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旺多吉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工作的質(zhì)量,影響著未來人才的素質(zhì)。在眾多的教育工作者中,班主任對學生的成長起著獨特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教育者、組織者、領(lǐng)導者,校規(guī)校紀的執(zhí)行者,教與學雙向交流的溝通者,學生學習、生活、娛樂的輔導員。肩負著領(lǐng)導、引導、輔導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及學會做人的責任,他既是學生學業(yè)上的導師,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個人成長中的朋友。所以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學生的健康成長中發(fā)揮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關(guān)鍵詞:班級管理;班主任;和諧;有效;班風
班級管理屬于教學整個過程中的重要內(nèi)容,在良好班級管理基礎(chǔ)上才能夠保證教學得到較好效果,因此對于班主任而言,班級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班級管理進行積極創(chuàng)新,使班級管理水平及質(zhì)量得到提高,從而使班級管理能夠得到理想效果,進而促進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覺得要搞好班級班級管理工作應在以下環(huán)節(jié)需注意。
1、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
要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樹立正確的班級輿論很重要,而要樹立正確的班級輿論,老師是起著重要作用的。小學生的思想一點也不成熟,分辨不清是非對錯,很容易憑著自己一時意氣做事,在這里老師就要起到一個引導作用。當覺察到班里出現(xiàn)一些不正之風的時候,比如打架、偷東西、抄作業(yè)等等時,就要及時召開班會來教育學生,表明自己的立場,讓學生認識到哪些事情是小學生應該做的,哪些是不應該做的,還要讓全體學生共同來抵制這些不良行為。還有,應該讓學生有競爭的意識,要有憂患意識,要適當?shù)亟o學生樹立對手,通過開展各方面的評比來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提高班級的班風學風。
2、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策略
班主任樹立“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提供主動發(fā)展的時間和空間。班主任工作繁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事半功倍。班主任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采用相應的方法。通過培養(yǎng)學生骨干對班級進行管理、引導、傳遞學校的管理思想和育人目標。學生在管理班級事務中思想上有所提升,能力得到了鍛煉。如班主任找一些貼近學生思想的先進人物事跡,讓學生去品味、學習他們的精神、品質(zhì);指導學生骨干如何與同學交流,如何組織活動,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干部應具備的素質(zhì);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指導學生策劃、組織、參與班級活動。學生在組織活動中通過自己的思考,將理論的東西在實踐中加以運用,積累經(jīng)驗。在活動中,學生骨干不僅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而且提高了自信心,培養(yǎng)了他們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有利地促進了班級管理工作。教師不經(jīng)意的一句贊美,給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教師的希望激勵對學生的學習乃至成長產(chǎn)生巨大的作用。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類本性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贊美。教師要千方百計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毫不吝嗇地表達你由衷的贊美,多讓學生體驗到希望、信心、成功的喜悅。
3、情感教育,建設溫暖的班集體
在班級管理中,必須重視情感教育。首先,教師要以真摯的感情去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小學階段的學生對長輩的依賴性比較強,從我現(xiàn)在所教的一年級的學生身上就能看出來,在課間活動的時候,有些孩子就常把老師叫成媽媽。如果老師能以父母般的溫情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去看,去說,去學,同時在這種父母般的情感中滲透說理教育,做到情理交融,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使學生在獲得道德認識的同時,充分享受參與學習、活動后的愉快和滿足,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班級管理效果。其次,正確運用愛去感染學生。教師的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真誠地愛護學生。所以,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教師用全身心的愛關(guān)心學生,學生就能從自己親身感受到的愛護和關(guān)懷中,學會如何去關(guān)心別人,如何為他人著想,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各種關(guān)系,形成班級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環(huán)境,建設好的班風。所謂心理相容,即要使教師的教育工作能在學生身上產(chǎn)生效應,使學生成為教育活動的主人。教師和學生要有共同的目的要求,要有融洽的情感,要互相信任和理解。師生心理相容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就有了情感的溝通,就會得到學生的信任,學生接受教育就有了情感的基礎(chǔ)。
4、培養(yǎng)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
品德不良學生,大多有嚴重的自卑心理,認為自己反正不行,前途無望,缺乏自信心,因而自暴自棄,放任自流。但在其內(nèi)心深處,都有強烈的自尊心,渴望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別人能給其表現(xiàn)自己,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機會。有的學生表現(xiàn)出了極強的自傲感,目空一切,其實,自傲的人自卑感最強,他們只是想以自傲的外表掩蓋自己內(nèi)心的怯懦而已。自卑感和自傲感都不利于學生處理好本人與他人的關(guān)系,是造成學生品德不良的重要原因。
自尊心是個體要求得到他人、集體尊重的情感,它的功能在于使學生珍視自己在集體或社會中的地位,保持自己在他人之中的聲譽,并在心理上獲得自我角色的認同和滿足感。因而,教育者在日常工作中,要矯正學生的不良品德,首先要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和自傲感。遵循“己所不欲,勿失于人。”的原則,學會尊重他人,使學生知道,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其次,因為人類有一個最基本的社會性要求,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以及歸屬于一定的集體。所以,教育者還要設法將品德不良的學生置于集體生活之中,為他們提供創(chuàng)建集體榮譽的條件和機會,引導他們?yōu)榧w爭光,維護集體的尊嚴,以幫助他們形成集體榮譽感,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感。
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實質(zhì)上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過程。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高揚“以人為本”的價值理想,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獲得自信心和成功感,學生的潛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形勢和任務又在千變?nèi)f化,讓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總結(jié)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jīng)驗,使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斷躍上新臺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