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靜雯
建構(gòu)“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
常靜雯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級教學模式都在進行著革新,其中,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是改革的重要部分。革新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和學生學習英語效果的提升是關(guān)鍵的研究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旨在有效提高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本文對“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進行了分析探討。
高職英語 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模式
目前,我國很多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仍舊是“以教師為中心”,具體來講就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課;教師問問題,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作出示范,學生模仿。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自然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隨著教學體制改革的深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因而提倡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以學生為中心”構(gòu)建英語教學模式,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主要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中心而教師指導是前提,也就是注重學生是學習得主體,而教師只是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高職學生有充分的機會自主學習,取得更好地學習效果。
“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教學模式,具體來講即:進行大量的英語詞匯積累,進行足夠的英語聽說讀寫練習,進行豐富多彩的英語實踐活動,達到獲得大容量的英語知識的目的,并且將英語的理論知識轉(zhuǎn)化為學生的實際英語技能。所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師應該注重給學生提供機參加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多學多集多練,在實際情況中可以熟練運用英語知識;提供多渠道進行學習,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模式側(c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考試能力[1]。另外,除了開設(shè)英語課程,學校還應該結(jié)合學生的不同需求,開設(shè)各種選修科目,組織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比如,英文電影賞析、英語角等,讓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進而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隨著信息科學技術(shù)的高速發(fā)展,在教學中也應該積極引入現(xiàn)代新興技術(shù),比如,多媒體設(shè)備、投影儀以及錄像等,讓學生在直觀中理解知識,促進知識的有效傳遞,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傳統(tǒng)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采取的教學方法很單一,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講授生詞、語法、課文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以及句型,很少和學生產(chǎn)生交流活動,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語言知識,進而整個英語課堂氛圍顯得枯燥乏味,刻板單調(diào)。此外,一般來說,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chǔ)知識都比較差,英語學習能力普遍較弱,再者,高職院校的管理相比中學的管理要松散,學生有很多的自由活動時間,因而,學生很容易放松學習,而且學習過程中缺乏英語學習的成就感,正因如此,高職學生對英語課堂學習沒有較強的興趣,久而久之,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這是高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急需改變的問題之一。
近些年來,高職院校的招生人數(shù)約來多,而教學資源沒有跟上,很多英語課堂教學只能進行大班學習方式,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管理難度加大,為了順利完成教學活動,更多地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英語實踐活動大大減少。此外,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大部分學生能夠聽懂課程,講授的時候運用的都是中文,這樣減少了英語聽力訓練。
由中學進入高職院校之后,很多學生對新的環(huán)境和教學模式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而有些學生依舊采取中學時期的英語學習方法,想通過死記硬背或者大量做題的學習方法進行高職英語的學習,導致英語學習效果不佳。同時,在高職學校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中,學生很少會獨立完成作業(yè),更別說應用英語交流,從而英語學習效果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定程度上來說,是高職英語教師沒有盡到指導責任。
建構(gòu)“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首先需要教師改變教學觀念,要認清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扮演的角色和發(fā)揮的作用。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下,第一,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合作者。知識的教和學是需要交流互動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英語教師還是沒有做到這點,很多時候因為要教授英語知識,而忽視了引導工作,這也是無法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原因,教師應該積極讓學生掌控英語課的節(jié)奏,多在課堂教學中提供交流互動的機會,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學習英語知識,鍛煉英語應用水平,從而提升英語教學效果。第二,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并不是完全摒棄教師的教學作用,而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作好引導者的作用,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并且注意觀察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表現(xiàn),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并且?guī)椭浣鉀Q,這樣才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課堂教學的鼓勵者。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機械性,導致很多學生十分抵觸英語學習,加上眾多英語考試,讓學生找不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和價值,甚至有些學生不喜歡英語教師而討厭這門課。因而,教學模式更需要轉(zhuǎn)變?yōu)椤耙詫W生為中心”,讓教學活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教師作為合作者和組織者,在學生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鼓勵學生,給學生提供發(fā)表自身觀點的機會,積極組織課題辯論,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基于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教師應該多鼓勵他們發(fā)言,可以讓他們成立學習探究小組,互幫互助,給予鼓勵性和發(fā)展性評價,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2]。
由于信息技術(shù)的高速發(fā)展,很多高校都在教學中引入了網(wǎng)絡技術(shù),其中,應用最廣泛的就是多媒體技術(shù)。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課堂氛圍更加生動活躍。比如,教師可以把課本中的習題以任務的形式通過網(wǎng)絡布置給學生,學生自由下載,完成后再通過網(wǎng)絡遞交作業(yè);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查找相關(guān)的資料,在課堂教學中以視頻、圖像等方式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重難點。再比如,在英語詞匯學習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在愛詞霸英語網(wǎng)站上進行單詞連連看的游戲,游戲時間不超過10分鐘,這樣學生在游戲中積累了英語詞匯。另外,教師還可以建立師生聊天室,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聊天室請教教師和同學,從而及時解決英語學習中的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生的學習才會更有效。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shè)計口語訓練活動,盡可能模擬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達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目的。創(chuàng)設(shè)的時候,要注意難度漸變,由易而難,比如,從最基本的見面打招呼、道歉以及市場購物等生活場景開始,之后再加大難度,比如,設(shè)置聚會、用餐等復雜的場景,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學活動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高職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和渴望表現(xiàn)的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特點,構(gòu)建活動型的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英語知識?;顒有驼n堂主要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設(shè)置各種各樣的活動,積極引導全體學生參加,學生快樂學習。比如,在上課之前,教師布置合理的情境表演任務,學生可以自由分組排練,然后在上課的時候在同學面前表演出來。通過表演式的課堂活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調(diào)動了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帶有目標感和任務感學習,進而提升教學質(zhì)量。此外,一般學生都比較愛玩,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采用游戲的教學方式,比如,你說我猜的游戲,課文復述接力的游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心。
總而言之,建構(gòu)“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實際需求,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應用多種信息科學技術(shù)和情境教學,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
[1]龔聞芳.建構(gòu)主義背景下基于學生認知風格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7(01):43~47.
[2]陳靜.建構(gòu)“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課堂[J].廈門城市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01):66~69.
無錫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常靜雯(1980-),女,江蘇無錫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法及相關(guān)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