關鍵因素,雙語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雙語教師業(yè)務素質的高低。高校雙語教學要求雙語教師不僅要具備牢固的外語功底,還應該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但現(xiàn)實是多數(shù)高校的雙語教師都存在知識結構不平衡的問題,或外語功底不夠牢固,或是專業(yè)知識不夠扎實,兩者兼?zhèn)涞碾p語教師少之又少。
1.2.3 缺乏完備的雙語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由于我國的高校雙語教學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建立完善的雙語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依然沿用的是單語教學質量評價監(jiān)控制度,包括教學監(jiān)督制度、教學聽課制度、教學檢查制度等,專門的雙語教學質量評價監(jiān)控制度還未建立,與之相關的配套制度更是無從談起,比如院系雙語教學評估制度、雙語教學信息員制度、雙語教學學生評教制度等。事實上即使這些制度都建立了,真正具備執(zhí)行力的高校也是寥寥無幾。
2 國外高校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及優(yōu)勢分析
國外殖民地國家是最早實行雙語教學的國家,因為雙語教學對于殖民國家來說是一種有效地殖民地種族同化的手段。國外的雙語教學模式較為常見的有沉浸式、過渡式、保持式、暗示式、任務式等五種,本文重點分析其中前三種,因為后兩者是前三種的變通。
2.1 沉浸式雙語教學模式
即學校完全使用一種非學生母語的第二語言進行各學科教學的模式。在教學中強調完全非母語教學,學生們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學習以外語為媒介的各專業(yè)課程,還能夠在社會及家庭中受到外語的熏陶。該模式常見于雙語并重的國家和地區(qū),比如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該模式的優(yōu)勢是幾乎不存在誤譯和語言轉換可能帶來的信息失真,能夠幫助學生更準確地掌握相關的學科原理知識,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課程內容。
2.2 過渡式雙語教學模式
即學生進入學校以后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使用母語,然后逐漸轉變?yōu)橹皇褂玫诙Z言進行教學的方式。剛入校時全部或者部分科目使用母語教學,在學生逐漸適應大學節(jié)奏的過程中慢慢減低母語的使用比例,增加目標語的使用比例,至少所有的科目都采用目標語教學,在美國這種模式最為常見。該模式的優(yōu)勢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們更容易接受和適應。但該模式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同化移民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向沉浸式過渡。
2.3 保持式雙語教學模式
即學生剛入校時各門課程使用母語教學,以后逐漸使用第二語言進行部分課程教學,其他課程仍使用母語教學的模式。其目的是在提升學生目標語的同時,也不丟失母語能力,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兩種語言交流。該模式平衡了母語和目標語之間的關系,認為兩者同樣重要。但該模式要求學生具備較好的外語能力,外語環(huán)境也較好。
3 國內外雙語教學模式的相同點及不同點
3.1 國內外雙語教學模式的相同點
通過分析國內外現(xiàn)有雙語教學模式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存在許多相同點,具體表現(xiàn)如下:
3.1.1 學生有機會接觸純外語式教學模式
國內雙語教學的最高階段是全英式雙語教學模式,主張將外語定為授課的唯一語言;國外保持式雙語教學模式、過渡式雙語教學模式和沉浸式雙語教學模式,也都主張在課堂上外語為唯一的授課語言。
3.1.2 學生有機會接觸兩種語言
國內的多種模式都讓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接觸漢語和英語兩種教學語言學習雙語課程學科內容,比如翻譯式雙語教學模式、中文主導式模式、英文主導式模式等。國外的保持式雙語教學模式和過渡式雙語教學模式亦是如此,也是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兩種語言,可以用兩種語言學習雙語課程內容。
3.1.3 關注的重點相同
關注的重點都是語言使用比例問題,即語言選擇模式。國內的雙語教學模式關注的是漢語和外語的使用比例問題及使用時機的問題。而國外雙語教育模式中保持式和過渡式也關注的是語言的使用比例問題。
3.2 國內外雙語教學模式的不同點
3.2.1 設計的側重點不同
國內雙語教學模式主要針對的是某一具體的課程來說的,是一門課程中外語與中文的使用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教學模式;國外雙語教學模式是從全校學生雙語教學的整體出發(fā),主要指的是雙語課程、外文語言在整個課程和整體語言中的比例,依據不同的比例及目的劃分為不同模式。
3.2.2 設計的目標不同
國外雙語教學模式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目標語,從而同化移民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國內雙語教學模式的目標是讓學生多掌握一門語言,成為優(yōu)秀的雙語人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及社會競爭力。
3.2.3 實施的效果不同
國外雙語教學模式由于起步較早,至今已經發(fā)展較為成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我國的雙語教學模式還處于發(fā)展探索階段,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構建適合國情和校情的雙語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楊秀萍,李向珍,明月.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構建與探索——以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為例[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
[2]李桂山,馮晨昱.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雙語教學模式的建構——以天津理工大學國際工商學院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01).
[3]方春生,付曉春.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0(10).
[4]崔艷春.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下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34).
[5]鄭大湖,戴偉華.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研究十年:回顧與展望[J].外語界,2013(2):1-4.
[6]倪哲.江蘇省地方高校雙語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J].西南大學,2015:32-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