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琴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閱讀教學已經逐漸的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的內容。教師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來提高語文閱讀課程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夠為之后的教學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小組合作;探究策略
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現(xiàn)在小學教學中的一個標準,而語文閱讀教學策略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在教學中為了響應國家提出的素質教學新型戰(zhàn)略,這一理念也深入到師生的實際教學活動中,現(xiàn)在就針對小學語文課程,尤其是閱讀方面,經過不斷探索,現(xiàn)提出小學閱讀課程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型策略。教師通過完善教學內容,加強師生交流與聯(lián)系,提高閱讀教學的可操控性,有效的改善課堂教學的強硬灌輸模式。
1.制定科學的目標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發(fā)展的階段,此時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還不深,同時邏輯思維也還不夠成熟,但是卻有著非常強烈的感性思維。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加強互動,一起合作學習閱讀課程的內容。
在閱讀《海底世界》這一文章的時候,教師采用的是如下的教學方案:老師首先為本次文章的閱讀制定了初級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將其中的一些生詞和句子深入的學習和掌握,并且在之后能夠富有感情的朗誦文章中的部分段落。通過閱讀《海底世界》能夠用簡單的語言將海底的景色以及所擁有的動物進行講述。對于本次閱讀課程的任務則是按照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老師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個小組的成員數(shù)為4~5人,隨后讓學生對于本文學習之后進行討論,并繪制表格,主要包括以下幾點,認識動物的名稱,海底的景色,海底的特產等等。小組的學生各自承擔各自的任務,收集圖片,查閱資料,填表格等等都要具體分派到每一個學生。隨后老師組織小組進行討論,匯報本小組的成果,其中的一個小組對于動物的名稱收集非常全面,“動物名稱:烏賊;章魚;海貝;鯽魚……”。還有其它小組分別對海底的奇特的景色進行了匯總:“海底世界中有藍色的光,還有小生物的私語,以及海底美麗的珊瑚”。這樣的教學策略能夠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有效的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2.加強師生合作
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的參與進來,與學生一起開展學習。通過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加以指導可以有效的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也能夠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加以適當?shù)囊龑?。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還比較小,學習的能力還有所欠缺,因此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就會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同時也會感覺到困惑,此時如果教師可以參與進來就能夠幫助學生將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學習探究中,減少學生被周圍環(huán)境吸引的概率,提高小組活動學習的效果。
如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文章的時候,教師是按照以下的策略來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教師先和學生一起簡單的分析了這篇文章,隨后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通過閱讀文章能不能知道這個小女孩總共點亮了幾次火柴呢?”此時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也由此引出了接下來的活動。隨后教師將學生分為5個小組,每一個小組探討小女孩5次吹滅火柴看到的景象,并描述現(xiàn)實的情景是怎樣的,并加以總結,最后在課堂上做出匯報。學生的回答如下:“小女孩第一次點亮火柴看到了一個暖爐,但是現(xiàn)實是她還在雪地里。第二次點亮火柴她看到了烤鵝,但是實際上女孩依然很饑餓。而第三次小女孩點亮火柴看到的是美麗的圣誕樹,但是實際上的小女孩卻非常的不幸,第四次小女孩看到的是自己已經去世的奶奶,但是實際上小女孩十分的孤單。最后一次小女孩看到自己和奶奶一起飛到了幸福的地方,而現(xiàn)實卻是小女孩越加艱難?!痹趯W生總結的時候,教師可以加以適當?shù)难a充,對于學生產生矛盾或者是有意見的地方,教師可以加以指導,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最后幫助學生達成一致。
3.文章聯(lián)系生活實際
因為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一些比較難以理解的文章,此時就需要教師能夠和學生一起去解決這一問題,通過練習生活的實際深入的理解其中的內容。
比如,在閱讀文章《畫雞蛋》的時候,因為其中有許多學生不容易理解和不熟悉的詞匯,如“嚴肅、熟練、準確、以及不耐心”等等,老師就可以通過舉出一些生活中常見到的案例來詳細的解釋,幫助學生理解。再如其中還有一些詞語可用繪畫來為學生解釋。這樣的方法不僅形象還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不耐煩”這一詞匯,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遇到什么事情會感覺到很煩,比如一個學生回答“爸爸媽媽嘮叨的時候”,此時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這就是不耐煩的例子。又如學生對于“準確、熟練”兩個詞不好理解,那么此時教師讓學生背誦古詩《詠鵝》,此時學生毫不猶豫就能夠背誦,這就是熟練和準確。學生通過借助生活實例就能夠深入的理解其中的很多生疏的詞匯。隨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引到這一文章,其中的藝術家達·芬奇在繪畫雞蛋的時候就是熟練和準確的。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學策略是決定最終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制定科學的目標,加強師生之間的合作以及講解文章聯(lián)系實際的生活等等策略來吸引學生,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閱讀方法。當然,在閱讀教學中,還要注意對學生整體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包括思維的強化,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等等,為學生之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和成長。通過文章的閱讀提高文學素養(yǎng),掌握閱讀的方法,增強合作的意識,為之后的發(fā)展提供依據(jù)。
參考文獻:
[1]陳建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08):88-89.
[2]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劉國成. 中國培訓. 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