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凈雯
摘要:南宋著名學者朱熹曾經(jīng)說過:“古昔圣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詞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彼J為,“小學者,學其事;大學者,學其小學所學之事之所以。”由此可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明人倫”。在經(jīng)濟改革、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各種思想潮流以及文化使學校的德育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班級管理工作的核心的是德育工作。德育教育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做好德育教育。
關鍵詞:德育教育 班級管理 學生
曾經(jīng)看見過這樣一句話:成績不好是次品,體育不好是廢品,思想不好是危險品。一個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天都在接受來自各方面的品德教育,其中孩子就讀的學校、班級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如何在班級管理中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有的學生理想遠大、學習勤勉,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有的學生思想活躍、善于思考,有著自己獨特地見解;有的學生卻隨心所欲、盡情享受生活,不受束縛放蕩不羈。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孩子做一個幸福的人?!睆倪@句話可以看出,德育教育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怎樣建立一個有凝聚力、班風正、學風濃的班集體,讓學生在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氛圍里健康成長,取得德育工作的高效率、好結果?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積極探索新的方法,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對德育教育工作進行周密的規(guī)劃,有效地進行管理,取得德育教育的最好成效。
二、目前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教育目標不清楚
在班級德育工作中,德育教育是跟著老師的感覺走,作為德育教育的施行者、引導者的老師,對學生的教育缺乏明確的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在班級工作中,出現(xiàn)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只為解決問題為談德育教育。
(二)德育教育隊伍的素質(zhì)有待于提高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的主體,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經(jīng)驗不足、方法不到位,在德育工作中容易出現(xiàn)一些失誤,教育出現(xiàn)偏差,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能。
(三)德育教育的認識有所偏差
在班級管理中,有些老師對學生的行為和思想要求,都與學習成績掛鉤,使一部分學習成績不突出的學生厭學。
(四)德育教育形式單一
有些班主任在做班級管理工作時,對于思想教育多是采取開會、談心、叫家長等方式。辦法不多形式老套,學生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更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德育教育的措施與方法
(一)角色轉(zhuǎn)換與定位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教育學生的先行者和引導者。
第一,班主任一定要深入班級中了解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有潛能可挖的,都是可造之才。
第二,傳統(tǒng)意義上的師生關系就象父子關系一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第三,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尊重、愛護、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他們的想法、做法,愛護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的自信,全面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所做。
第四,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挖掘、拓展學生的潛能,對學生要寬容,對學生的一時失誤不要苛責,有道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二)教育是科學更是藝術
在經(jīng)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班主任不但要用常規(guī)的教育方法處理好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復雜的關系、出現(xiàn)的問題,還要針對當今學生的特點和遇到的新的問題,采取藝術性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的達到育人的結果。
第一,要學會巧妙的使用表揚和批評,才能使學生更快地成長進步。
第二,寬嚴結合,嚴慈相濟。
(三)提高自身素質(zhì),當好學生的“心理醫(yī)生”
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
首先教師要不斷的自我提高,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其次,
第二,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學生的“心理醫(yī)生”。部分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心理素質(zhì)脆弱,導致了各種心理障礙的存在。在學習上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心灰意冷,消極對待。
(四)信任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
在對待他們時,我首先去親近他們,尊重他們,與他們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抓住時機多表楊多鼓勵,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五)要重視與家長溝通的作用
要想把學生教育好,家長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力量,學校要與家長形成同一戰(zhàn)線、形成合力共同來教育學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與家長的溝通中,老師應當真心地坐下來和家長聊學生、聊孩子,聊一聊他們的優(yōu)點、缺點,聊一聊怎樣共同幫助孩子改掉壞毛病,更好的將精力投入學習,成為品嘗兼優(yōu)的好學生。
老師可以通過家長會向家長介紹怎樣更好教育孩子的方法,給家長提供機會促使他們交流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家長會來,讓家長聽聽學生們的心聲,更可以讓孩子體會一下父母的苦心、期盼,幫助父母子女有效的溝通。
(六)建立機制,使德育教育有章可循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根據(jù)新時期德育工作出現(xiàn)的新問題、新情況,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教育評價機制和規(guī)章制度,使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工作逐步規(guī)范化、制度化,要對德育教育工作量化管理。在嚴格管理的同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兩者緊密結合,把規(guī)章制度的要求變成學生的自覺行動,從而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機制和制度上的保證。
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遠,雖說“教無定法”,可是只要努力工作,勇于創(chuàng)新,真心付出,有效管理,德育工作經(jīng)驗不斷積累、質(zhì)量不斷提高,就一定能夠教育好學生,管理好班級。
參考文獻
1、汪祎,淺析班級構建與班主任工作,[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
2、張愛麗,班主任工作感情,[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
3、朱愛民,在班級管理中如何加強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
4、李偉強、韋生,在班級管理中有效落實德育教育,職業(yè)教育旬報,2008
5、沈雄昌,論如何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