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婭
摘 要:造句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任務,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的一項基本功。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把詞語用準確,把句子寫完整。指導過程中,感悟例句、聯(lián)系生活是表達的源泉;精心仿寫是基礎(chǔ);科學評價既是一種激勵機制,也是為了促進學生表達得具體、準確。
關(guān)鍵詞:低年級語文;造句訓練;準確;完整
造句訓練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前奏。很多教師認為造句是越短越好,比如用“輕輕”造句,學生寫了“我輕輕地走過去”,從句子結(jié)構(gòu)上看確實沒有問題,學生是否理解“輕輕”呢?不一定,因為下次用“緩緩”“飛快”“小心”等詞語造句時,學生照樣可以用這樣的句式,所以他們不一定真能完全分辨詞語使用的環(huán)境。教師把關(guān)不嚴,學生還會出現(xiàn)比較尷尬的句子:“我高興地走過去……”只求對錯,不求好壞的結(jié)果是學生對學習的不重視,造成用詞不夠準確,表達虎頭蛇尾。造句訓練的兩個基本要求是相關(guān)詞語必須使用準確,句子表達必須完整。在低年級造句訓練中引導學生把詞語用準確,把句子寫具體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
一、憑借例句導學
我們以“明明輕輕地走到草叢里找蛐蛐”這句話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讀幾遍,然后提出兩個問題:明明為什么要輕輕地走過去?“明明輕輕地走過去”這句話與原文有什么區(qū)別?讓學生理解“輕輕”是因為明明怕蛐蛐跑了,所以要特別小心,不能發(fā)出聲音。這里用上“輕輕”非常準確,換成“認真”“高興”等詞語就不怎么恰當了。如果把這句話寫成“明明輕輕地走過去”,就沒有說明走向哪里、去做什么、為什么要走過去、為什么要輕輕地走,這樣會使“輕輕”一詞顯得并不必要,這時將“高興”等詞語替換上去,句子也照樣通順??梢娫洳坏芫唧w,而且用詞造句恰當。
二、聯(lián)系生活導思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強調(diào)作文教學的生活化不能到了中年級以后才開始。以“輕輕”為例,教師可以出示一組詞語——“拍、打、摸、唱”,可以依次讓學生說說:“什么情況下,誰輕輕地做什么”,想一想:這個情況是否需要輕輕地做?這樣就可以喚醒學生頭腦中的各種有關(guān)“輕輕”的記憶。然后教師再讓學生說出別的表示動作的詞語,越多越好,比如“抓、握、流、吹、下”等。然后把“小明”換成別的人,比如“陳老師、爸爸、姥姥”等,還可以換成一些事物,比如“風、雨、小雞、樹枝”等。每變換一次,都要求學生說說這一事物,在什么情況下會“輕輕”地發(fā)生一些動作與變化。
三、由仿到創(chuàng)導寫
有了生活素材的挖掘,一開始學生造的句子往往比較單薄,比如“陳躍躍輕輕地拍了拍沈思葦?!贝藭r,教師要讓學生再次回顧例句,甚至可以把例句寫成幾個小句子,比如,“蛐蛐跑進了草叢,小明怕驚動了蛐蛐,就輕輕地走過去抓它。”體會這樣寫的好處,然后讓學生再把句子造得完整、明了一些。這樣學生就會寫出這樣的句子:“午睡課下課鈴響過了,陳躍躍輕輕地拍了拍沈思葦,沈思葦馬上醒了。”(如果重重地拍,會讓沈思葦嚇一跳)“上課的時候小明在講閑話,小紅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明馬上閉上嘴坐正了。”(如果重重地拍,會影響別的同學)……這些句子使所用詞語顯得非常貼切。
四、有據(jù)評價導行
很多教師認為,造句是比較簡單的事,所以對學生的要求也只是過得去就行,這樣會無形中減少學生對造句所做的努力。改進評價方式,是使訓練真正發(fā)揮寫作指導作用的重要一環(huán)。
一方面,造句評價需要恰如其分。有的教師認為低年級學生需要贊揚為主,就不敢批評學生的不足。我們不能無原則地對所有學生的課堂造句都說好。大家都好,等于沒有好壞之分,學生也不會有自豪感產(chǎn)生。
另一方面,評價要因人而異。優(yōu)秀學生說得好,可以表揚他,說得不夠好,理應指出存在的問題。如果基礎(chǔ)差的學生說得不好,需要引導與鼓勵,讓他們看到發(fā)展的潛力;如果說得不錯,應該放低標準加以贊賞。比如,王XX基礎(chǔ)很差,平時很少舉手。有一次,我讓學生用“漸漸”造句,她意外地舉起了手,我讓她回答,她說:“媽媽漸漸地變老了?!甭犃诉@句話,我突然感覺這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而且句子中有可惜、傷感的語氣,于是表揚了她對媽媽的關(guān)心,希望大家向她學習。后來,我發(fā)現(xiàn)她舉手更多了,學習也逐漸有了進步。
當然,評價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如果教師這么說:“你能……太好了!”學生就會繼續(xù)向這些方向去嘗試造出新的句子,提高口頭表達的質(zhì)量。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闭驹趯W生語言發(fā)展的高度,引導學生思考、辨別、比較與體悟,恰當?shù)刂赋龃嬖诘膯栴},給學生及時的人文關(guān)懷,才能使造句訓練真正為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夯實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梁 華.落實語文“雙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3).
[2]謝麗君.去除情緒化,智慧面對學生—我的教學矛盾解決三步法實踐[J].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5(9).
(作者單位:浙江省臨海市涌泉鎮(zhèn)中心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