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梢姡W漢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它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而在漢語文課程教學活動中,識字是基礎中的基礎。鑒于漢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標準中明確提出,在整個小學階段要累計認識3000多個常用漢字,其中低年級就要認識1600多個左右,超過了一半??梢?,我們要重視低年級識字教學。
關鍵詞:小學;漢語文;識字教學;策略探討
小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的基礎就是識字,而學習文字的過程其實就是小學生由語言聽說過渡到借助文字的形式對掌握知識的關鍵階段??梢?,識字是低年級小學生最關鍵、最基礎的漢語文學習任務,要是真正學好識字,就可以奠定今后學習的堅實文字基礎。老師一定要了解到識字教育的實際價值及意義,并且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課本教材,編制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
一、 猜測字謎的方法教學生識字
古往今來,許多漢字均可編成字謎,低年級學生對謎語很感興趣,所以在漢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采用猜測字謎的方法教學生識字。要注意,猜測字謎的關鍵在于猜想,這也是鞏固識記漢字的一種方法,通過對漢字的猜測,能使學生加深對字形的理解、記憶,達到鞏固的目的。如:“一字天下沒人識,有人去問孔子,孔子猜了三日”是“晶”字;“一字十二點,要從書中選,若有猜不對,算你學問淺”是“斗”字;“辛辛苦苦種個瓜,時時刻刻抱住它”是“瓣”字;“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頭上”是“碧”字;“一口咬斷牛尾巴是”是“告”字;“天安門上太陽升”是“晏”字;“羊字沒尾巴,大字在胯下”是“關”字;“一個日本兵,手拿一把刀,殺死一口人,灑下四滴血”是“照”字;“人在高處走,云在腳下行”是“會”字;“有個男子不害羞,專和女子比個頭”是“好”字。字謎不勝枚舉。教師通過編字謎讓學生猜,使呆板枯燥的方塊字添上色彩、裝上會唱的歌喉,使識字教學形象生動、情景交融,增強學生的識字興趣,更好地激發(fā)出學生自覺識字的潛能。采用此教學方法識字,既能加深學生對所學漢字的記憶,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且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二、 做游戲的方法教學生識字
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的有意注意的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根據(jù)這一特征,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的形式進行,否則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澆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識字的重要措施。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戲便是玩的一種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把游戲融入識字教學活動中,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讓他們在玩耍中不知不覺地記住漢字。如在識記“買”和“賣”兩個字時,學生很難區(qū)分。于是在一個天氣炎熱的午后,我組織學生到操場上做地攤購物游戲,先指定兩個學生當老板,讓他們戴上草帽,在火辣辣的太陽下賣東西,其余同學去買。游戲結束后,對學生進行講解:做生意的人很辛苦,要頂著烈日賣東西,很熱,所以“賣”有頂“帽子”。讓學生配上順口溜(無“十”買,有“十”賣)再玩游戲,學生很快就記住了。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玩“識字大闖關”“詞語開花”“走迷宮”等游戲。通過游戲,枯燥無味的識字過程變得妙趣橫生,使學生愛上識字。
三、 形聲歸類的方法教學生識字
漢字是表意文字,造字之初,漢字的意義是通過其結構部件來表示的,大多數(shù)漢字都是合體字,而形聲字的數(shù)量所占分量較大,達80%以上。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漢字的這一結構特點,適時恰當?shù)刂笇W生剖析字形結構部件,便于學生記住字形,理解字義。如在教學“請、精、清、靜”等形聲字時,首先讓學生比較字的音、形差異,找出相同部位“青”字,教會讀音“qīng”,然后指導學生辨析這幾個字的聲調(diào)和偏旁,最后根據(jù)形聲字聲旁表示字音,形旁表示字義的特點,給學生講解字義。再如,在教學“江、河、湖、?!焙汀芭堋⑻?、躍、踏”兩組形聲字時,先引導學生區(qū)分“三點水”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訴學生“三點水”表示與水有關,“足字旁”表示與足或腳有關。學生正確區(qū)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三點水”和“足字旁”的漢字了。
四、 演示的方法教學生識字
和象形會意識字一樣,演示識字也是針對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而形象思維則比較豐富的又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字形本身形象化、直觀化,使學生覺得漢字是實實在在的具體事物,從而增強對字的識記能力,掌握更多的漢字。如在教學“攀”字時,先讓學生說出攀字的結構,接著教師邊做動作邊講解:一只有力的大手緊緊地抓住樹枝和藤子奮力向上。這種生動、形象、直觀的演示教學,學生不僅能記住這個筆畫繁多的字,而且明白了“攀”的意思,那就是用手抓住東西向上爬。又如,在教學“尖”字時,教師可先用削好的鉛筆進行演示:鉛筆的一頭是尖(?。┑?,另一頭是禿(大)的,讓學生由此聯(lián)想到“尖”字,從而記住了“尖”字的結構,掌握了“尖”字的寫法(上小下大)。再如,在教學容易被學生混淆的字“潑”和“波”時,可以指名讓一學生將事先準備好的一盆洗頭發(fā)水潑掉,教師因勢利導,這就是潑水的“潑”;然后又讓一學生將一個皮球扔進一大盆水里,讓學生觀察水面的變化,水面蕩漾起的一圈圈水紋,這就是“波”。這樣,乏味的識字教學活動就變得有滋有味了,學生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生字,識字效率自然不低。
五、 總結語
總的來講,教學有法,但學無定法。識字教學的方法更是多種多樣,作為一名擔負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任務的教師,要以人為本,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反思和總結,以便找到更適合學生的方法,讓活潑可愛的孩子們輕松學習、快樂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被動為主動,真正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從而為今后的閱讀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茹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探討[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06).
[2]張志麗.淺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方法與策略[J].新課程(下),2013(02).
作者簡介:
普尺,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市,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