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芝++葛冉++陳祎++周方圓++徐文林++王蓓
摘要:目的 探討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和模擬真實臨床情景教學相結合方法的效果。方法 在2014級大三本科學生實施案例教學和模擬真實臨床情景教學相結合方法;在2013級大三本科學生實施傳統(tǒng)教學方法。結果 2014級大三本科學生理論考核成績以及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優(yōu)于2013級大三本科學生。結論 案例教學和模擬真實臨床情景教學相結合方法有效提高護理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臨床護理實踐能力,達到教與學的統(tǒng)一。
關鍵詞:案例教學;情景模擬;內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9-0009-02
《內科護理學》是學生主干必修課程,涉及面廣,整體性、專業(yè)性及實踐性都很強,其內容在臨床醫(yī)學的理論和實踐中有普遍意義,是學生學習和掌握其他臨床護理學科的重要基礎。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循環(huán)系統(tǒng)是難點、重點,心血管系統(tǒng)常見病的流行病學特點、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等都與臨床緊密相連。我院護生需先學習基本臨床理論知識,大四再進行臨床見習和實習,由于護生缺乏臨床實踐經驗,對疾病的認識很少,因此在學習中普遍感到內科護理學內容枯燥、零散,難于記憶。在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探究性和評判性思維能力,使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取得最佳教學效果,是主干課程教師應探索和思考的問題。筆者擁有十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于2015~2016年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將案例教學和模擬真實臨床情景教學相結合,取得了一定效果,現(xiàn)將方法和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翰林學院醫(yī)學系護理專業(yè)2013級本科大四學生共132人,男生9人、女生123人,年齡18~20歲;2014級本科大三學生共136人,男生11人,女生125人。兩屆學生在性別、年齡、入學成績相比無顯著差異,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材 均采用尤黎明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內科護理學》第五版[1]。
1.2.2教學方法 均由相同教師講授。2013級學生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理論課96課時;2014級采用案例教學和模擬真實臨床情景教學相結合,理論課為96學課時。
1.2.2.1傳統(tǒng)教學法 上新課前進行重點難點的復習,結合教材、PPT和講稿,講授法為主,對難點內容結合案例或習題進行講解。下課前復習回顧本次課堂授課重點內容,布置作業(yè)及預習。
1.2.2.2案例教學和模擬真實臨床情景教學 選擇臨床真實病例,進行適當加工和整理,使之具有代表性和示教性,符合護理專業(yè)的教學需要, 但應最大程度地與臨床保持一致。引入案例:心血管科小夜班護士巡視病房,發(fā)現(xiàn)1位正在輸液的70歲老年男性患者突然坐起、氣喘、呼吸困難、大汗淋漓、煩躁不安、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立即聯(lián)系值班醫(yī)師,給予檢查:兩肺布滿濕啰音、哮喘音,心率142次/min,呼吸38次/min,心尖部聞及舒張期奔馬律,可觸及交替脈。這時,教師提出第一個問題:“根據(jù)以上資料,請同學判斷患者出現(xiàn)了什么情況?診斷是什么?”學生分為8組,每組6人進行討論,“患者是右心衰還是左心衰?若是左心衰,患者的表現(xiàn)是如何?”這時教師再對學生進行引導,就這一初步診斷作深入細致分析。接著,提出第二個問題:“你的診斷依據(jù)是什么?請學生根據(jù)病例資料討論。”該患者突然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痰,心率142次/min,呼吸38次/min,查體心尖部聞及舒張期奔馬律,可觸及交替脈,可以確診患者出現(xiàn)急性左心衰竭的臨床表現(xiàn)。再到第三個問題:“結合病例思考:該患者為什么沒有做其他的實驗室檢查?怎樣配合搶救及護理?”學生再通過討論逐一作答以上問題。也可分別連續(xù)提出,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連貫性,避免冷場,也可一次性提出,讓學生先行自由討論,后再逐個作答。同學討論告一段落,教師給出正確答案。最后,教師給出在我院模擬醫(yī)院拍出的模擬視頻,由第1位學生扮演患者,出現(xiàn)急性左心衰臨床表現(xiàn),第2位學生扮演值班護士,第3位學生扮演值班醫(yī)師,視頻包括從患者出現(xiàn)急性左心衰表現(xiàn),護士配合醫(yī)師進行搶救的整個過程。學生看視頻過程中進行討論和模擬搶救護理,教師進行分析和總結。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與臨床實踐過程相脫節(jié)的不足,可以積極有效的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對臨床知識實踐的運用能力。
1.3評價標準
