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
摘 要:微課是在運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將教學內容制作成教學視頻的微型課堂。在保持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增加了新型的教學途徑,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范圍,使得教師對知識的傳播不僅局限于課堂。微課在教學中的運用實際就是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微課的運用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具有較大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微課;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世界逐漸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以其特有的全球性、及時性、快速性等特點被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為了培養(yǎng)出適應時代發(fā)展和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滿足國家不斷發(fā)展的需要,信息技術教育尤為重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中的奠基階段,教師應重視對小學生信息技術的教育。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方法不當
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對接收新事物的能力強,所以小學生對于很少接觸的信息課程興趣較高,但是很多老師太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上課死板,不能夠靈活變通,完全是自己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情況,學生實際操作少,在這種模式的潛移默化下,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興趣漸漸降低,上課積極性消弱,甚至出現(xiàn)不愿意聽課的情況。另外,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少,教師在講解完內容后就讓學生自己操作,很多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老師不能及時的幫助解決,很多學生抱著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卻沒有得到老師的回應,學生的一腔熱情付之東流,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
(二)操作水平兩極分化
有的學生因為家庭生活水平較高,對電腦的接觸時間比較早,而且可以對電腦進行簡單的操作,所以這些學生對老師布置的任務可以很快的完成,這些學生在任務完成后,就放松自己,對學習懈怠,長時間養(yǎng)成了對學習不上進的不良習慣。而有些學生因為家庭條件或者是其他因素,對電腦的接觸不多,操作能力較差,對老師布置的任務不能及時的完成,跟不上老師上課的進度,長此以往對學習的興趣降低,并產生自卑心理,使學習成績一直提不上來。
(三)用于娛樂現(xiàn)象明顯
因為學校和老師為了教學方便,所以機房內的計算機都會聯(lián)網,這雖然方便了教學,但是這也造成了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不認真聽老師講課,玩游戲現(xiàn)象嚴重。有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會被玩游戲的同學影響,無心學習,也走進玩游戲的行列。而對于真的想學習的同學,在這個環(huán)境的影響下,也不能好好學習,學習效率事倍功半,也不利于老師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利用微課巧設教學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于學習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較低,學習過程中處于較為被動的位置。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愛上學習。微課這種教學形式是在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新型教學方式,很好地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優(yōu)化教學資源,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果。
對于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由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與語文、數(shù)學等課程不同,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在學習要求上也相對較低。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往往沒有對這門課程引起重視,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時缺乏學習積極性,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往往得不到學生的反饋,教學質量逐漸下降。對于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師應從學生這一主體出發(f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重要性,體會到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樂趣,端正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態(tài)度。微課是基于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知識相融合的新型教學方法,利用微課將信息技術課程的知識內容制作成教學視頻,讓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后完成課后鞏固,拓展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將枯燥的知識以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學情景中學習到知識,體會信息技術學習的樂趣。
三、借助微課改變學習方式
在傳統(tǒng)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一般采取“教學—練習—檢測”的教學方式,在對知識進行講解結束后,就為學生設計一些練習題,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再對學生所完成的練習進行檢查和分析,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此來調整自身的教學進度和方法。微課的出現(xiàn),將知識的教授、練習與檢測制作成一套循序漸進的教學視頻,以圖畫和聲音相結合的方式向學生教授課程內容,在以往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增加了對學生視覺的刺激,讓學生在學習中達到感官的共鳴,增強對知識的感官感受,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不同,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后,如果沒有進行實際的操作和運用,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就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育中,由于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較低,教師在進行機房實踐教學時,或在進行知識講解和操作演練時往往會擔心學生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認真聆聽和觀察教師的操作,導致學生在進行自主操作時又達不到學習要求。微課在信息技術教育中的運用,可以將知識的講解和學生實踐操作設計成兩個銜接的板塊,學生只有完成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并且正確完成練習題,才能夠進入到實踐操作這一板塊。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逐漸掌握了信息技術課程的正確學習方法,改變了以往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操作相分離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微課中增強了對信息技術課程的理解。
四、課堂內容引導
在平時的講課過程中,老師運用微課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興趣,讓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能夠認真學習上課內容。另外,對于一些比較小的知識點,但是對學生又非常重要的知識,老師可以將這個小知識制作成微課,讓學生課間或者是課前自己去看,節(jié)省不必要的時間,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上課內容,。而對于一些學生理解起來比較難的知識,老師可以將難點化大為小,將其切分為細小的模塊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還能夠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
結語
隨著微課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而且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帶來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所以微課已經成為小學進行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以微課進行輔助,可以彌補現(xiàn)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多利用微課,進一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徐穎麗.將微課引入現(xiàn)實課堂教學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3.
[2]吳曉茜.利用微課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學研究.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