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玉蘭
摘要:高效的教學離不開有效的教學策略。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形成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實施體驗式、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學方法,采取積極的學習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政治;生活化;體驗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政治的學習,不僅是對學生各種考試的硬性需求,更是培養(yǎng)學生了解政治、運用政治的必要途徑。通過政治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正確看待身邊的人和事,維護自身的政治經濟利益的需要,提高個人的精神境界,促進社會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進步。所以,政治的學習不是局限在書本上的,而是要與學生自身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在新課程標準的嚴格要求下,教師們的教學需要發(fā)生策略的轉變,要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個體的個性發(fā)展,啟發(fā)學生對政治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對于政治的理解、把握、運用能力,進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傳統(tǒng)初中政治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分析
傳統(tǒng)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整個教學過程變成灌溉知識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受“應試”的約束,把教學重心完全放在填鴨式知識傳授上,使整個教學過程枯燥而單調,學生除了在分數(shù)上有所成績外基本無他獲。
1、被動式的學習使學生們的參與意識不強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社會對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教學形式逐漸由應試教育向綜合教學轉型,傳統(tǒng)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已無法跟上這一轉型的步伐。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上的唯一主角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學生本該作為課堂教學主角卻退居第二角色,被動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自主學習意識和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在周而復始的被動式學習形式中逐漸被消磨殆盡。然而,對任何課堂教學來說,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興趣對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傳統(tǒng)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被動式的教學模式依然跟不上教育發(fā)展的步伐,急需一種全新教學形式將之取代。
2、單一的教學形式,使整個教學變得乏味而無趣
傳統(tǒng)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形式單一,缺乏趣味性和靈活性,使課堂上的學習氛圍顯得單調而無趣,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就很難將自己融入課堂學習中,使課堂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
二、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
1、豐富案例教學模式,采取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
思維活躍和自我表現(xiàn)意識強是初中生的顯著特點,因此,如何將學生的這些特點充分的利用到課堂教學中來,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是老師教學的關鍵。我們可以在政治課堂中加入辯論、演講等活動,用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認知觀點,加強對教材知識的認知。并且這一舉措可以使學生的主體性能得以充分展現(xiàn),這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的激情和表達的能力得到鍛煉。并且這種多樣化的教學,還可以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氛圍更加輕松。
2、借精心設計教學實踐活動,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抽象的、無法理解的、難以記住的概念貫穿思想政治課的整個教學過程。這就要求老師要通過對教學活動的精心準備,使學生在課堂上調動起最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參與中體驗、活動中發(fā)展”,是課堂教學建立在以學生為實踐主題的基礎上。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都在活動中得到了激發(fā),并且使學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使學生的技能與智力得到雙重發(fā)展。初二的政治內容以法律知識為主,我經常會將一些討論或座談等形式的“問題辯論”“模擬法庭”“今日說法”等活動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從而使課堂教學形成了開發(fā)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氛圍。因為學生在這種活動課上可以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從而不斷地有所思考、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敢于質疑、批判的精神,為將來成為創(chuàng)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3、培養(yǎng)學生興趣,激勵學生參與
有意義的教學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誘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性,在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采取表演、游戲、競賽、辯論、小組合作、集體討論等多種形式,激勵學生參與。小品是一種大家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它常常以諷刺、幽默、夸大等手法揭示某一主題。教學時,引導學生編排相應的小品在上課時表演,讓學生進入角色,在輕松愉悅的心境下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從中受到啟迪與教育。學生在自編自演的故事中既記住了所學知識,又增強了自我保護的意識,達到了事半功倍、兩全其美的效果。學生通過參與和體驗,其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如身臨其境,加深對政治課教學內容的認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提高,更真切地體驗“在學習中活動,在活動中學習”的樂趣。全班學生踴躍發(fā)言,課堂氣氛異?;钴S。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政治課堂教學上不要輕易對學生說“不”。在生活與教學中,否定的最直接表達就是“不”,教學中不合理地使用“不”,可能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我經常會在課堂提問中用“很好”和“有創(chuàng)意”等肯定詞匯來評價學生的回答,同時也經常用“?”來代替“×”來批改學生的作業(yè)。如此一來,就可以傳遞給學生期待,讓學生對自己充滿肯定,獲得進步。政治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學生的自強和自信多是通過老師的肯定獲取的,激發(fā)學生積極進取和發(fā)奮圖強的精神。以我們班的一名學生為例,他的成績不是很好,但是唱歌卻非常好,還獲取了校歌唱比賽的獎勵。我經常會對他的這一特長進行積極的肯定,并對他的學習成績提出期望,希望他能發(fā)奮學習,在學習成績上也取的好成績。結果這名學生開始努力學習,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結論
思想性和知識性的高度統(tǒng)一,是初中政治課的主要特點,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主要在這一階段。初中教師應該摒棄原先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從根本上使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得以提高。總而言之,初中政治教師要以不同學生的特點為根本出發(fā)點,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成功探索出一條與當前教學規(guī)律相一致的全新教學方法,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將不同的教學方法相結合,綜合思考,制定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
參考文獻:
[1]李云.淺談初中思想政治課提問的藝術.教育藝術,2010.5.
[2]李學超.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比較法例談.河南教育:基教版,2004.6.
[3]馬建朋.素質教育在初中政治課中的實施.陜西教育,200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