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興蘭
【摘 要】目前,就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來看,若要想讓小學音樂教學得以順利進行,那么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生活化的小學音樂教學得以順利實施后,不僅可以讓教學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還能讓學生更好地從生活的細微之處去發(fā)現(xiàn)和感受美。
【關鍵詞】小學音樂 生活化 教學原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062
生活是藝術發(fā)源的“根據(jù)地”,而藝術的存在和發(fā)展也無法離開生活。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若教師只是單純的向學生傳授音樂教材中的知識,那么學生所接受到的知識信息是極為有限的,且由于教學未能有效的聯(lián)系生活實際,故教學的整體內容也是會顯得有些空洞乏味。若教師在教學中合理考慮了生活化的教學因素,那么會令學生更為真實的感受到音樂在生活中的存在,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去對音樂進行感受,進而學生才會為音樂的魅力所傾倒。
一、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及重要性
音樂是一種生活的藝術化表現(xiàn)形式,我們只要足夠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發(fā)現(xiàn)音樂的存在,如清晨在樹梢婉轉鳴唱的鳥兒,盛夏之夜里打破靜謐的蟋蟀,山間汩汩而下的叮咚溪水,微風撫過森林時的沙沙作響,這些都是大自然在不經(jīng)意間奏響的樂章。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只要把這些屬于生活的動聽聲音引入到課堂之中,就能使原本抽象存在的音樂得以更為形象的呈現(xiàn),讓學生就著這些具體存在于生活中的自然之聲來對音樂進行更為深入細致的理解,或向教師請教理解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或自行通過各種資料查詢來輔助理解,隨后再對這些生活化音樂的理解進行暢談,將自己對于生活化音樂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這樣學生對于音樂的感悟能力和審美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培養(yǎng)。
小學音樂的主要教學目的十分簡單,就是要讓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得以有效提高,以便更好地去對音樂進行理解和感悟。音樂將生活進行了藝術化的表現(xiàn),音樂產生于人們對生活的藝術化深化,音樂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所以,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除了采取各種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外,還需要對適當?shù)牟扇∩罨慕虒W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音樂、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特別是就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對未知充滿好奇的年齡,對于外界事物有著極為敏銳的感知能力,而思維方式又趨向于具體形象,故教師進行生活化教學恰好符合了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可以令學生漸漸學會用音樂來表現(xiàn)內心的真實,讓學生的情感世界開始得到進一步的升華,使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得到切實有效的提高。
二、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則
為使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得以順利實施,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有所注意,特別是要把握好具體教學中所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的教學原則,以此來令教學在一定的約束下得到更好地發(fā)展。
(一)寓教于樂教學原則
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生活化教學時,需要特別注意寓教于樂的基本教學原則,以便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令學生在不知不覺間被音樂的力量所感化,使學生從知識能力到思想品德方面均得到有效的引導。具體而言,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在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傳授時,不能僅憑教材來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而是要將生活案例或生活素材運用到教學之中,以此來創(chuàng)設出融合了日常生活情境的課堂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同時獲得豐富的音樂知識,令學生能夠更好地去感受音樂,使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這樣有助于教學效果的進一步增強。例如,教師可以將一些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shù)母枨鷼w結攏來,設計一個“猜歌名”的活動,讓學生能在游戲中學到音樂知識,令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被喚醒起來,此時小學音樂教學的效率才會變得更高。
(二)情感體驗教學原則
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去感受音樂,教師要學會利用日常生活中實際存在的情景和素材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引導或啟發(fā),以此來讓學生借由生活來同音樂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能夠漸漸的培養(yǎng)起音樂學習的興趣。正是這樣,為了讓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實施得更為徹底,有必要對情感體驗的教學原則予以堅持。因此,在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以生活作為教學的切入點,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對音樂進行學習,從而進一步發(fā)掘出生活中的音樂之美,借此來完成對學生的審美情感培養(yǎng);另一方面,教師要在課堂上引入大量的生活案例和生活素材,以便讓學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有效的積極培養(yǎng),從而喚醒學生內心深處所潛藏的音樂潛能,使學生學會更好地使用音樂來將自己的思想情感予以表達。除此之外,在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中,當音樂對學生知識方面的教育作用得到有效發(fā)揮之后,還應當進一步挖掘音樂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作用,讓學生能夠得到更為全面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和成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三、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注意事項
隨著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的不斷深入,大量的生活案例和生活元素涌入到了課堂之上,對學生的認知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為使教學的有效性得以保證,教師有必要對生活化的程度和過程進行合理調控,切勿對生活化進行過度追求,若小學音樂教師對生活化教學方式進行過度的使用,那么就會使教學本末倒置,此時的生活化反而會成為學生學習進步的阻礙。因此,就一般的小學音樂教學而言,教師在進行生活化教學的時候,要做到將教材吃透,在不破壞教材內容原有結構的前提下,來按需求引入生活案例和生活元素,為教學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使生活化成為推動教學發(fā)展的有生力量,這樣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才能變得更為順利。
總體而言,在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巧妙的將生活穿插到音樂教學之中,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音樂之美,再通過對音樂來進一步促進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此喚醒學生心中對生活熱愛的情感,從而讓學生開始獲得對美的感受能力。正是如此,音樂和生活交織在一起,讓藝術能夠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之中,為學生埋下一顆美的種子,隨著學生的不斷成長而最終綻放出絢爛的花朵。
參考文獻
[1]陳飛.用心聆聽感悟鑒賞音樂以情演唱傳達個人共鳴——小學音樂教學淺談[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5):90.
[2]謝征.建構主義的教學觀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啟示[J].教育探索,2010(7):51-52.
[3]劉靜.品嘗生活中音樂的味道——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探索[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9):163-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