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群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071-01
每當我們在談論新理念、新課改時,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考試成績怎么辦呢?這樣能考到分嗎?其實,無論怎樣改革,只要把握一個根本不動搖,就與語文成績不沖突。那就是,把語言的感悟、品味、積累、運用,放在首位,把探究、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看作是語文課堂的基本任務,把讀寫扎扎實實落到實處!
對于課文,須感受文本特點。
1.對于課堂,須以情感人
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語感能力。"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是課堂教學和評價的重要內容。這其中感悟能力是關鍵。積累、熏陶是由外而內的儲存、加工過程,語感培養(yǎng)則是通過情緒的感觸而產(chǎn)生感慨,或通過形象、思想的感受而引發(fā)感想,或通過生活的體驗而激發(fā)共鳴。
關于課外,須輔之以閱讀。語文學習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在我們的班級里總有幾個寫作文很厲害的人,并且這類人往往有一些共同特點,就是有思想,有個性,善表達,口才好,學識淵博,當然,語文成績都很好。而他們擁有這一大串共同特點的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讀書多。就語文學習而言,讀書能夠全方位地提升一個人的語文水平。即使到初三學業(yè)相對繁重,我也建議語文和英語學科保持適當?shù)拈喿x量,因為閱讀能讓人熟悉該語言的思維,保持一種語言狀態(tài),這是和題感一樣玄之又玄的東西。閱讀還能帶來更多的好處,譬如詞匯量、語感、思想深度等等。這些都是軟實力,光靠課堂教學,是遠遠達不到的!
而與語言狀態(tài)相比,語文學習并不太強調題感,這就是我所說的不刷題的理由。只要語文素養(yǎng)扎實,就能奠定不錯的成績基礎,即語文素養(yǎng)是分數(shù)的基準線,而答題方法只能是使分數(shù)在基準線上下浮動而已。
這些上下浮動的分數(shù)完全是可控的!
適量做題。相信很多老師都對同學們說過,做題不在量多,而在于做精,每做一道題都要把它弄懂、弄透,讓每道題都有價值,做完每道題都有相應的收獲。如果這句話能激起孩子強烈的認同感,掌握它就能夠大大提升學習成績。
我認為,做題對于成績的影響,主要在于能讓人在看到題目之后,更準確地理解出題人想要考察的知識與能力,以及我們應當怎樣作答。通過做題,我們能夠熟悉不同的考點與考法、不同的設問方式與考察形式。同時,讓人建立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思維流程與答題習慣并不斷強化。
如果仍是覺得抽象,那么再舉個例子。當你看到"這句話有什么作用"這樣的問題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有經(jīng)驗的答題者通常會先做出判斷,這是一道語句作用題,并能夠將之與"請簡單說說這樣寫的作用"等問題區(qū)分開。接下來開始梳理答題思路,譬如作用分為內容與結構兩方面,這兩方面的作用又分別有哪些,其中符合本題的有哪些。思考清楚之后開始答題,答題時注意語言規(guī)范,即內容與作用分開來寫,每部分都要分條列舉。
所以,適量做題,通過反思、總結、對比,就能形成答題流程,養(yǎng)成正確的思維習慣,將做過的題目轉化為知識網(wǎng)絡。當然盡量精做高質量的題,尤其應當研究中考題。
每一次的試卷一定要精講,告訴學生,做題最重要的步驟不是在空白處寫出你的解答,而是將你的答案和標準答案比對的過程。別忘了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的答案和標準答案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哪些點是多余的、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我第一次做時沒有想到的? 這道題的題干有什么特征或關鍵詞?題干與答案的對應關系如何?解答這種題的一般思路與切入角度是什么?
拿下古詩文 古詩文,包括背誦默寫、詩詞賞析和文言文閱讀。背誦默寫的復習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明確目標,中考涉及到的古詩文全部要熟練背誦;第二步,默寫過關,會背并不等于會寫,因此還要將所有考查范圍內的古詩文默寫一遍,將易錯字重點標記;兩輪下來,古詩文默寫這沉甸甸的10分應該可以手到擒來。
文言文閱讀,首先要將考查范圍內的文言文逐篇復習,熟練掌握文中的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以及重點句子的翻譯;然后進行縱向復習,將常見虛詞"之""以""其""乎"集中起來分專項復習,對實詞的一詞多義也進行專項復習。經(jīng)過這樣的梳理之后,文言文閱讀中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句子翻譯"這三項基本可以穩(wěn)操勝券了。
拿下了中考語文試卷上的古詩文,你就穩(wěn)穩(wěn)地拿到了25分。這可是整張試卷分值的1/6。
2.關于作文,功在平時
熱愛生活,你就會關注生活、觀察生活,你的素材庫中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熱愛閱讀,你就會積累語言、積累思想,你的表達和立意必定勝人一籌。從七年級時,我就明確告訴學生,周記就是大作文,每個同學須認真對待。而且每個同學記著,你每個學期,至少有兩篇周記或大作文在班級發(fā)表過。在這個基礎上,到九年級時,教學生一個小技巧:把自己八、九年級的周記、課堂作文、考場作文整理成冊,擇優(yōu)、按專題裝訂起來,精心修改以備中考之用,考場上如果碰見可以套用的題目,把自己精心修改過的平時作文直接搬上去,豈不是寫得又快又好而又獨具特色。如果平時作文老師給了你40分,那么這篇經(jīng)過修改的中考作文得個38分應該不困難。
3.總結
語文素養(yǎng)是內因,是實力的基礎;而答題方法作為外因,決定了你能發(fā)揮出幾成實力。在擁有一定語文素養(yǎng)的前提之下,適當做題可以有效地提升語文成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