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云+徐學梅
小學數學是促進學生邏輯思維形成,讓學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新課后,探究數學更好地教學方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就顯得更加重要?;诖耍托W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為數學教學手段的改革和發(fā)展提供建議和參考。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教學,不同于語文、英語等其他科目的教學,其教學方法有其自身的特點。但是,從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來看,其教學尚且擁有極大的提升空間。作為一名長期從事于小學數學教學的一線人員,筆者一直潛心致力于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研究,希望能給小學數學的教學帶來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一、新課改下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1.打破傳統(tǒng)教學思維,實現(xiàn)數學教學的多樣化
多少年來,受傳統(tǒng)以考試為導向的評價標準,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受到禁錮。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為了完成學校制定的培養(yǎng)計劃,往往更加借助自身已有的教學經驗進行教學,極容易將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傳遞給學生,無法讓學生的思維予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散,其思考力受到限制。而提出“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這一號召,與新課程標準以及素質教育提倡的教學目標不謀而合,其有助于引導授課教師改變自身固有的教學思路,對以往的教學經驗加以反省、創(chuàng)新,使得自身的教學方法更為多樣化,能夠被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所接受。
2.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實現(xiàn)數學教學的因材施教
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更多的是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其“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情況難以讓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獲得提高,極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無法讓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提升。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就必須從創(chuàng)新數學教學方法的角度出發(fā),改革教學手段,反轉學生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中不利的局面,教師要從以往課堂的主導者,轉變?yōu)閷W生的引導者,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有針對性的對學生施展教學。
二、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1.融入形式較為呆板
教師擔負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任,其在進行教學方法應用過程中,應當注重多樣性的開展,注重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習到數學學科中的精髓,能夠更好的學習到數學學科中的各種理念。但是,依照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法應用的過程中,往往依然沿用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既無法讓學生學習到深邃的知識內容,也無法更好地將教學方法予以傳授,造成學生數學學習的困惑。
2.理論性有余,生動性不足
小學階段應當是啟蒙的重要時期,此時期的教學工作開展更多的應當是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啟發(fā)學生自我探究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好好學習”的積極性。但是,依照當前的情況來看,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更多還是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教學方法的生動性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就造成學生對于所學習的數學知識興趣不濃厚,很多理論知識的理解深度不夠,不僅打擊了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容易造成學生學習知識的缺憾。
3.課堂教學氛圍不足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情緒得以更好調動,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熱情被點燃,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依照當前的情況來看,小學數學教學的氛圍還有很大的調動空間,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是在“死氣沉沉”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的,這就極容易讓學生產生“昏昏欲睡”的感覺,無法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無法更好地推動其學習程度上的進步。
三、新課改下如何實現(xiàn)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1.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現(xiàn)教學設計的多樣化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已經與教學變得密不可分,其已經成為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同時,現(xiàn)代教育技術也已經成為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yè)素質之一,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數學課堂教學增彩。諸如多媒體、計算機等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憑借著其集動畫、視頻、聲音以及圖片等為一體的特色功能,實現(xiàn)了對數學教學立體空間、動態(tài)展示的細致刻畫。比如,筆者在進行小學數學《位置》教學的時候,通過多媒體的應用,讓學生感受不同位置的不同感官。筆者首先對課件進行了創(chuàng)新制作,其不再是簡單的圖形展示,而是融入了豐富的故事內容:高樓大廈著火了,消防員叔叔過來救火了。這時候,多媒體所展示的圖片就會出現(xiàn)不同位置的消防員叔叔所看到的高樓大廈。同學們立刻變身成為“消防員”,從不同的角度感受位置的存在感。通過這樣的多媒體應用,同學既可以學習到位置的相對性,了解“前、后、左、右”等位置的特征,而且還能夠讓同學“身處其境”進行數學相關知識的學習,其應用成效非常顯著。
2.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渠道解決數學問題,實現(xiàn)解題思路的多樣性
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還在于教學思路的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思路往往會讓學生沿著既定的教學目標和計劃進行,這就容易讓學生陷入傳統(tǒng)的學習慣性思維中,無法讓學生的學習思路打開,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無法得以很好培養(yǎng)。而鼓勵學生通過多渠道的方式進行數學學習,則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提升,只有讓學生的學習思路不斷拓展,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比如,筆者在進行小學數學應用題講解的過程中,便注重讓學生的解題思路予以擴展。筆者給學生們出了一道應用題:小明買了十支同樣的筆花了15元,那么,買40支這樣的筆要支付多少錢?傳統(tǒng)教學方法往往是先求出單支筆的價格:15/10=1.5元/支;那么買40支這樣的筆需要:1.5*40=60元。而筆者則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讓學生思考40支筆中包括多少個“10”,那么其就會成為15元的倍數,通過這樣的思考方式讓學生求出相應的結果15*4=60元。
3.巧妙設置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更要服務于生活。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同時,要注意結合教材理論、習題等內容創(chuàng)建相應的情景,讓學生通過情景的融入學習到極具應用性的數學知識,讓數學與學生們的生活結合在一起,啟發(fā)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數學奧秘的學習欲望。比如,筆者在引導學生認識“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一抽象理論時,就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與全班同學一起走入操場,讓一位學生站在操場的一邊固定不動,讓另外一名學生在操場的另一邊,讓其他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到達另一位同學身邊。這讓同學們都加入到“距離”的測量之中,也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通過多種多樣方法的測試,同學能夠深刻體會到直線距離的“最短”,也讓學生們的實踐精神得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提升。情景教學法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此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四、結語
在新課程標準以及提倡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同樣需要注重做好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只有讓其不斷創(chuàng)新,讓其趣味性更強,才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汪勝奎.探究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西部素質教育,2016,(13):179-180.
[2]黃科華.淺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J].赤子,2016,(01):189.
[3]王淑廷.淺談新課改下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5,(20):34.
[4]季雨聰.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才智,2014,(15):183.
[5]田世清.淺談新課改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J].中國校外教育,2011,(11):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