①評價學生對教學過程的認同滿意度。學期結束后,統(tǒng)一發(fā)放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無記名答題,當場收回。調查問卷均為選擇性題目,用李克特(Likert)量表的5級反應制,即十分同意、同意、未定、不同意、十分不同意[2-3]。②理論考核學生的成績。成績以百分制計算:85~100分為優(yōu)秀、75~84分為良好、60~74分為中等、60分以下為不及格。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最新的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19.0對隨訪調查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t檢驗計量資料,χ2 檢驗計數(shù)資料,如果得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個年級教學后的理論考核成績比較
2013級理論考核成績(80±5.68)分;2014級理論考核成績(88±5.49)分;兩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681,P<0.01)。
2.2模擬真實臨床情景教學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
案例教學和模擬真實臨床情景教學相結合,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分析能力、溝通與交流能力,對內科系統(tǒng)疾病護理,尤其是循環(huán)系統(tǒng)章節(jié),有更好更深的理解和認識,見表1。
3 討論
《內科護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和模擬真實臨床情景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可彌補護理學生臨床實踐機會的不足,主要優(yōu)點:①激發(fā)護生對《內科護理學》的學習熱情,病案分析討論時,課題氣氛活躍,學生可以參與其中,避免了注意力不集中,同學之間小組互相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跟以前的被動接受不一樣,提高學生對內科護理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加上模擬臨床真實視頻,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學生提前感受臨床,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提高了溝通與交流的能力,特別是對評判性思維有了進一步認識[4-5]。②完善教學評估體系。先引入案例,再加上視頻模擬臨床真實情景,學生對案例和視頻中臨床真實情景的的解決分析能力是學習效果的直接反饋,教師要加強關注并記錄學生的表現(xiàn),注重對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分析解決能力、溝通協(xié)調能力等方面的觀察和測評。教學評估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案例教學的目的,積累護理經驗和提高臨床思維的能力[6-8]。③通過兩個年級教學理論測試成績來看,2014級理論考核得分明顯高于2013級理論考核得分,說明學生通過病案分析何視頻模擬情景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使其對內科護理的理論知識理解和掌握更為有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這批大三的學生,他們即將進入臨床實習,全面掌握理論知識有助于在臨床實習中更好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為實習和今后臨床護理工作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因此,采用病案分析和模擬真實臨床視頻,可以讓在校護理專業(yè)的學生提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激發(fā)學習興趣,盡快適應今后的臨床工作,促進職業(yè)能力的形成。
總之,社會需求不斷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課程教學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發(fā)展學生多方面能力的需要。教師對教學改革的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將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案運用到大學護理教育課程設置中,可以達到教與學的統(tǒng)一,以適應現(xiàn)代護理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尤黎明.內科護理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2]張俊玲,吳蘭迪.基于臨床護理路徑的情境模擬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全科護理,2012,10(6):565-567.
[3]周德震,韋凡平,袁高輝,等.心內科臨床見習帶教中應用案例教學分析法的效果分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12):103-127.
[4]李莉莉.情景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5(09):156.
[5]李健芝,于小華,胡麗,等.案例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109-110.
[6]孫士杰.案例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6):197.
[7]胡麗.問題-措施-結果與案例導入情景式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5(13):2081-2082.
[8]董瑞婕,周肖英.案例教學法和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比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4,32(1):90-91.
編輯/王海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