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光標
摘 要 “少教多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許多學校都在嘗試使用并且初見成效。通過實踐表明,“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使用,使得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大幅的提高,學生自身樹立起一種學習的責任感。少教多學作為一種教學思想,它的提出并不是偶然,是教育研究者對教學關系進行深入思考得出的教學命題,成為教學改革者堅持不懈的追求。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少教多學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負擔,應當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追求與目標。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它對于實踐性的要求很強。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育者往往采用的是“教為基礎,先教后學”的教學辦法,老師傳授了多少,學生就接受多少。這種教學方法極大的扼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過度依賴老師,造成了學生的思考力,創(chuàng)造力的減弱,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中堅力量,一切的教學方法,教學工具,教學手段都應圍繞著學生這一學習的主體開展而來。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應加大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程的學習中來,成為語文學習的領導者而不是接受者。那么如何加強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的確立學習的主體地位,從而真正的做到“少教多學,以學論教”呢?本文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1“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現(xiàn)實意義
“少教多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許多學校都在嘗試使用并且初見成效。通過實踐表明,“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使用,使得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大幅的提高,學生自身樹立起一種學習的責任感。學習不再是被動的,而是“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互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了樂趣。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在“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下,出現(xiàn)了不少成功的例子。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花橋鎮(zhèn)中心小學也是積極應用這種新型教育模式的典型范例。該小學以“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老師是教育的引導者”為口號,積極實行“少教多學”的教育機方針。引導學生加大對于課前預習的投入力度,課上積極解決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課程討論,教師進行最后的總結引導歸納。這樣學生們的積極性被帶動起來,自主學習能力大大加強,在學習末的測驗中,學習成績有了普遍提高。“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優(yōu)越性有了有力的證明。
2如何做到“少教多學,教學互動”
2.1任課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要明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配合學生的學習進度,規(guī)劃好教學目標,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應是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學習。
2.2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思考問題的能力
擁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比如如何做好課前預習,如何保證課堂上的聽課質量和聽課效果,課后復習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學生掌握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獨立學習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2.3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獨特的一面,教育學生不應該采取一概而論的辦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層教學,對待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的弱點和缺陷得到強化提高,從而保證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3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確立自身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時刻明確自身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積極主動的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使得小學語文課程變得互動從而使學習過程更加順暢。
3.1培養(yǎng)自身自主學習的能力
作為語文學習的主體,學生自身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決定了語文課程的學習成果,是內在因素。教師的教學手段方法都僅僅是一個外在的因素,他不能決定學生學習質量的好壞,起到的僅僅是一個導向,促進的作用。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學習能力的提高,學習質量的好壞還是要靠學生自身的內在素質的培養(yǎng)。
3.2明確學習的目標
明確的目標可以是我們攀登到知識的頂峰。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他們承載著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滿載著我們的理想。作為語文這門基礎課程的學習,可以為將來知識的學習和交流奠定基礎。語文課程的學習不管對于國家對于社會還是對于將來自身的生活質量都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所以必須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
3.3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
良好的創(chuàng)作性思維,是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語文這門學科開放性較強,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要積極發(fā)散思維,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創(chuàng)新能力便體現(xiàn)于此。創(chuàng)新是進步的推動力,知識的進步需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所以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語文教學除了要將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整合,還得注重打通與網絡世界的界線。網絡是隨時可以打開的圖書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資源庫。只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搜索能力,就可以在網上找到所感興趣的信息,這有利于學生的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探究,進行個性化學習。利用網絡還可使在線的所有學生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協(xié)作與交流活動,提高交往能力。學生在論壇上就某一話題開展討論交流,遇到困難也可在上面發(fā)表求助留言。
4總結
總之,新教學模式的使用,改變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缺點與不足。使得語文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詞,使得它充滿了樂趣性與創(chuàng)造性。這項極具成效的教改實驗,是廣大小學教師積極探索逐漸改進完善的一項創(chuàng)舉。語文課堂應充分把握一切契機,借助多種途徑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展開自由創(chuàng)新的翅膀,在知識的殿堂中流連忘返,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依依不舍的感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