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要:音樂教學具有它獨特的魅力,它通過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它用鮮明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美妙的音色,觸動學生的情感,震撼學生的心靈,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我們的音樂教育應該“以樂輔德”。
關鍵詞:感恩教育 感恩點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951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币魳方虒W具有它獨特的魅力,它通過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它用鮮明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美妙的音色,觸動學生的情感,震撼學生的心靈,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我們的音樂教育應該“以樂輔德”。
一、感恩教育的策略與方法
1.感恩教育,首先要讓學生知恩。明白要感誰的恩,感什么恩。表現(xiàn)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寫景的歌曲或樂曲,寫人記事的樂曲,要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特點或事情的意義,重點在于情感 的表達,感知父母之恩、祖國之恩、社會之恩。音樂課上,可以通過小組交流、角色扮演、多媒體演示等形式讓學生深層次地理解“感恩”的內(nèi)涵。課外活動或家庭作業(yè)中,可以結合音樂課內(nèi)容布置一些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學校、家庭、社會活動中感受和體驗,從而真正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學校、感恩老師、感恩社會、感恩祖國、感恩大自然。
2. 感恩教育,其次要讓學生體驗。體驗是孩子懂得感恩的基石,沒有情感體驗的感恩教育是膚淺的。我們要通過情感體驗, 讓學生對感恩教育有一個刻骨銘心的記憶。感恩的內(nèi)容中,最被人看重的是父母之恩。但在當前的音樂教材中,關于父母之恩的歌曲或樂曲仍顯得寥寥無幾,這必然導致孩子在情感體 驗方面的不足,同時阻礙孩子在感恩上的想像體驗和思維體驗。因此,老師有責任與家長溝通, 共同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父母在孩子14 歲以前把他(她)成長過程中的一些關鍵環(huán)節(jié)告訴 孩子,使孩子在想像中體驗父母將他(她)拉扯大所受的苦和累。還可建議父母在適當?shù)臅r候, 有意識地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些吃苦受罪的機會??讓學生經(jīng)歷些風雨,體會為人父母者的酸甜苦 辣。
二、感恩教育要發(fā)掘教材中的感恩點
音樂教材中所表現(xiàn)的“恩”是豐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祖國之恩、社會之恩等。因此,我們每堂課都能找到感恩點,如歌唱我們偉大的祖國、歌唱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對民族歷史文化的謳歌等,這些都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題材。從《愛我中華》《歌唱祖國》到《黃河船夫曲》《長江之歌》,在這些優(yōu)美的旋律中,學生的心中裝滿了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眷戀,充滿了對黨和人民的熱愛。
三、感恩教育要創(chuàng)新教育新形式
感恩教育,它是一個多方位的、多形式的、多場合的正面教育、事跡感染、氛圍影響的一種交融體。做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應該多角度、多渠道地開闊思想,創(chuàng)新感恩教育新形式。
1.在介紹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時滲透感恩教育
本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紐因說過:“音樂能夠表達人們的感情和思想,培養(yǎng)心智和理智,是孩子和年輕人的良師益友?!比纭段业淖鎳愤@首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是五十年代影片(上甘嶺)插曲,通過對喬羽先生創(chuàng)作這首歌曲的背景介紹,使學生了解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對志愿軍戰(zhàn)士保家衛(wèi)國、舍身取義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而加深了對歌曲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達到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人民,感恩先烈、仇恨一切侵略者的教育目的。因此,我們在教唱一首歌曲時,要從對作者的介紹、對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的介紹,以及歌曲所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在情感——作出分析,幫助學生感受歌曲的愛國情感。
2. 選擇恰當?shù)姆椒ㄖ笇?/p>
體裁不同,內(nèi)容不同,我們需要采用的手段不同。如教受《蘇武牧羊》這首歌曲,歌中表現(xiàn)了蘇武“留胡節(jié)不辱”、“大節(jié)定不虧”的精神品質(zhì),有很強的感染力。在聽過這首歌曲后,我再把改編的鋼琴曲彈給學生聽,使其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旋律開頭的一個樂句,以四五度跳進和主要下行級進的旋律,使音樂深沉有力,情緒悲涼,高度贊美了蘇武的崇高氣節(jié)。此后是分節(jié)歌,一開始在全曲的最高音上,展示冰天雪地、北風凜冽的自然境界,接著音樂在不斷起伏的波浪式進行中逐漸降落……旋律的欣賞使學生真切地體悟到蘇武卓純的民族氣節(jié),既催人淚下,又給人以力量,太長了民族志氣,歌頌了愛國主義精神,使學生的精神境界得以升華。
3.抓住感恩教育的觸發(fā)點
教育就在我們的身邊,不怕他們犯錯誤,重要的是怎么教育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學會感恩!并且運用教育機智及時抓住教育契機,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我們也在思考的過程中得到凝練和升華。
如我再教唱《告訴親愛的媽媽》這首歌時,在我進行范唱后,同學們很快就掌握了它的節(jié)奏,就在我對我的教學成果沾沾自喜時,卻發(fā)現(xiàn)幾個孩子在輕輕地抽泣,我走過去詢問緣由,原來是我們這首歌觸動了它們的心靈深處,讓他們想到了自己的媽媽,想到了媽媽的艱辛與關愛,于是我抓住這個契機,動員同學們說出自己要對媽媽說的心里話。這樣,同學們既學會了歌曲,又引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感恩父母的情感。
4.在藝術實踐活動中滲透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的生活實踐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既可以是為你的感恩對象做一件事情。如教學生親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學會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時間獻給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日子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動的小事情。也可以鼓勵學生把別人為其做過的比較感動的事情寫成周記或作文。在班上宣讀。還可以指導學生親自去做、去體會,與家長、老師進行換位后做一做家長與教師的事情,從而感知父母、教師對自己的恩情。另外,可以讓學生講述他自己對感恩的認識,講讓他非常感動的事情,講讓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其自己報恩行為的體會和感想。
總之,音樂教學中,教育學生感恩的素材有很多,音樂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教材,科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欣賞美、感受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引導學生感恩、知恩、報恩和施恩。只要音樂教學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靈,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實現(xiàn)自我完善。長期堅持,學生擁有了感恩之心,就會更加熱愛班級、學校、家鄉(xiāng)、祖國、世界,就會對他人充滿愛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