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楨+周州+孫穎
摘要:在現代漢語中,量詞不僅種類多、數量大,而且使用范圍廣泛,量詞有著獨特的語法及語義表現,在實際運用上也比較靈活、多變,因而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難點。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很多留學生由于對量詞意義的理解不夠充分,無法正確得當地使用量詞,本文結合漢語本體中量詞的研究成果,對于對外漢語教學中留學生的量詞使用的偏誤類型進行全面分析,對產生偏誤的原因進行深入探索,并進一步提出增強留學生對量詞掌握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對外漢語;量詞;偏誤;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H195
一、量詞的定義及類型
我國漢語本體研究中,各家學者對量詞研究的角度不同,量詞的定義及分類因而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經過專家學者的研究,量詞在甲骨文時期就已經出現,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量詞的數量不斷增多,對量詞的研究也逐步完善,量詞作為現代漢語中一種獨立的詞類,不僅在語言中得到了廣泛地運用,其語法、語義特征也呈現出自身的特色。
由于量詞和名詞、動詞、形容詞這三大詞類聯(lián)系緊密,形成了一個相對連續(xù)的體系,量詞在實現計量功能的同時,也成為了名詞的詞類標記。目前,對于量詞的類型還沒有統(tǒng)一的劃分,不同的學者對量詞劃分的角度及標準不一,所劃分的量詞類型也會有所差別。
呂叔湘把量詞分成9類。分別是:個體量詞、集合量詞、部分量詞、容
器量詞、臨時量詞、度量衡量詞、自主量詞、動量詞、復合量詞。胡裕樹先生將量詞分為三組:第一組如尺、寸、斤、兩、公斤等,這是用來修飾限制名詞、形容詞的。第二組如個、只、件、條等,這組量詞是修飾名詞的。第三組如:下、次、遍、趟等。這組量詞是用于修飾動詞的。
二、對外漢語教學中量詞的偏誤分析
1、“個”的泛化偏誤
“個”是現代漢語中運用范圍比較廣泛的量詞,使用的頻率極高,外國留學生在使用“個”時,極容易產生不顧詞語搭配、句法等的濫用和誤用,這種偏誤嚴重影響了句子的準確性。
如我會說兩個(種)外語,一個(種)是英語,一個(種)是漢語。
那個(張)臉是滿臉皺紋的一個老婦人的臉
他們三個人一起挖一個(口)井。
從以上的偏誤例句,我們可以看出,外國留學生由于對漢語的量詞缺乏深入的了解,認為“個”是計量使用的,因而常常忽略了漢語的形象搭配及不同量詞的確切意義。如“臉”是用“張”來修飾的,而“井”用“口”來修飾則更具形象色彩。
2、同音異形量詞的使用偏誤
現代漢語中的同音異形量詞也是外國留學生常常出現偏誤的地方,如“顆、棵、課”,“幅、副”等,這些偏誤主要是由于留學生對量詞的把握還不夠到位,在書寫及量詞的意義理解上還不夠充分。因而,同音異形量詞的使用多出現在書面語的表達上,在口語交際上則不存在。
如:連忙回答說:“不是”,“那為什么這幅(副)苦瓜臉了”。
我在家門口種了一顆(棵)櫻桃樹。
3、對使用范圍相近的量詞上的偏誤
現代漢語的量詞是極為豐富的,常常會出現相近的事物卻用不同的量詞表達的情況,而留學生對這些具體的量詞使用中出現偏誤的頻率較大。
2、偏誤原因
2.1教學方面
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的可能是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基于認知水平的不同,他們對漢語量詞的理解與接受程度也會有所差異。特別是在漢語本體的量詞研究還不夠充分的情況下,在解釋某些量詞時很容易陷入困境,只能將量詞的使用歸于漢語的習慣。根據《漢語水平詞匯及漢字等級大綱》的要求,甲級詞匯里共有46個需要掌握的量詞,但是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只有出現了才會進行講解,而沒有對學生進行明確的訓練,以致學生無法充分地掌握量詞的有關知識。
2.2語言習得方面
在第二語言習得中,母語的負遷移是不可避免的,外國留學生在習得漢語的過程中,也會不同程度地受到自身母語的影響,對于英語為母語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語言中量詞使用很少,雖然在使用上不會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但是漢語中不同的名詞、動詞的量詞修飾,在英語中被大大簡化,因而留學生在記憶大量的漢語量詞,并掌握使用范圍及固定搭配情況,也是極為困難的。
對于母語中存在量詞的留學生而言,他們在使用中很容易將母語中的量詞知識套用到漢語量詞的使用中,這樣也會導致量詞使用的錯誤。
三、對外漢語量詞教學的對策研究
1、加強對漢語本體量詞的研究
量詞在現代漢語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僅使用歷史悠久、運用范圍廣,而且使用靈活,具有豐富的語義色彩。
2、運用對比分析教學方法
由于外國留學生已經具有較為完整的母語語言體系,因而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受到母語的負遷移作用而影響漢語量詞的學習,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國家母語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以留學生的視角來判別漢語量詞與母語的關系,通過對比教學及多角度分析,加強學生對于漢語量詞的感知,從而減少母語負遷移對留學生的干擾。
3、運用情景化教學模式
量詞的適用范圍廣泛,能夠修飾不同種類的名詞、動詞,學生不僅要記憶量詞的語義及使用方法,還要記住不同形式的固定搭配,對于留學生而言記憶量大,容易影響量詞學習的效率。教師在量詞的教學中,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作多元化的情境,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更加迅速地理解并掌握量詞知識,如利用多媒體講解量詞的搭配,運用場景模擬的方法,增強學生對于量詞使用的記憶。通過有針對性且生動活潑的情景化教學,在提升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也推動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量詞的使用。
4、分階段分層次教學
語言的學習使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尤其是對于已經熟練掌握母語語言的留學生而言,他們在語言的學習中受到的干擾因素更多,對漢語量詞的掌握也更加困難,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量詞使用的頻率、難易,以教材為基礎,對學生實行分階段、分層次教學,如對于初級階段的外國留學生,可以指導他們掌握“數+量+名”、“動+數+量”的基本搭配規(guī)律,并使學生熟練掌握具體事物的量詞使用方法,為量詞的深入學習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
四、結論
綜上所述,量詞的數量多、適用范圍廣,且能夠根據詞語及環(huán)境進行靈活的搭配,量詞的學習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難點,從留學生對量詞使用的偏誤情況來看,“個”的泛化運用、相近范圍內的量詞使用偏誤較多,造成這些偏誤的原因既包括教學層面的,也包含學生母語負遷移的影響。為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加大對漢語量詞的本體研究,并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分階段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促使留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量詞的使用
參考文獻
1、岑運強. 語言學基礎理論[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
2、惠紅軍. 漢語量詞研究[M]. 四川: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 011 .
3、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M ]. 北京:外語教與研究出版社,2005 - 7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