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艷
【摘 要】滬科版的初中數學教材較之以往更加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教學工作也能因為其改進的教材結構與知識布置得以更方便的開展。下面本人就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介紹一下自己在滬教版的教學中獲得的心得,并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滬科版;教學心得;建議
滬科版的初中數學教材是以新課標為背景的。這也就意味著它較之以往的教材更加的生活化,將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技能作為重點。這一版的教材不僅在專業(yè)知識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很注重數學知識的來源與方法探究。因此,滬科版的教材在培養(yǎng)學生數理邏輯這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又能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1滬教版教材特點
滬教版的初中數學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顯著的時代感。教材的編寫不僅嚴謹而且把握了一定的度,大大促進了教學過程中知識的推進。數學學科的學習可以根據年級階段劃分為四段: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隨著學習階段的提升,數學學習的難度也在逐漸上升。在小升初的這個階段,數學學習的轉化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使用滬教版初中數學教材進行教學的同時,就要意識到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之間知識結構的變化,務必要提前讓學生回顧小學數學知識。之后教師在使用滬科版初中數學教材進行實際教學時,將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知識點進行恰當的銜接,并對比深化,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初中數學更難一點的知識,也能讓他們盡快地適應并習慣初中數學的思維邏輯方式和學習方法。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把握這一特點,以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積累為基礎,引導他們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學習天賦、環(huán)境、條件、能力的不同,每個學生的數學基礎都不一樣,各方面的知識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樣。針對這個問題,教師要牢牢的抓住滬科版教材本身,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教材,將教材進行最大化地利用,以達到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目標。當然,一個好的教材還遠遠不夠。初中數學教師還應當對教學活動進行創(chuàng)新,從教材要求出發(fā),使教學方法更加豐富。本人在教學一次方程和方程組這一課時時,就根據教材中的要求,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當課堂內容加入生活實際是往往能很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利用這一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是很明顯的。
2滬科版教學心得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盡管滬科版的數學教材有很多的優(yōu)點,但是在實際的長期教學應用中,本人發(fā)現(xiàn),滬科版的數學教材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發(fā)現(xiàn)本教材中的注意問題,才能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并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比如一次方程與方程組這一課時,教材中的教學目標與內容對于現(xiàn)在的學生來說難度都有點高。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務必要增加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消化必要知識,將知識點掌握得更牢固。同樣的,在教材中,還有一些別的難度比較大的部分。本人在教學這些內容時,都會放慢上課步伐,將知識點轉化成更加簡單的生活例子,幫助學生理解。當然,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不必要的教學內容進行合適的刪減,既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又不妨礙教學目標的完成。
除此之外,滬科版的初中數學教材還需要增加更多的生活情景。畢竟學習源于生活。拉近教材與生活的距離,才能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所以,本人在實施教學活動時,會將簡單而又生活化的例題作為課堂導入例題,并在講解過程中,尤其是講解重難點時,會大量地引入生活化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
最后,滬科版的初中數學教材還有不足的地方是教輔方面。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調整課堂與課后習題。同時,教師在客戶還要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資源共享,以提高教輔的支持度。
3對初中數學滬科版教材的建議
從整體上來說,教學課堂是以滬科版的數學教材為大綱與主題,以教材中的基本知識為線索貫穿整個課堂。而教師更應當牢記教學目標,謹記教學目的是實現(xiàn)知識教學。這本教材的設計更加的人性化,更注重學生的心理需求。這也是滬科版教材順應時代的地方,它更加注重特色教學。在這個基礎上,教師以數學邏輯關系為大背景,把握學生學習認知規(guī)律,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來安排相應的教學活動。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之前,首先要對教材進行深刻的分析,并把握,再聯(lián)系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調整。
4結束語
結合上面說的這些,在使用滬科版的初中數學教材時,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程度,和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掌握程度才是教學效果的決定因素。因此,教師要把握教材特色讀懂教材,讀透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另外,教師還要注意到學生在生長過程中生理和心理的變化特點,根據這些進行恰當的教學活動。最后,在數學邏輯的大前提下,更加生活化的教學,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享受數學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陳金紅.“理解教材”的靈動思考與教學創(chuàng)新[J].中學數學,2013(16).
[2]吳宗標,霍才俊.章前圖——銜接教學的平臺——對八年級數學(滬科版)第13章章前圖的“銜接”教學探究[J].中小學教學(初中版),2014(5).endprint