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紅
摘要:情境化教學以學生的學習感受和體驗為出發(fā)點,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文學底蘊的積淀以及對漢語言文學的熱愛和向往。本文以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為題,具有一定的教學參考價值和探究意義。文章立足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主要分析了"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guān)鍵詞:情境教學;課堂教學;小學語文;重要性;教學策略;教學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108-01
長期以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教育在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方面都在積極地探索和創(chuàng)新,多樣化的教育教學途徑也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是學生語言文化的基礎學習階段,也是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確的認知觀念的過程。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文學情感表達
語文課程生活化是經(jīng)過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檢驗的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理念。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面尚不夠成熟,在抽象、晦澀的語言文化的理解方面與成人也有一定的差距,對貼近生產(chǎn)、生活實際的事物相對易于接受和理掌握。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在語文教學中,盡量為學生列舉一些生活化的實例,用生活中新鮮、有趣的事物作為教學素材,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范疇,又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用性和實踐價值。將生活素材引入語文課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感受和思維去領(lǐng)悟教材內(nèi)容,能夠與課文作者形成文學情感共鳴。
2.巧用實物教具,為學生營造感性直觀情境體驗
大量的教學案例表明,陳舊的差點教學觀念下,語文教師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和能力作為教學的最終落腳點,而相對忽略了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和特點,依照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的要求進行"灌輸式"的講授,導致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較為被動、機械化。兒童心理學、教育學對小學生如何進行有效學習有過相關(guān)的研究和分析,理論研究表明,在語文教學中小學生對直觀性、形象化的實物非常感興趣,并且能夠在腦海中對這些實物建立深刻的意象,表面意象的建立能夠促使學生深層次地理性地思考和分析,從而進一步上升到文學情感的理解和內(nèi)化的層面。學生的這一學習過程往往能夠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記憶力程度,也能夠豐富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體驗和表達。
3.多媒體化教學,渲染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新形式的教學模式,在情境教學模式的開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多媒體的技術(shù)豐富了教學形式和內(nèi)容,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多媒體教室中觀看教學視頻,也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輕緩、柔美的音樂來烘托課堂氣氛,還可以通過課件投影來為學生呈現(xiàn)更多更新穎別致的圖片和畫面。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于教師營造的情境氛圍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也能夠被很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對課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大大提升,課堂學習效率自然明顯提高。
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一內(nèi)容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體來實現(xiàn)情境化教學模式。語文教師在課前精心準備教學視頻,如"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短片,教師安排學生觀看這一動畫短片,并要求學生在觀看后對短片的故事內(nèi)容進行陳述;學生沉浸在妙趣橫生的動畫短片中,被"小蝌蚪"找"媽媽"的強烈情感感染,給課文的閱讀和深入學習奠定了恰到好處的情感基調(diào);學生踴躍發(fā)言,闡述自己對動畫故事內(nèi)容的看法;教師帶領(lǐng)學生一起進行課文閱讀,讓學生在情境氛圍的感染中培養(yǎng)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增強對語文課文學習的興趣。
4.注重語言魅力,使學生在語境中提高表達能力
語文的學習是一種生活化的學習和體驗,也是對漢語言文化進行系統(tǒng)性、專業(yè)性學習的過程。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一方面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觀念以及職業(yè)認知水平,另一方面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技能。其中,語文教師的語言魅力是教學技能很重要的體現(xiàn)和標準。藝術(shù)化的語言可以描繪出多姿多彩的教學情境,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古詩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因此,情境化的教育理念對語文教師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學生以語文教師的言行舉止為楷模,教師利用教學語言的魅力來培養(yǎng)和熏陶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內(nèi)涵。語言情境化教學的長期堅持和實踐對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和語文閱讀能力同樣大有裨益,學生思路得以啟發(fā),學生文學修辭手法的運用能力也會有所提高,學生在文筆寫作過程中的想象能力被有效激發(fā)。
例如,在《日記兩則》一課內(nèi)容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拓展,通過教材內(nèi)容學習,讓學生掌握"日記"這一寫作題材的技巧和要領(lǐng)。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語言的魅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有趣的寫作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找到自己日記寫作的立意角度和內(nèi)容定位,在教師語言引導和啟發(fā)中提高學生的文學語言表達能力。
5.結(jié)語
綜上可知,情境化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小學生在情境化的語文課堂中,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自主思考、探究學習的能力,也能夠形成良好的語感和穩(wěn)定的語言系統(tǒng),同時對文學情感的培養(yǎng)和增進也非常有利。教學實踐中,語文情境化教育教學仍然面臨諸多問題,需要教育工作者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為基礎,進行不斷地探究和革新,助力于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趙秀梅.論如何將小學語文教學與美育思想有機結(jié)合[J].民營科技. 2016(07)
[2] 李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導學技能[J].中國科技信息.2015(15)
[3] 董愛花,陳祥海.如何構(gòu)建生動有趣的小學語文課堂[J].新課程學習(中). 201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