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的不斷深入,教學中被提得最多的就是有效性,這點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亦是如此。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也要對備課的有效性問題進行關注,這樣才能夠讓備課在實際教學中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以此來保證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歷史 備課 新課程改革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095
古語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痹诟咧袣v史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教師的備課,教師備課是否有效直接影響到了教學的具體質(zhì)量。而在當前的高中歷史教師進行備課的過程中,主要使用兩種基本的備課方式,一是集體備課,二是個人備課。接下來我們就針對這兩種備課的方式,結(jié)合高中歷史教師如何來實現(xiàn)備課的有效性,來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一、高中歷史教師要重視廣義上的備課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歷史教材內(nèi)容處于一個不斷調(diào)整的階段,其中會加入進不少新知識,教師需要從一定程度上對新課程標準進行適當?shù)陌盐?,從而將相應的新課程理論予以掌握,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證備課的有效性,進而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因此,高中歷史教師要將自我學習的范圍適當?shù)臄U大,不要僅僅是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專研,還要去積極的關注一些專業(yè)的歷史類雜志或報刊,在對這些雜志或報刊進行閱讀的時候要將讀書筆記做好,從中提取和教材內(nèi)容相關聯(lián)的素材,并將其運用到備課之中,以便讓備課的有效性得以保障。
同時,教師還可以將網(wǎng)絡上的眾多資源利用起來,通過網(wǎng)絡來獲取大量優(yōu)秀的教案、制作精美的課件、優(yōu)質(zhì)課教學錄像、教學研究論文、史學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將這些資源按各自的門類進行歸納整理,以備不時之需。就是在這樣的一種狀態(tài)之中,教師能不斷的通過學習來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讓知識儲備得到豐富,令備課的時候有更多的選擇,使備課的有效性得以保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廣義上的備課。在具體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對廣義備課予以重視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備課手段,可以讓平時備課的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并讓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不斷的提高,這樣教師的備課才能夠變得更為有效,從而讓教學能夠在有效備課的合理引導下取得成功。
二、高中歷史教師要能夠?qū)滩倪M行合理把握
新課程改革在不斷推行中,高中歷史教師要將歷史課程資源進行更好的開發(fā),那么就要從教材的根本入手,對其進行簡單的加工或處理,以便能夠從教材中挖掘出更多的有用信息或知識。同時,我們對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要求也有所改變,從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好教材”轉(zhuǎn)變?yōu)榱爽F(xiàn)在的“合理的將教材予以運用”。這也就是對教師的日常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求教師要在備課中將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完全的體現(xiàn),還要求教師要能夠在備課時對具體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能力水平、心理狀態(tài)等因素進行考慮,以便通過備課的形式賦予教材以新的生命,讓教材的內(nèi)容能更為契合當前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為全面的發(fā)展。
而在這一過程中,一是要能夠充分的對教材進行把握,以便能夠?qū)φ麄€教學體系予以重構(gòu),讓歷史備課內(nèi)容能夠和具體的教學得到更深層次的整合,使教學能夠在備課的過程中對全局進行統(tǒng)籌見兼顧。二是要讓整個教學能夠圍繞這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來開展,以便能讓教師在必要的時候合理的對內(nèi)容進行取舍,以便能夠有效的解決教學時間和豐富歷史知識之間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這樣才能夠讓教師深入到課標、教材、教學的研究之中,并對高中歷史教材進行大膽的取舍。
三、高中歷史教師要搞好個人備課
高中歷史備課中的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都是極為重要的,而教師在進行集體備課之前要先做好個人備課的相關工作,這樣才能夠讓集體備課的效率變得更高。
首先,高中歷史教師要對教材進行一遍概覽,為知識體系的構(gòu)建做好提前的準備。也就是說,教師要將高中歷史教材中每一個章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提取出來,將其中的要點、難點和重點知識逐一在備課中予以體現(xiàn),并遴選出適宜的引導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通過共同研究來將相關的問題予以解決。
其次,高中歷史教師要對教學的基本情況進行研究,以便讓備課的具體內(nèi)容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這樣才能夠讓課堂教學變得更為有效。在具體的備課進行中,高中歷史教師要先嘗試著對學生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掌握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具體能力狀況、思維方式等多方面的細節(jié)后,再來有針對性的備課,這樣備課的有效性才能得以有效的保證,才能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在教學中被更好的調(diào)動出來,才能讓教學目標能夠被學生內(nèi)化為自身的基本學習需求,才能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方式得到有效的引導。
最后,高中歷史教師要對新課程標準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對教材本身進行更好的把握,以便其能夠準確的將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全部反映到具體的備課之中。這樣教材才能真正的成為學習的有效資料,讓學生能夠通過教材獲得相應的歷史知識,而又不至于被限制在教材那狹窄的范圍之內(nèi),使得備課的有效性得以保障。
四、高中歷史教師要把握好集體備課
高中歷史教師在個人備課的環(huán)節(ji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之后,就可以順利的進入到集體備課的環(huán)境之中,以便讓備課的內(nèi)容得到進一步的優(yōu)化,令教材的有效性得以充分的突顯,使教學更具有實效性。
一方面,高中歷史教師要端正備課的心態(tài),明確備課是為了讓教學工作得到更好的開展,而不是為了去應付學?;蛏霞壷鞴懿块T的相應檢查,讓教師更樂于在教育的過程中去不斷的進行學習,使得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這樣課堂教學的效益或有效性才能得以保障.
另一方面,高中歷史教師要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大膽的爭論,在真理面前是沒有所謂的權威的,只要是對教學這門藝術的無止境追求,那么每一位教師都享有自由表達的權利,可以將自身的獨特見解合理的表達出來。當然,要讓高中歷史集體備課能夠得到更好的進行,教師還需要對備課的主體予以明確,在該主題的引導下去進行相關資料的積累,從而讓備課的有效性得以充分保障。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賦予了高中歷史備課以新的內(nèi)涵。而隨著教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教學有效性問題成為了教師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這也給高中歷史教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如何讓備課更具有效性,成為了教師奮斗的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