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174-02
校園在學生的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角色,學生在校園里學習和成長。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靈魂,看不到卻能深深感受到;是一種氛圍,熏陶學生,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校園文化無形中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和綜合素養(yǎng),自然也深深影響著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僅靠科學課堂遠遠不夠,要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校園文化控制著教育和學習的大方向,良好的校園文化促進了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1.開展自主探究式教學
當今社會的知識更新速度極快,要跟上時代的節(jié)奏,我們只能不斷地學習,但是任何人不能為了學習新知識而終身在學校里接受老師的教導,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茖W課如果仍舊沿用傳統(tǒng)的老師教,學生記的方式,顯然是對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束縛。學生的思維在不斷發(fā)展,他們的生活經驗已經幫他們形成了或多或少的科學前概念。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對周圍事物不斷產生新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對學生的前概念和好奇心置之不理,而一味灌輸知識是對學生資源的巨大浪費。不少學校對學生的科學學科的評價方式仍采用筆試的辦法評測,然而科學的某些能力和成績是很難用紙筆來考量的,利用項目式學習的方式就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項目式學習給了學生充分的探究機會,在老師精心設計的驅動性問題引領下,有更多自主探究空間,主宰自己的學習。
2.將培養(yǎng)科學習慣落實到班級
在小學的科學學習中,觀察、思考和實踐能力是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探究實踐中,不斷學習、思考和總結,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科學的學習習慣。將這種習慣的培養(yǎng)落實到班級,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利用班級的角落建立植物角或動物角等,學生每天觀察,輪流記錄,時時見證動植物的成長變化。例如,在教科版三年級《植物的生長變化》和《動物的生命周期》兩章的學習時,觀察鳳仙花和蠶的成長變化。學生每天在學校的時間較長,如果在家里種植或飼養(yǎng),就會錯過很多細節(jié);在教室里,全面細致地體會動植物的生命過程,培養(yǎng)科學記錄能力。
3.做好班級墻報建設
墻報是班級的“面子工程”,體現(xiàn)了班級的精神風貌,有內涵、有色彩的墻報不僅可以給學生一定的學習和交流空間,也會營造一定的班級氛圍。學生在制作手抄報的過程中,搜集資料,確定題材內容,構思布局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不僅學習了科學知識,也有效利用了的語文、美術等其它學科知識,科學可以和任何學科聯(lián)系起來,同時也可以利用其它學科的知識解決某些問題。
4.開展興趣班或社團
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興趣和素養(yǎng),僅靠課堂學習還不能滿足有些學生的學習,校內開展各類科學興趣班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滿足學生對科學學習的更多渴望和好奇心。在興趣班或科學社團中,學生們會在老師的引導下,深入學習各類科學知識和技能,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機會增多,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和進步。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成果會影響和帶動周圍同學,最終實現(xiàn)每人“一小步”帶動集體“一大步”。
5.開展科技競技活動
校園內科技競技活動的開展能促進學生的科學學習,進而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技活動,如航空、航海、車輛和機器人等比賽,在備賽的過程中,學生會動腦筋、動手、交流探討、科技活動中經常用到科學知識解決問題,學生會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學到很多書本中沒有的知識,在反復思考和操作中培養(yǎng)了抗挫折的能力,增強信心和毅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6.有效利用校外資源
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僅靠學校教育中老師的培養(yǎng)和學生的校園學習還不夠,如果還能有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就會錦上添花。在學校開展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開放式的問題往往不是靠書本知識就能解決的,學生可能會利用校外資源,尋求家長的支持和社會機構的幫助去解決實際問題。課本中的問題去除了很多干擾和復雜的因素,學生解答的都是經過簡化的問題,因此在解決實際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時,能力就顯得有所欠缺。科學學科亦是如此,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多門科學的知識,細化起來不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么簡單,其問題之復雜程度也在情理之中。學生解決問題遇到困難可以理解,尋求校外幫助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提高了溝通交流的能力。在動(植)物角、興趣班、科技競技賽等活動中,家長要予以理解和支持。參加活動并不耽誤學習,而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甚至綜合素養(yǎng),每一次參與都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在充滿科學味道的校園文化和氛圍中,滲透給學生科學的思想和利用科學解決問題的意識,“潤物細無聲”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