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問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有效的提問能夠精準地把握學科重難點,提升課堂教學成效,深化學生的學科學習。初中生物教學對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文章結合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實際,具體分析怎樣開展有效的初中生物教學,旨在更好地促進學生生物學習。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問題學習;組織實施
生物教學在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在實際教學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性,通過有效的生物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動手操作能力。但是從發(fā)展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氛圍不夠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模式生硬。問題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比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為此,文章就、初中生物課堂實施問題學習的組織與實施問題展開探究。
一、 以問題為基本導向,引導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內容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精心設計能夠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通過分層次的問題設置將生物知識點轉變?yōu)榫哂袑哟蔚?、難易適中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和解答不斷推進初中生物課堂教學。
比如在學習《人體消化與吸收》這一課內容的時候,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設定這樣的問題情境:“同學們,你們今天吃飯了嗎?都吃了些什么食物?你們知道食物在進入你們身體之后會有著怎樣的旅程嗎?”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充分吸引了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學習興趣,并在課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體驗,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再比如學習《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一課的時候,這節(jié)課的學習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存在困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更多生物圈的知識,如溫度、陽光等。在教學中,為了能夠吸引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以問題為基本導向引導學生學習。在課前,教師帶領學生到室外觀察草地、公園。在課堂,教師為學生設置這樣的問題情境:“利用環(huán)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是什么?生物和環(huán)境存在怎樣的關聯(lián)?”在學生在教師提問下積極思考問題的時候教師巧妙地引入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在課前問題設置的時候教師要格外注重問題設置的啟發(fā)性,通過問題的設置引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中。
二、 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提問,訓練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
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對于同樣的一個問題,受思考角度、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同的。在這種情況下,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予以學生給出的不同答案予以肯定,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人體的支持與運動》一課的時候,這節(jié)課教學一般會通過觀察、實踐、提問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長骨的結構,在學習的過程總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質疑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骨實驗來引導學生觀察長骨的結構,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會對未知事物產生疑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積極鼓勵積極提出疑問,有的學生會根據自己的思考提出“骨表面的膜是什么?骨膜中是否有血管?骨髓一般分布在什么位置?”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不用及時給出回答,而是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挖掘問題、解決問題。
三、 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夠在頭腦中構建一定的知識結構,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學習問題。同時,受中學生認知發(fā)展的限制,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有益引導。為此,在問題啟發(fā)式教學中,教師要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綜合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提出學生范圍內能夠解答的問題供學生探究學習,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構建知識體系。比如在學習《兩棲類生殖與發(fā)育》一課內容的時候,教師味道“四W”提出了問題:“哪一方會發(fā)出交配信號?交配一般在什么時間段進行?”在問題提出之后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思考解決問題,學生在小組氛圍中積極探討學習問題,在問題的思考和解決過程中引出了“變態(tài)發(fā)育”的概念。之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組探究蟾蜍、大鯢、螈的發(fā)育過程,并將研究結果繪制成相應的表格。在學生以小組形式學習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總結歸納,促進學生自主構件學習知識。
四、 以問題為基本紐帶,在教學過程中拉近師生距離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新課標提出的要求為學生的生物學習打造自主、合作學習平臺,加強生生和師生之間的交流。在這一平臺上,問題是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重要平臺。為此,在具體的問題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根據導學案的安排開展相應的自主學習活動。比如在學習《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課的時候,基于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是讓學生了解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教師在對學生分組之后,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導學案問題情境,讓學生交流自己的作息時間、起居習慣等,在交流中引導學生評價彼此的作息和生活習慣,拉近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問題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設置為核心的教學方式。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要求,通過導學案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引導、小組合作探究中的問題設置等方面思考怎樣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提出合理的問題,在問題的引導下不斷深化學生的生物學習,提升學生生物素養(yǎng),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張光明.初中生物課堂實施問題學習方法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6(16):135.
[2]柏鵬鵬.初中生物問題啟發(fā)式教學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4(32):123.
[3]王玉強.問題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7(04):43-44.
[4]田洪彬.問題教學法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王金枝,高級教師,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