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遐霞
摘要:隨著文化理念逐漸被重視。民族文化體系中作為子系統(tǒng)的漢字文化是整個民族文化的縮略圖,它也是民族文化其它子系統(tǒng)的基礎。在小學識字教學中滲透中國漢字文化是留住民族文化之根的基礎,也是解決目前小學識字中出現的諸多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
關鍵詞:小學識字教學;漢字文化;獨體字;合體字
鑒于目前小學識字教學現狀和切實有效解決小學識字難題的考慮,將依據以下幾方面提出策略。(1)依據課標。我國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識字提出了目標和要求。這些課程目標要求如何在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加以落實并有可操作性是我們提出小學識字教學策略的立足點。(2)依據語文學科特點。語文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首先,語文學科的學習目標表現為能力目標和素養(yǎng)目標,與學習內容并不統(tǒng)一。其次,語文教材所選內容之間缺少嚴格的內在聯(lián)系。(3)依據識字教學現狀。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對小學識字教學現狀已有較為深入的了解。這便使識字教學策略的提出能夠做到有的放矢。
一、策略一:獨體字滲透漢字文化的教學策略研究
1、策略依據。(1)課標及教材依據。在研究中,筆者發(fā)現:我國現行的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一年級上冊識字部分主要為獨體字。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在兒童識字初期,最早接觸的是獨體字,本階段對獨體字的學習將對今后的識字打下基礎[1]。(2)識字教學現狀依據。通過問卷和訪談可以發(fā)現:首先,小學識字教學方法多樣化,但教學中滲透漢字文化的幾乎沒有。通過訪談發(fā)現:接受訪談的8名教師中有6名可以在識字課堂中運用五種以上的識字教學方法,但談到在識字教學中滲透漢字文化僅有2名教師表示會擴展一些相關成語、詩句,無一名教師進行字形演變、漢字理據分析??紤]到一年級學生由于入學時間短,對識字教學方法接觸不多,而認為漢字太難的比重較大,所以認為學生之所以對識字產生如此大的畏難情緒,可能和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很大關系。獨體字由于其自身筆畫少但筆形變化豐富、成字能力強等特點,便于進行漢字文化滲透[2]。
最后,通過訪談發(fā)現,很多教師具有在識字教學中滲透漢字文化的意識,但由于教師隊伍知識結構薄弱,對漢字研究不夠深入,漢字文化滲透顯得力不從心。
2、策略內容。(1)分類獨體字和合體字。漢字是表意文字,從漢字字形入手學習漢字是在漢字學習中滲透漢字文化的開始。漢字是由部件構成的,部件中有成字能力的部件為成字部件,無成字能力的部件為非成字部件。
經過研究分析,筆者總結出獨體字具有如下特點:(1)獨體字一般筆畫較少,但筆形變化豐富。(2)獨體字結構相對簡單。(3)較多獨體字可組成合體字。
二、策略二:合體字滲透漢字文化的教學策略研究
1、策略依據。(1)課標及教材依據。在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在小學第一階段就提出要求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以蘇教版一、五年級語文課本上冊生字表為例,一年級上冊生字表合體字部首共66個,五年級上冊生字表合體字部首共84個,兩表合計部首共98個。這些部首基本都屬于漢字常用部首,對同部首漢字起到統(tǒng)轄作用,是學生今后學習漢字的基礎。(2)識字教學現狀依據。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了解到小學識字教學的現狀包括如下幾方面:首先,小學識字教學課堂中有很多識字方法被廣泛使用,其中筆畫教學法和部首教學法是教師經常使用的。其次,學生識字效果有待提高。最后,小學教師漢字文化基礎薄弱。[3]
策略內容。依據部首,分類合體字;落實所涉部首的字形理據;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取其所長。
2、策略示例一。
(1)合體字集中識字滲透漢字文化。
【授課對象】
小學一年級學生
【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查找本節(jié)所學合體字會、全等字的字形演變、字形理據等漢字文化內容,并就課堂設計制作PPT課件。
學生預習生字,讀準讀音。
【教學目標】
①講解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生字表中所收以“人”為部首的漢字的基本形、義,了解該部首的文化意蘊。
②解決生字表中相關部首的讀寫問題,了解掌握相關字的漢字文化。
③培養(yǎng)學生漢字理據性思維意識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①講解以“人”為部首的漢字的基本形、義,了解該部首的文化意蘊
②解決生字表中相關部首的讀寫問題,了解掌握相關字的漢字文化。
【教學方法】
①講授法。
②集中識字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以“人”字的不同寫法導入,激發(fā)學生好奇感。
(3)落實本節(jié)所識字的讀音。
①學生在生字表中找出“人”“亻”部字。
②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③學生齊讀。
(4)引導識字,滲透漢字文化。
①展示古體字形,引導學生理解字理。
②講解字義過程中分析字義。
③適時引入相關漢字文化知識。
④落實簡體字寫法。
(5)寫字訓練。
①學生描紅。
②教師將易錯字的結構進一步講解。
③學生在方格本上照著書上的生字寫。
(6)作業(yè)。
找出本冊書生字表中所有“女”部字,并查字典確定。
三、結論與建議
本論文研究的問題在小學識字教學中滲透漢字文化的教學策略。在廣泛閱讀、分析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分析了小學識字教學方法和漢字文化的發(fā)展歷程及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圈定了漢字文化在本研究中的具體范圍。經過不斷的實踐總結,本研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可以在小學識字教學中滲透漢字文化的識字教學策略。本策略主要分為獨體字滲透漢字文化的教學策略研究和合體字滲透漢字文化的教學策略研究。希望本策略能為小學教師提供行之有效的識字教學參考,有效解決學生識字難題,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參考文獻
[1]王瑞華.小學識字教學中滲透漢字文化初探[J].學周刊,2015,(4):48.
[2]郭茹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探討[J].科教導刊,2014,(06):114+177.
[3]高紅娟.小學中段識字教學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