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勁輝
摘 要:“圖形與幾何”作為數(shù)學課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起到了對后續(xù)進行幾何學研究和學習進行奠基的作用,其作為數(shù)學課程的一環(huán),有著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教師在教授“圖形與幾何”的過程中,要注意運用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避開傳統(tǒng)教育中存在的缺點。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圖形與幾何 教學方法
引 文
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幾何學作為重要的一環(huán),不僅在學術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皥D形與幾何”作為小學數(shù)學的重點之一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圖形與幾何”的教學目的
“圖形與幾何”是小學數(shù)學重點的四部分之一?!皥D形與幾何”的學習對于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與邏輯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上有著關鍵的奠基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直覺和幾何直覺。隨著學生年紀的增長,逐步在課程中加入符號和演算等更加抽象的課程,學生在通過操作、觀察、推理等手段學習和認識簡單幾何體;通過觀察物體、制作模型、設計圖案等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能夠根據(jù)想象畫出幾何圖案,對幾何圖形的三視圖與展開圖之間進行轉(zhuǎn)化;能夠做出物體的立體模型或圖案;能夠描述幾何圖形的運動或變化,能夠準確描述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能夠運用圖形說明問題,進行直觀式的思考等[1]。
二、傳統(tǒng)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的不明確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們在教授學生幾何學時,總是注重讓學生了解題目的計算方式,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地套公式,對課程的理解淺嘗輒止,將對課程的理解寄希望于初中教師,希望初中教師能對課程原理進行明確的講解。其教學過程過于枯燥,通過灌輸式的教學手段來向?qū)W生講授重點知識,對教學的重點抓得不準,往往造成有些課程的含糊不清。
(二)教學方式落后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還是在講授終點之后利用大量習題使學生了解解題模式,生搬硬套,學生雖然了解做題的思路,但是卻不了解原理,對后續(xù)的知識理解造成了困擾,也出現(xiàn)了“上課彎腰撿了個筆,之后課就完全聽不懂了”這種看起來像是笑話一樣的問題。由于教師講課的含糊與對刨根問底的學生的斥責,使學生對數(shù)學產(chǎn)生厭煩心理,產(chǎn)生抵觸情緒和厭學心理[2]?;蛘咭惶谜n40分鐘,學生們?nèi)伎嚲o了神經(jīng)聽老師講課,然而由于小學生的天性使然,超過20分鐘的精神集中后便會出現(xiàn)精神渙散的情況,一味地接收新知識,也會使學生們對知識的消化速度跟不上吸收速度,使知識積壓,造成教師上課的效率極端低下。
三、“圖形與幾何”的有效教學方法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法
為使課堂生動活躍,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引進多媒體教學手法。
所謂多媒體教學手法,是將多媒體設備的使用融入教學手段之中,利用電腦、放映機、掛圖和視頻課件等多媒體設備的生動和多彩等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現(xiàn)有的或自己編制的教學課件進行課程教學運用動畫等方式對課程進行分析講解,運用圖像、文字等方式列出課程所需要知識點。在吸引學生的同時,讓學生在玩中學,達到潛移默化的教學作用。
例:在學習“圖形與變換”的過程中運用課件來演示圖形的變化過程,運用動畫小短片的形式,將圖形擬人化,用講故事的口吻來講述圖形的平移和旋轉(zhuǎn),用豐富多彩的例子來吸引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件上,通過課件進行間接的學習。在學習了有趣的課件之后,學生們在課后也在談論上課時看過的動畫片,在課下津津有味地談論著課上看過的動畫片時也同時復習了課上所學的知識點。在玩耍的時候模仿動畫片中人物對知識點進行記憶,達到深刻記憶知識點的目的。
(二)以生本理念進行教學
生本理念,是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生本教學理念之中,注重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教師在課堂上作為引導者的一種教學方式。在生本理念之中,要求教師不對學生進行管束,在教師介紹完課程的重點之后,通過學生自己進行討論,以達到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課程融會貫通的目的。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分組的過程中,還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在學生在講臺上匯報學習成果的時候,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與應變能力。生本理念可以說是一種能夠完美應用于“圖形與幾何”的一種教學模式。
例:在學習“角”時,老師僅需要花費10分鐘左右對角的知識點進行重點的介紹,通過挑出幾個已經(jīng)聽懂問題內(nèi)容且受到大家信服的學生作為組長進行分組討論“角的大小和角的角度到底有什么關系”這個問題進行為期20分鐘的討論,在20分鐘里,老師對學生們根據(jù)自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而提出的疑問進行引導式的回答,并制止試圖開小差的學生。在20分鐘之后,學生們排出一個代表全組的組員上講臺上發(fā)表組里進行討論后的結果,最終由教師來揭曉答案,并將哪個組得出的結果的優(yōu)劣,推論的過程,進行總結,對做得好的組進行鼓勵。在提升了學生的各項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教學
在學習過程中,根據(jù)實際的生活經(jīng)驗來學習數(shù)學和幾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將學生在生活正接觸過的幾何學知識應用到教學中來。在此過程中,學生會把授課中的知識點套在已經(jīng)學會的知識當中進行理解,這也是在培養(yǎng)學生對抽象問題進行簡化的能力,并反過來利用知識點解決生活中出現(xiàn)的實際問題。
例:在進行“圓的認識”的課程中,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按蠹叶贾榔嚨妮喿邮菆A的,那么大家知道為什么汽車的輪子是圓的嗎?”讓學生們展開討論。在學生討論的最后,教師通過模型來進行講解。首先拿出一個有著正方體輪子的小汽車模型,讓小汽車在講桌上移動,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輪子一動也不動;再換了一個正12邊型的輪子的小汽車,發(fā)現(xiàn)輪子雖然動起來了,但是車開的磕磕絆絆,一點也不流暢;再換了一個圓形輪子的小汽車,小汽車流暢地運動起來,進而導出圓的特點和運用方法。
結 語
在“圖形與幾何”地教學過程中,只有摒棄傳統(tǒng)教育中的缺點,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運用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對課程進行闡述和了解,在結合實際生活的情況下展開情景教學,運用豐富的教學計劃,不斷地完善課程體驗,為學生提供專業(yè)的教學引導,促進學生幾何水平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余淑文.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的有效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8(16):62.
[2] 廖雪花.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的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0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