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年來我國應試教育體制扼殺了中國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教育越來越成為國家和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新世紀對我國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我國教學水平與教育教學質量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著重探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旨在為中國素質教育的改革做出微觀的、有限的貢獻,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學語文;素質教育;語文教學;問題意識;培養(yǎng)
小學教育作為學生生命教育的出發(fā)點,對人的未來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小學教育階段是學校教育第一次給予孩子的一個感官認識,也是孩子逐步形成自己的三個觀點的基本階段。小學教育是學生進行基礎教育的積累。語文作為學生終身學習的主體,與數(shù)學一起成為小學教育的兩大主題。事實上,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它在語文教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然而,具體教學中的一些細節(jié)要求我們進行更詳細的討論,以使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一、 問題意識對小學生的重要性
對于學生來說,無論他們學什么科目,獨立學習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至關重要的。語文學習當然也不例外。我們知道,在過去的許多年里,我國的教學制度一直是非常僵化的。正因為如此,國內語文教學缺乏應有的生命力。在小學階段,剛進入學校教育大門的小學生很難適應過去的喂養(yǎng)式教學模式。在小學階段,合理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問題意識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中國的素質教育改革在這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問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人類的長遠發(fā)展中,人類社會的每一個進步都是由一個單一的問題所驅動的。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當前問題的辦法只是人類既定的認識范圍內來完善科學體系及更為周密的認識。提出一個新問題,就是在人類學術領域之外展開。從一個小角度來看,提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自己的問題會使學習效果更好,印象更深。此外,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的過程也能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斷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誘導學生提問,就像使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讓他們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他們所學的東西。當然,強調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極大地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同時也極大地增強了師生關系。這種加強學生文化傳承,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教學方法,是現(xiàn)階段中國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 中國國內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在過去的幾年里,語文教育幾乎完全忽視了語文課堂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在素質教育改革理念提出之前,我國語文教育一直以考試成績?yōu)樽罱K目標。事實上,語文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使他們能夠學到知識并加以運用。過去我國的應試教育使我國的學生和社會脫軌,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這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很不利。中國的教育部門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提出了素質教育改革。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我國素質教育改革迅速推進,改革成效明顯。在許多教學質量較高的地區(qū),小學語文課已經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幅員遼闊,經濟發(fā)展水平有相當程度的不平衡。馬克思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教育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建筑。因此,我國教學水平地區(qū)和地區(qū)之間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在教學水平相對落后的地區(qū),尤其是西部地區(qū),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教學觀念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
三、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學生的問題意識
(一) 加強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
要使小學生的問題意識有效地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就必須從課堂本身入手。只有語文教師意識到學生提問對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性。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當然,除了加強足夠的重視外,教師還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找到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課堂問題的認識。
(二) 適當引導教學,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和時間
對于大多數(shù)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的原因,他們很少有自學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測試必須合理引導。然而,教育的意義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獨立學習的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必須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只有在反復思考的過程中,學生才會發(fā)現(xiàn)問題。當然,這段時間的思考不一定要放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寫作減輕學生的負擔,然后安排一些思考問題。例如,讓學生獨立思考他們所學到的東西或他們沒有學到的東西,并要求他們在下堂課分享他們的感受并提出問題。
(三) 鼓勵學生提問
中國和國外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從比較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的小學教育往往是一種批評手段而非鼓勵手段,而在美國,鼓勵教育是其教學的主要方式。在美國,只要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就會作出細致的回答,并贊揚學生提出一個好問題。在傳統(tǒng)語文教育中,教師斥責學生沒有價值。這種教學方式無疑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為基礎,加大對學生的鼓勵力度,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高語文課堂中學生的問題意識。
四、 結束語
總之,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主體,對學生的基礎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趯^去應試教育的思考,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現(xiàn)行的語文教學模式。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的一個方面。素質教育的改革也要求我們必須充分重視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
參考文獻:
[1]張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中國校外教育,2015.
[2]史慧榮.學患無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學科教學探索,2016.
[3]李西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2015.
[4]李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初步探索與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02).
[5]劉維偉.淺析如何構建靈活多變的小學語文課堂[J].考試周刊,2013(04).
[6]曹軍韜.簡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教學通訊刊(學術刊).
作者簡介:
曾媛君,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集益鄉(xiāng)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