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銀
摘 要:新的物理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不同,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較好地滲透新課程理念,是目前要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自己平常在實驗教學中的一些嘗試和探索、就當前農村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新課標;農村實驗教學;現(xiàn)狀;建議
1 當前農村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物理由理論和實驗組成。實驗是物理的一部分,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倡自主學習,加強科學探究,這就提示我們在平常實驗教學中要更用心。但是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物理實驗教學在我縣長期以來都處于一種被忽視的狀態(tài),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筆者從教以來,一直在教育陣地最前沿的農村中學任教,對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了一些粗淺的嘗試和探索、發(fā)現(xiàn)當前農村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總結如下:
(1)儀器設備不齊全
雖然近幾年隨著“雙高普九”驗收,教育教學條件有所改善,但教材更新頻率快,很多儀器設備無法滿足教學要求。原有的實驗器材有些老化無法使用,能使用的一部分又不齊全,儀器無法得到及時的補充、維修,很多分組實驗難以順利完成,連一些演示實驗做起來都很困難。這就使許多實驗都變成了老師一人講解的“口頭實驗”,久而久之,學生對物理實驗的一點興趣也被消磨殆盡。
(2)教師實驗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本縣的所有中學沒有專職的物理實驗員,很多授課教師還要兼任實驗員的職務。這就讓課程安排本來就比較緊湊的老師無暇顧及到實驗。并且有很大一部分農村物理教師的實驗操作技能還不夠熟練,實驗成功率不高、實驗現(xiàn)象不夠明顯、無法處理實驗過程中的突發(fā)情況等。若老師自己都不能很好地演示實驗,怎么能夠說服學生,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實驗產生興趣?
(3)應試教育,為“考”而“做”
我市現(xiàn)行中考實驗考核制,很多學校都是在得知實驗考核范圍后,在考前組織學生進行集中練習,完全只是為了中考而做實驗,并且這個做實驗也只是“依葫蘆畫瓢”,老師先講一遍,示范一遍,學生再跟著做一遍。還有更嚴重的,讓學生去“背”實驗,連基本的實驗操作都不會。雖然現(xiàn)在一直在推行素質教育,一直在深入新課改,但應試教育的思想影響太深,社會群眾也是以升學率作為評價一所學校好壞的唯一標準。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純粹是“為考而學”,而做實驗更變成了“為考而做”“為考而背”的現(xiàn)象。
2 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幾點建議
由于實驗儀器配備不全、專職實驗教師不足、應試教育嚴重等諸多因素使農村學校物理實驗教學難以正常開展。從新課程標準中可以看出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針對上述問題,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幾點建議:
2.1 利用“小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初中物理知識很多都是來源于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學生對很多物理現(xiàn)象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性認識,但他們還缺乏系統(tǒng)的知識學習,如果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要上好第一節(jié)物理課,利用第一節(jié)物理課向學生打開物理這個神奇而又美妙的世界。在上第一節(jié)物理課時,我盡可能的備一些常見且有趣的小實驗如:吸在墻上的報紙、硬紙片堵玻璃杯中的水、生雞蛋熟雞蛋、“紙盒燒開水”等生動有趣的實驗,很快就吊起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探究其中緣由的欲望。
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不夠,重要的是能讓這種興趣得以穩(wěn)定持續(xù)地發(fā)展,所以我在平常的教學中會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物理小實驗,給學生提供一個鍛煉的機會。例如在講浮力時,我先展示一個生雞蛋和一個熟雞蛋,提出“我手里有兩個雞蛋,一個是生的,一個是熟的,同學們能夠想出哪些辦法來分辨哪個是生雞蛋,哪個是熟雞蛋?”。大家的思想一下子活躍起來,同學們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我請幾位同學講解了他們的辦法并上臺實驗驗證他們的辦法可不可行。有的失敗了,有的成功了,失敗了的讓同學們思考為什么失敗,最終引導同學們一起分析總結。這個實驗效果就很好,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學習氣氛濃烈起來。再如在《升華和凝華》的動手動腦學物理課本里有一道自制白霜的題目,器材很簡單,我準備了幾個易拉罐,還有一些冰塊和食鹽,跟學生們一起動手自制白霜,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讓親自他們動手實踐,既提高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又明白了“霜”的成因,可謂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2.2 教師提高自身實驗操作技能
要想上好一節(jié)物理實驗課,光有積極性是不夠的,老師首先要有深厚的物理專業(yè)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能夠合理地設計實驗條件。在做定性實驗時,實驗條件設定要合理。例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想得出“物近、像遠、像變大”這一規(guī)律,則兩次物距的設定相差相對大一些,這樣前后兩次像的位置也才會拉開,大小變化也會明顯一些,這樣學生才能得出“物近、像遠、像變大”這一規(guī)律。若在驗證定量關系時,要學會有計劃地合理地設定數(shù)據(jù),使所測物理量之間的定量關系更明顯、準確,從而更具說服力。例如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當F1確定后,要有計劃地巧妙地設置L1與L2的值,讓L1與L2之間存在一定的倍數(shù)關系,使F2為彈簧測力計最小分度值的整數(shù)倍,這樣能免去估讀造成數(shù)字不精確而帶來的影響,能讓學生較好地接受。
2.3 充分利用身邊的物品,真正做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一提到做物理實驗,大部分的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物理實驗就是用物理實驗儀器在物理實驗室里完成的,有一種很生硬的感覺。殊不知,要是我們能充分利用身邊的一些物品,用于一些課堂小實驗,不僅解決了儀器不全問題,還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實驗的“親切感”,拉近了與物理的距離,效果會更好。生活的一些小物品中,有許多都能被用于物理實驗。例如用戳了幾個小孔的塑料瓶里裝水演示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用小圖釘來演示電磁鐵強弱;用悠悠球演示動能與重力勢能的轉化;暖水瓶可以用來演示真空不能傳播聲音的實驗;用鑰匙與細線演示重錘線。用吸管、掛衣鉤、硬紙片、酸奶飲料等可以探究大氣壓強的存在;利用不銹鋼鍋、水、玻璃杯、筷子等物品可以演示光的反射、折射等現(xiàn)象;利用塑料瓶、蚊香、激光筆、果凍等可以演示光的傳播;利用玩具塑料鴨、石頭可以演示浮力產生的原因等等。利用這些常見的小物品完成小實驗讓學生感到物理就在身邊,物理實驗如此地簡單易操作。而學生們也不斷地發(fā)現(xiàn)一些生活中的小物品能夠代替我們實驗室的儀器而能更好地完成一些實驗,使他們深刻理解所學的知識,而且無形中就培養(yǎng)了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知識,又把知識用于生活的能力。真正做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到社會”。
總之,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一定要努力跟上新課改的腳步,我們應該本著“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fā)展”的新課程理念,在平常的物理實驗教學中加強科學探究,開拓創(chuàng)新,力爭找到更為合適農村中學學生學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