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祺
【摘要】《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讀”是任何語言教學中任何階段都需包含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階段對英語學科“讀”的教學須給予更多的關注。而在新課程標準的改革下,小學英語教育則更加注重了學生對語言的掌握能力,不光要求學生會運用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口語表達清楚。
【關鍵詞】“應試教育” 存在問題 解決之道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111-01
一、小學英語中的“應試教育”
“應試”就是“應付”教育與社會生活中各種必要的考試?!皯嚱逃笔俏▊魇诘慕逃囵B(yǎng)的是知識型人才。在“應試教育”下的英語教學,教師以灌輸式的方法落實英語教學的目標,照本宣科式的教學采用機械式的背、讀方式記憶單詞、詞組及句型,單純地把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英語水平的標準,而忽略了課上表演、師生會話、聽力練習、指導閱讀等有效提高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手段,將傳授知識和灌輸知識變成了同義詞。
二、主要存在問題
1.啞巴英語,即書面英語能力完全達到小學生應掌握的程度,但是口語表達十分薄弱。孩子們能夠理解,但卻不能正確運用到實際生活,就會形成新聞聯(lián)播式的生硬的生澀的書面語言形式,缺少口語應有的靈活。
2.中國式英語(Chinglish),即在中文語法基礎上說英語(即按照中文語言順序說英語),同時夾雜著濃郁的中式口音、音調(diào)。例如在譯林版4A Unit1 I like dogs這一單元中進行“I like…我喜歡……”的拓展句“I like…very much.我非常喜歡……。”的拓展時,有人想要表達 “I like dogs very much.”(我非常喜歡狗。)卻說成了“I very like dogs.”因為英文very much和very都可以表示“很,十分,非常”的意思 。所以孩子們往往采用中文翻譯的慣性思維把“非常喜歡”說成“very like”而不是“l(fā)ike…very much”。
三、解決之道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崩首x是學習語言的根基,是文本和閱讀中的橋梁,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針對解決“啞巴英語”或“中式英語”這一英語學習問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即使用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進行口語交際)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任務。
1.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氛圍
學習英語,尤其是英語口語必須得實際應用,說多了才會,所以學習環(huán)境很重要。教師必須在有限的40分鐘教學時間內(nèi)創(chuàng)設更多的語言情境讓孩子們勇敢開口說。例如在譯林版4A Unit6 At the snack bar和 Unit7 How much這兩單元中要求學生掌握買東西用語,學完后我便將班級布置成一個supermarket(超市),讓孩子們能夠身臨其境,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在真實的場景中更好的運用句型,我采用的是“role-play”的角色扮演方式,一人扮演shop assistant(售貨員)一人或兩人扮演shopper(購物者)來使用英語句型進行“買賣”交流。
2.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新版小學英語教科書的教學目標則更加注重學生的朗讀指導,也就是說在掌握知識的前提下,學生的口語訓練則成了重中之重。相比較之前枯燥機械式的做題,學生們在學習新教材時投入了更多的興趣和積極性。書本中每個人物都有他可愛頑皮的與眾不同的語音語調(diào),在課堂朗讀時在獎勵、競爭機制的前提下要求學生模仿他們的語音語調(diào),孩子們體現(xiàn)出更多的參與性。
3.加強讀的訓練以提高語感
學習語言的基礎是培養(yǎng)語感。語感即是一種對語言對象形成正確判斷和感悟的能力,是感性情態(tài)下蘊含著邏輯因素的感性和理性相融合的意會能力,是一個人學習英語的素質(zhì)中心。語感是學習文字的基礎,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進行培養(yǎng)形成的,并且是在以人文本的語言實踐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
4.注重西方母語國家文化輸入
《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jīng)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p>
通過從“聽、說、讀”的口語訓練,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語感,以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真正將英語“閱”(理解)和“讀”結合起來,靈活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日常表達,改變現(xiàn)階段教學中各種啞巴英語、應試英語教育的現(xiàn)狀,更加符合現(xiàn)代化發(fā)展過程中的對素質(zhì)教育的需求,使得中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能培養(yǎng)出既有英語扎實功底的書寫能手,又掌握了豐富表達方式的“演說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