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稿)》在教學建議部分,做了這樣的表述:“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彪S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應運而生的閱讀教學策略更是層出不求,教師作為語文學科引路人,必須要回歸育人初心,選擇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此,本文從整本書閱讀教學角度切入,重點闡述了做好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工作的有效策略,以期為廣大學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整本書閱讀
一、 整本書閱讀的定義及其重要意義
整本書閱讀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有效閱讀教學模式,它是教師在結(ji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的基礎上,向?qū)W生推薦一些合適的閱讀書籍,并對其進行科學的指導,以此來幫助學生完成對整本書內(nèi)容的理解和感悟,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教學模式。它不同于現(xiàn)行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單篇課文閱讀和節(jié)選段落閱讀,它是引導學生從頭到尾完整閱讀整本書的閱讀。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 增加學生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
整本書閱讀走出了單篇課文閱讀的局限,為學生打開了兒童文學的天窗,有效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培養(yǎng)了學生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
(二) 提升學生專注力,強健學生精神
整本書閱讀培養(yǎng)了學生的耐心與專注力,培養(yǎng)了學生與古代圣賢對話的能力,并使其從中學習他人優(yōu)秀品質(zhì),進而強健自身精神,健全自身人格。
(三) 發(fā)展學生語言,鍛煉學生思維
整本書閱讀為學生提供了多種語言形式,對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和語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且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通過對書本內(nèi)容的思考,鍛煉了自身的思維能力,提升了自身思想境界。
二、 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 推薦合適閱讀書籍,吸引學生閱讀興趣
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要為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書籍,以此來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所謂“合適”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是推薦的書籍要有意思,能喚醒學生內(nèi)心的讀書欲望,令學生產(chǎn)生自主探求知識的動力;一個是推薦的書籍要有意義,能啟迪學生的思維心智,陶冶學生的文學情操,令學生提升自身的思想品格和能力。因此,教師在推薦閱讀書籍使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年齡特點,選擇有趣的兒童性經(jīng)典類書籍,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在學生心中種下一顆閱讀的種子。
例如,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思考感悟能力,容易和書籍中的文本進行深入對話。但這一時期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對于太過沉悶、深奧的書籍興趣較低,因此教師可以向其推薦《海底兩萬里》《奇妙的數(shù)王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西游記》等書籍,這些書籍的內(nèi)容比較有趣,能充分迎合小學生的好奇心理。而且這些書籍也都屬于經(jīng)典性文學作品,尤其是《西游記》更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對培養(yǎng)學生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 加強閱讀方法指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當前提出的海量閱讀對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難度,因為學生日常的課業(yè)負擔較重,且閱讀能力、閱讀時間以及書籍資源等較為欠缺,所以要想更好地完成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方法指導,讓他們有閱讀方法可尋、有閱讀技巧可依,以此來提升他們的閱讀效率,進而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此外,教師只有幫助學生掌握這些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才能加快他們的閱讀速度,提升他們的閱讀質(zhì)量,增強他們的閱讀信心,以此為學生博覽群書、提升才華奠定基礎。
例如,在整本書閱讀教學《老舍散文集》時,書中散文具有內(nèi)容詳實,意境深遠的特點,若只是泛泛而讀,難以達到領會優(yōu)美文字和深遠意境的教學目的,因此,在學生閱讀前我對其進行了詳細的方法指導。首先,我告誡學生閱讀時要放空心境,摒棄周遭的事物影響,以此來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當中與老舍進行心靈對話。其次,我又向?qū)W生簡單介紹了老舍的生平事跡,引導學生在了解作者心路歷程的基礎上,更好地感悟散文中的豐富情感。與此同時,我還對學生進行了讀前引導,向?qū)W生介紹了散文作品的相關內(nèi)容。一切準備就緒后,我向?qū)W生重點介紹了“散文閱讀三部曲”,即:把握主旨——揣摩語言一賞析技巧,并以文章《貓》為例,做出了具體的指導解析。我首先要從重點句段中找出作者對貓的性格描寫特征,以此來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這一文章主旨。接著揣摩“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钡戎攸c句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明貶實褒的深入含義。最后對文章中的寫作語言技巧進行賞析,引導學生摘抄一些擬人、對比的優(yōu)美句子,為作文寫作積累素材。需要強調(diào)的是,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記錄問題和感悟,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 增強師生閱讀交流,加深學生閱讀理解
小學生的心智和能力還未發(fā)育健全,要求他們深入地理解閱讀書籍內(nèi)容具有較大難度。雖然教師對其進行了有效指導,但因為學生接受能力不同,依舊會在閱讀過程中遇到新的閱讀難題,如若教師對其進行一一指導,難免造成效率低下的不良后果?;诖?,教師在學生閱讀過程中一定要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閱讀交流,引導他們彼此之間交流閱讀時遇到的問題、文章的理解以及獲得的感悟,以此來獲得不同的見解,快速解決閱讀難題。這樣的閱讀交流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還加深了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
(四) 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閱讀教學質(zhì)量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雖然一些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變得越來越高,但卻依舊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教學需要,且少部分教師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誤區(qū)當中,不僅不利于整體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更阻礙了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對此,不斷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閱讀教學質(zhì)量也就變得迫切而必要了?;诖?,教師要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學習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此次來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例如,我借助發(fā)達的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與其他優(yōu)秀教師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總結(jié)積累了許多有效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如,教師在教學指導時要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氛圍,組織開展閱讀主題會,并和學生一起閱讀書籍、交流感悟,以此來促進學生完成閱讀任務。此外,當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時,切不可強迫他們閱讀,而是通過多種方式引導,以此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進而完成閱讀任務。在此基礎上,我還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閱讀指導方法研討會,學到了更多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
三、 結(jié)束語
隨著改革教育的深化,小學整本書閱讀已經(jīng)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卻也遇到了許多新的難題。眾所周知,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推力。教師作為學生的領路人,必須要回歸育人初心,推廣兒童閱讀,做好整本書教學工作,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其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
雍建梅,四川省江油市,四川省江油市詩城小學南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