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璜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睘榍袑嵚鋵崱墩n標》精神,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通過課外閱讀指導,引導學生做到“好讀書,讀好書”,自覺有效地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語文素養(yǎng);科學引導;課外閱讀
一、開設校本課程,落實不同年段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目標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當密切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和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變化,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目標,開發(fā)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形成相對穩(wěn)定而又靈活的實施機制,不斷地自我調節(jié)、更新發(fā)展”。
因此,為切實落實不同年段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目標,我們開設了校本課程。1~2年級每周開設一節(jié)國學課,3~6年級每周開設一節(jié)閱讀課,教材采用分年級編寫的系統(tǒng)的校本教材。校本課程的開設作為一種穩(wěn)定、有效的實施機制,保證了各年段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目標的落實和相互聯(lián)系。課外閱讀指導形成科學體系,階段性和整體性得到較好的統(tǒng)一,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二、編制校本教材,補充、拓展科學閱讀的載體
開設校本課程,使課外閱讀教學有了相對穩(wěn)定的實施機制。但是,茫茫書海,學生讀什么書好呢?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為學生選擇符合其自身發(fā)展水平的讀物,才能確保閱讀質量,有效提升語文素養(yǎng)。本著強烈的課程資源意識,作為語文教研組長、《小學語文校本課程與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系研究》課題組副組長,我積極組織老師們分年級編制校本教材,作為現(xiàn)行語文教材的補充和拓展。兩年來,我們編制的校本教材有《傳統(tǒng)文化讀本》、《我愛閱讀——課外閱讀教程》《課外閱讀書單》和《古詩考級讀本》。這些校本教材是依據(jù)《課標》規(guī)定的各學段閱讀教學目標,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編制的,既是老師指導課外閱讀的載體,又是學生和家長選擇課外讀物的航標,成為落實課外閱讀指導的又一重要途徑。
三、構建閱讀指導課模式,有效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有了課程和教材,接下來就應該追求高效的課堂教學了。我們積極構建課外閱讀指導課模式,使課外閱讀指導課程穩(wěn)定而又靈活地長期實施,達到培養(yǎng)和造就有高語文素養(yǎng)的一代新人的目標。
幾年探索下來,我們構建了以“精講導讀課”為常態(tài),以“師生共讀課”為穿插的課外閱讀指導課程模式?!熬v導讀課”以《我愛閱讀——課外閱讀教程》為教材,主要運用在每周的閱讀課上,旨在教給學生閱讀方法,然后通過遷移,“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樣,學生在課外的閱讀,也會是一個學生、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能得到比較深刻的理解和體驗的過程,才是能提升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閱讀。“師生共讀課”側重于讓學生展示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要先讀整本書或一個主題的書,并經過獨立思考、梳理、整合之后才能參與交流。大量閱讀和信息處理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是一次很好的集訓,語文素養(yǎng)會隨之快速提升。好的課外閱讀指導課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我們的“書香校園”香遠且濃。
四、運用多元評價策略,促使學生提高閱讀品位
評價具有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等多種功能,能影響受評價者以及所在群體的價值取向和選擇傾向。因此,我十分重視評價策略的運用。
語文組每學期在全校評選“閱讀之星”“書香班級”“書香教師”“書香家庭”,開展“讀書月”活動,表彰先進個人、集體,展示師生讀書成果--讀后感、讀書筆記、讀書手抄報、好書海報、朗讀表演等等,讓學生家長、社區(qū)機構也能積極參與評價,共同促進每個學生健康發(fā)展。除此之外,我在班級中也運用多元評價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堅持讀好書。比如,定期讓學生將讀書筆記拿出來曬一曬,互相取長補短;在QQ群上舉行班級讀書會,讓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輪流推薦好書并朗讀書中片段等等。這些做法,充分調動了學生評價和聽取評價的積極性,以來自集體的多元評價促進個體多元發(fā)展,效果甚佳。
五、利用網絡,拓寬課外閱讀指導、交流的時空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一種新型的交流平臺——網絡已經興起并滲透到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我們與時俱進,納入網絡這個新媒體,拓寬課外閱讀指導、交流的時間與空間,使閱讀教學更科學、更迷人。譬如,采用QQ平臺上師生共讀課,所有的發(fā)言都很自然地被保存下來,參與者隨時可以“反芻”。閱讀是主動、活躍的思維和情感活動,適當“反芻”可以加深個體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促進評價和表達能力的發(fā)展,效果很好。
“科學引導課外閱讀,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是我的教學理念和追求。我將在這片土地上不斷探索、耕耘,為培養(yǎng)和造就高素質的一代新人盡綿薄之力。愿閱讀與孩子們一生同行!愿中華民族書香四溢!
參考文獻:
姚娟蓮.引領課外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yǎng)[J].教育科研論壇,2006(10).
編輯 任 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