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叢林
【內(nèi)容摘要】立體幾何是高中數(shù)學的一個難點,尤其對于空間想象力較為薄弱的學生而言,更是難上加難,面對這么一個客觀的難點,我們要從立體幾何的特點出發(fā),結(jié)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巧設突破策略,漸進達成能力提升。
【關鍵詞】立體幾何 空間 能力 培養(yǎng)
談到立體幾何,最大的特點就在于“立體”二字。一下子將目光從二維平面拓展至三維空間,對于學生們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顯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理解掌握立體幾何知識的過程當中,空間想象能力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們的空間觀念,不僅是開展立體幾何教學的前提基礎,更是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都應當始終堅持的教學動作。
一、多看圖,培養(yǎng)空間觀念
我們接觸任何新鮮事物,都是從感性認識切入,逐步上升到理性階段的。因此,對于新知識的學習來講,感性認識的培養(yǎng)與深化至關重要。具體到高中立體幾何教學,最為便捷的方式就是對具體圖形進行觀察。圖看得多了,自然會習慣這種三維立體的空間感,對于立體幾何氛圍的理解也會準確迅速很多。
為了讓學生們逐步深化對空間位置關系的認知感覺,我曾在剛開始進行立體幾何教學時,向?qū)W生們展示了下面這樣一個圖形。
圖形當中所表示的是一個正方體,其中,點F是棱AA1的中點,且A1C與平面FBD平行,平面FBD與平面DC1B平行。我向大家提出的要求就是,通過讀圖,試著找到上述線與面之間的位置關系。我這樣設計這個看圖任務的原因在于,在這幅圖中,包含了十分豐富的空間位置關系。從這之中,既可以看到基礎的線面關系,也能夠找到異面直線、相互交錯互稱角度的平面等之間的面面關系。且它們都發(fā)生在正方體這個十分規(guī)則的立體幾何圖形當中,這為學生們感受空間位置關系提供了無形中的啟發(fā)與提示。
為了從感性認識的角度培養(yǎng)學生們的空間觀念,在帶領學生們看圖時,一定要把重點放在對圖中線與面的空間性關系的感受上。在立體幾何章節(jié)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圖形,而每一個圖形又都可以成為培養(yǎng)空間觀念的良好素材。
二、多動手,培養(yǎng)空間觀念
為了建立起到位的空間觀念,除了用雙眼去看圖之外,還可以用雙手去操作。通過親手去觸摸,去感受,就能夠讓立體幾何知識切實流淌到學生們的心里。與此同時,動手操作的形式也為原本程式化的課堂教學帶來了一種靈動的感受,讓知識學習過程瞬間靈動起來了。
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體驗空間的感覺,我在對立體幾何圖形的三視圖的內(nèi)容開始正式教學之前,先向?qū)W生們展示了下面這一組三視圖,并向?qū)W生們介紹,這是一個正三棱柱的三視圖,并請大家試著將這個三視圖還原成為一個完整的立體幾何圖形。
為了讓這個還原的過程更加簡便、直觀,我鼓勵大家嘗試動手操作。于是,學生們拿出了手邊的廢紙,按照圖中的樣子,先按照三視圖中的形狀,將三個圖形剪了出來。
通過動手操作,瞬間拉近了學生們與立體幾何知識之間的距離。特別是對于比較抽象的空間感內(nèi)容來講,親自動手這種具化的方式,讓學生們能夠真正觸摸到幾何圖形,從而明確其中存在的空間關系。
三、多應用,培養(yǎng)空間觀念
高中數(shù)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的學科,立體幾何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延續(xù)了這個特征。那么,一次完整的立體幾何教學過程當中,自然要包含實踐應用的內(nèi)容。這不僅是學以致用的要求,也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建立起來的一條捷徑。
在對四棱柱的內(nèi)容進行教學時,在學生們初步掌握了這種幾何體基本概念之后,我向大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你試著來制作一個禮品盒。如下圖所示,ABCD是一個正方形的紙板,它的邊長是60厘米。
現(xiàn)在,將圖中標出的四個黑色且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剪掉之后,將剩下的部分按照虛線的樣子折起來,最終使得A、B、C、D四個點正好交匯于右圖當中的點P,一個正四棱柱狀的禮品盒也就做好了。若點E和點F都是AB上的點,且分別是被剪掉的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的兩個端點,并將AE和BF的長度設為x(厘米),那么,如果要想讓這個禮品盒的側(cè)面積S(平方厘米)達到最大,應當如何對x取值?用紙板制作紙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但題目當中的制作方法卻并不那么常見。在對這個實踐的過程進行思考模擬的同時,學生們圍繞四棱柱所進行的空間想象嘗試變得更加深入了。
空間觀念的形成建立,讓學生們能夠快速準確地理解立體幾何的內(nèi)涵所在,并以空間性的數(shù)學思維去分析并解決問題。培養(yǎng)好學生們的空間觀念,是立體幾何教學的基本,必須加以夯實。有了這個前提,相信學生們在接受立體幾何這個全新的知識模塊時,將會輕松順暢許多。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信息技術促進農(nóng)村中學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應用研究》(立項編號:JS2016025)理論研究成果?!?/p>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