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偉
【摘要】在時代的發(fā)展中,教育領域得到了全面的改觀,很多方面都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立體化教材是一種全新的教材模式,其是以網絡為基礎,實現教學內容的立體化和多樣化,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享受。但是,由于立體化教材在教學領域中的運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因而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亟待得到迅速地完善和發(fā)展。本文探討了現階段,如何科學有效地優(yōu)化立體化教材建設。
【關鍵詞】立體化教材 ; 教學 ; 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281-01
進入信息時代以來,教育領域開始全方位地引入現代科技教學儀器設備,同時采用了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手段,以促進素質教育的落實與發(fā)展。立體化教材是以網絡設備以基礎,通過對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擴充,所形成的全面而適合學生成長的教材。這種全新形式的教材,從它出現以來就受到了師生的強烈歡迎和認可,同時,其所能產生的教學效用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當前的立體化教材內容還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需要教師進行針對性地創(chuàng)新和改革,才能充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成長。
一、新時代立體化教材的主體內容
1.教材課本
長期以來,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都缺少不了教材的存在,它們一方面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方向和內容。另一方面,鋪墊著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為教師的講學形成了鮮明的思路。立體化教材模式下的教學,所采用的教材依舊是紙質的課本教材,它能為立體化教材的形成奠定基礎,并為學生的學習起到良好的規(guī)范作用。
2.教學參考書
教學參考書并不直接提供給學生,它的使用主體主要是教師,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參考書確定本堂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內容,進而確定教學主題。同時,對于課堂講解中的一些難點,教師往往很難直接解決,需要以教學參考書提供適當的技巧和方法,進而幫助教師合理地解析課本知識點,提高教學效率。在立體化教材的建設下,必然也缺少不了教學參考書的存在。
3.電子教案
現代的教學設施正處于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的過程中,隨著教學多媒體電子設備的出現,電子教案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和認可,并且推進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制作電子教案的流程較為復雜,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而教師本身在課前就需要做好基礎教案的準備,如果再加上電子教案的工作量,很容易給教師產生較多壓力。為了轉變這種狀況,立體化教材應該把這種電子教案納為教學的必要教材之一,隨同教學參考書一起交于教師,進而節(jié)約教師的時間,創(chuàng)造更大的效率。
4.課堂拓展資料內容
除了基礎的教案及參考書之外,立體化教材還應該包括課堂拓展資料內容。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僅僅運用教學課本是遠遠不夠的,許多時候還必須拓展到課本之外的資料內容。在立體化教材的建設中,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網絡設備,及時搜索一些簡單的資料內容,并以多樣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一方面可以迅速提升學生的探索興趣,給予學生學習的動力,另一方面能夠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育。
二、立體化教材建設的思路
1.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
立體化教材的運用主要是迎合了時代的素質教育思想,服務于學生,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但是,為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下,當前的很多學校依舊秉承著知識為主的教學理念,而這種全新的教育觀念未曾獲得全面地認可,很多學校并不會主動落實貫穿這一思想,因而立體化教材的適用性得不到發(fā)展。因此,立體化教材的運用,應該以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為基礎。
2.加強對高素質教師的培育
立體化教材的建設工作十分復雜,而且整體的教材使用需要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進行配合,否則很容易失去其最初的教學效用?,F階段的學校,所選取的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基本素質,并要培育多方面的能力,同時應該針對學科的特殊性和電子技能培養(yǎng),否則會使得教學效率下降。比如,對于美術教師而言,學校除了要著重加強對其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之外,還必須提高他們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操作能力,使他們能夠高度滿足立體化教材使用的基礎要求。
3.立體化教材必須要做到統(tǒng)籌兼顧
立體化教材與普通的教材不同,并不是單獨為了某一課程或學科而設,它所顧及的應當是整個教學領域,因此,在對其進行建設時,應該遵循統(tǒng)籌兼顧的原理,整合學生的整體需求和學習興趣,對教學的現狀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此外,立體化教材的建設應當高效地結合多媒體,以學生的學習為核心,創(chuàng)設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而為學生提供最為實際而科學的教材內容,從而有效地促進教學的開展。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也不再受到推崇,為了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和科學性,學校應該積極地建設立體化教材,逐步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并以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基礎,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創(chuàng)設一些科學而趣味的教材內容,從而高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教師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浩宇.立體化教材建設的思考[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
[2]賀維,吳秀瑩,宋春暉. 基于云計算的立體化教材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2(5).
[3]賀維.分布式立體化教材系統(tǒng)設計[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30).
[4]張國瑞.立體化教材模式下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網站設計研究[J].現代企業(yè)教育,20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