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浩
【摘要】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使得國家教育領域興起了一股素質教育改革熱潮。其中學校體育教育作為國家素質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勢必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筆者簡述了學校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必要性,在體育教學中從多方面入手,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關鍵詞】體育教學;終身體育意識;科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6
0.引言
國家改革學校體育教育后,使得學校更加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尤其需要重視加強學生終身體育觀念,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體育的魅力。終身體育成為了體育教育改革的一個必然發(fā)展趨勢,也符合新時期的發(fā)展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必要性
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體現(xiàn)了中國體育教育的改革要求,也是國家體育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一個主要目標。社會的競爭力日益激烈,我們經(jīng)常處在強壓、緊張的環(huán)境下,心理與身體都存在安全隱患。為了適應這種社會環(huán)境,學生需要樹立終身體育觀念,在高壓環(huán)境下能夠學會減壓。利用體育對自身進行調節(jié),既能夠鍛煉學生的體質,也有助于學生發(fā)泄心里的郁結,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此外,終身體育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信心,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使得學生學習、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終身體育教育已成為國家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目標,并引起了學校和教師的高度重視。在教學中,體育教師需要打破常規(guī)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積極組織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并使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堅持參加體育運動,進而達到強化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目的[1]。
2.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科學對策
2.1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化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就需要讓學生熱愛體育運動,并對體育鍛煉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并以此作為教育的核心目標,讓學生能夠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識,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在明確教學內容后,體育教師需要利用豐富有趣的方式,組織多姿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并從中感受到體育運動的獨特魅力,進而能夠持之以恒地進行體育鍛煉[2]。
此外,體育教師需要制定完整的教學計劃。課前,體育教師需要規(guī)劃好教學方法、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內容等,課后,教師需要及時做好反饋工作,不斷彌補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足之處。同時教師還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習慣,使得學生能夠明確開展體育運動的意義,以此強化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例如:學??梢越M織籃球聯(lián)誼賽、登高比賽、足球聯(lián)誼賽或花式單車比賽等多種大型健身項目比賽,豐富體育內容。教師在開展百米跑、投球以及跳遠等課堂項目的基礎上,可以適當添加國標舞蹈學習等體育項目。利用這種藝術和體育相結合的項目,豐富學生的體育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還可以增加滑板、瑜伽、自行車、羽毛球等項目,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選擇體育學習內容,既可以讓學生學到更為豐富的體育知識,還能夠引起學生注意力,逐漸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3]。
2.2充分尊重每位學生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準確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運動,使學生能夠在競爭中團結合作,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提升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體育教師要明確學生和學生間的差異性,維護每位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敢于各抒起見的學生,體育教師需要積極鼓勵他們,并主動采納其中的合理意見,以此不斷改進體育教育工作。體育教師要多關注學生,適當表揚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積極鼓勵表現(xiàn)偏弱的學生,公平對待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能夠在體育運動中找到自信心。新時期要求體育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校則要做好輔助工作,為學生的體育學習創(chuàng)造相應的條件,從而提升學生學習體育的自覺性,讓學生在日后還能夠自覺進行體育鍛煉。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在向學生教授體育技能的同時,還需要關注學生心理變化,向他們傳遞正能量,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讓學生學會用體育運動來鍛煉自己的體質,同時還能夠利用體育運動來減輕自身的學習壓力,使得學生自覺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4]。
2.3理論聯(lián)系實踐,促進學生的和諧發(fā)展
學校體育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深入認識體育運動,掌握相應的運動技能,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向學生講授基本的體育理論知識,然后組織相應的體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體育實踐中深化自身所學理論知識的了解,以此培養(yǎng)自身的運動能力。在體育實踐過程中,學生既要牢記相應的理論知識,還需要進行實踐。體育教學能夠利用課外運動等方式來實現(xiàn)對課堂理論知識的補充。所以體育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目的。
例如:在組織足球聯(lián)誼賽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基本的足球運動技能,同時也需要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而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相結合能夠促進學生的和諧、全面發(fā)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靈活運用技術訓練和身體素質有機結合的教學方式,在基礎訓練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耐力、靈活性和運動速度訓練。練習結束后,體育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觀看相關的訓練視頻,讓學生可以從訓練視頻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運動不足,并及時加以改正。此外,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列舉實例、針對最新體壇事件展開討論,讓學生研究運動健將的運動技能,以此作為自己學習體育的榜樣[5]。
3.結語
綜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們更加重視生活品質,更加熱愛體育運動。終身體育能夠促進人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儲建新.健康體育教育模式對促進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開封大學學報,2013,9(05):177-178.
[2]李少華,龔耀.淺談建構主義理論對大學體育教學的啟示[J].體育博覽,2011,15(05):651-652.
[3]楊波.淺談“以人為本”的高職體育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05(18):341-342.
[4]張曉林,張林虎.重慶市大學社會體育專業(yè)建設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1,13(05):122-123.
[5]安維強.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教育教學論壇,2010,13(36):178-1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