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晨
【摘要】物理是基于自然科學基礎上產生而來的學科,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既可以提升教學效率,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能力。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強調將物理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以學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經驗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一系列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分析問題、討論,該種教學模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生活化教學引入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方式。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初中物理教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7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強調將物理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以學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經驗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一系列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分析問題、討論,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獨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索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物理與自己生活之間的關系,深刻的體會到物理知識蘊含的價值,以此為基礎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從物理角度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
1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價值分析
物理是基于自然科學基礎上產生而來的學科,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既可以提升教學效率,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能力。
例如,在《慣性》這一刻的教學中,很多學生都不理解慣性的的深層次含義,此時,即可在課堂上引入以下與慣性有關的生活現(xiàn)象:衛(wèi)生么扔出紙飛機后,它還可以飛行一段時間呢?雖然在手部停止運動之后,紙飛機未受力,但是由于慣性,紙飛機依然會保持原來的運動軌跡,繼續(xù)飛行。
在課堂上引入大量的生活例子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物理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探索活動中,更好、更快的掌握相關知識。
2 初中物理生活化的相關理論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提出:教材,只能夠作為教課依據,要提升教學效果,讓學生可以真正的受益,教師必須要學會利用教材,將物理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可以讓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真正的將“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貫徹到實處。此外,在教學時,教師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學生解放天性,既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又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3 生活化教學引入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策略研究
根據初中物理這門學科的特點,要將生活化教學應用在其中,需要從教學設計、新課導入、實驗教學等環(huán)節(jié)著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到以下的問題:
3.1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更新教學思維
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還較小,他們的心智水平還不成熟,物理這門學科學生也是剛剛接觸,對于物理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前,不應該設計過高的起點,給學生帶來挫敗感。為此,教師需要深刻研究大綱中的教學規(guī)定,舍棄實踐價值小以及過難的知識,將教學重點防治在物理實驗的探究以及生活化總結上,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主動投入到探索過程中。在教學時,對于部分抽象的定義和規(guī)律,應該循序漸進的帶領學生去理解。
例如,在《功率》這一課的教學中,可以先組織學生手機家中電器的標簽,了解不同電器的不同功率,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不同的電器會有不同的功率,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有著根本的不同的,既加深了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3.2 以生活實例為出發(fā)點導入新課,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這個環(huán)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課導入時,教師需要注意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以生活實例導入新課,為此,教師可以將《走進科學》、《探索發(fā)現(xiàn)》等科普節(jié)目應用到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與學習知識相關的內容,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被動學習轉化成為主動學習,讓學生能夠有目的的開展學習。
3.3 將生活化教學融入實驗教學中
在學生的生活中,物理現(xiàn)象是非常多的,多數時候,學生都沒有主動思考的意識,將生活化的思想融入到實驗教學中既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所學內容,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觀察能力。
例如,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將保溫瓶中的熱水倒出,再蓋上瓶蓋之后,瓶塞就馬上跳起來,教師可以將這個現(xiàn)象引入到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最后由教師來解釋,大家一起總結出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方法。將這些事例融入到物理課堂中,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樂趣,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3.4 利用多媒體提升物理教學的生活性
如果一直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讓物理課堂變得更加豐富,教師就需要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應用多媒體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樂趣,提升物理教學活動的廣度和深度,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為此,教師必須要掌握PPT的之所技巧,增加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
例如,在講解與光速有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雷雨天圖片,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了解自然與物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待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之后,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危險的實驗,要知道,在物理教學中,很多實驗是不能開展的,學校的設備也不齊全,部分實驗也存在一些危險性,教師可以在網絡上尋找一下相關的實驗,既可以避免危險的產生,又可以節(jié)約資源,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關注度。
4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是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將生活化的知識融入到物理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學以致用的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可以在物理課堂中有更多的收獲。
參考文獻:
[1]魯后君. 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09(10)
[2]趙斌.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科學探究[J]. 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S2)
[3]劉俊峰,張偉. 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找到物理——開展家庭物理實驗的必要性[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0(02)
[4]李屏,張偉. 初論中學物理常規(guī)實驗與“非常規(guī)”實驗有機結合的原則[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