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石孝宇
摘 要: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引入拓展訓練,推動公共體育課程與拓展訓練在內(nèi)容與形式上的有機融合,能夠在維持公共體育課程本身優(yōu)勢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以及社會適宜能力。本文就拓展訓練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的應用實踐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拓展訓練;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實踐
最近幾年,伴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持續(xù)深化,高等教育也開始越發(fā)重視對于學生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在體育課程中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不過,在當前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存在片面強調(diào)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忽略了對于學生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結合拓展訓練來保證課程教學的效果。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考慮到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涉及的教學項目眾多,想要將全部的項目與拓展訓練進行融合是非常困難的。對此,這里選擇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體育項目,包括足球、排球以及武術等,對其拓展性訓練進行研究和分析。
1.2研究方法
具體的研究方法包括了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diào)查法以及實驗法[1]。
2拓展訓練融入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實踐過程
2.1必要性分析
在進行課程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該立足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不能盲目的進行。將拓展訓練融入到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其必要性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可以在發(fā)揮公共體育課程教育功能的同時,強調(diào)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滿足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為社會提供身心群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人才;二是可以加強對于大學生的心理教育,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三是滿足社會對人才的新需求,對于素質(zhì)教育的推進以及高端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都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2.2可行性分析
一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黨中央國務院在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相關決定中明確指出,應該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其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將拓展訓練融入到高校公體課中國,是體育教學改革的一種有效途徑,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健康教育的內(nèi)涵;二是高校本身良好的師資條件。高校體育教師的普遍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zhì)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對于管理學和心理學也存在一定的了解,只需要接收簡單的培訓,想要勝任拓展訓練教學是綽綽有余的;三是良好的硬件設施。在高校公體課中應用拓展訓練,可以利用現(xiàn)有的場地和器材,不需要為硬件設施操心,不僅不會增加高校的教學開支,而且可以有效解決部分學校場地不足的問題。
2.3實證研究
針對多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師,發(fā)放問卷120份,回收問卷102份,其中有效問卷98份,有效率81.6%;向參與實驗的學生發(fā)放問卷180份,回收問卷180份,其中有效問卷162份,有效率達到90%[2]。
對于問卷調(diào)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發(fā)現(xiàn)在如何完善公體課育人功能,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強化的問題中,有54%的教師認為應該在身體素質(zhì)、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力三個方面進行強化,22%的教師認為應該著重強化社會適應能力,10%的教師認為應該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另外14%的教師認為應該同時對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進行強化。可以看出,有90%的教師認為有必要在公體課中加強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78%的教師強調(diào)應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表明大部分體育教師都認識到了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教育的重要性。
從當前高校公體課的實際需求出發(fā),75%的教師認為應該在教學中增加團隊協(xié)作類、溝通類以及個人挑戰(zhàn)類的課程。結合本文研究的三個體育項目,多數(shù)體育教師指出,排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和協(xié)作能力,足球能夠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以及個人挑戰(zhàn)能力,武術則能夠鍛煉學生的個人挑戰(zhàn)能力和自我激勵能力。調(diào)查結果顯示,超過85%的教師認為應該以同性能增進為主,加入適當?shù)幕パa能力訓練。
拓展訓練融入高校公體課加血的方式有三種,包括直接移植、就地取材以及相互借鑒。這里將參與實驗的180名學生分為六組,分別作為三個項目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就兩者在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進行對比分析,實驗結果表明:在引入拓展訓練后,武術項目的學生心理健康指標提升最大,足球項目的學生心理健康指標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都有著明顯的提高,排球項目的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提升更加明顯。對比分析,足球項目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表明就地取材的拓展訓練模式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武術項目采用的是直接移植,同樣能夠取得較為明顯的效果;排球采用了直接移植和相互借鑒的方式,雖然有效,但是與前兩種方式相比效果略有不如。不過,從總體分析,三種融合方式下的全新教學體系都要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3]。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體育公共課程中融入拓展訓練,可以顯著提升教學的效果,使得體育教學在強化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賢峰.試論我國高校體育開展拓展訓練課程教學研究[J].經(jīng)營管理者,2015,(33):450.
[2]劉炳澤.高校體育教學引入拓展訓練課程的實踐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6):114-115.
[3]葉蓁,倪銘.我國高校體育開展拓展訓練課程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